0

学位

学位范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学位相关内容的范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学位问题。

分享

浏览

177

范文

161

大学生硕士学位申请报告_申请报告_网

全文共 1139 字

+ 加入清单

大学硕士学位申请报告

一、开题报告书按学校规定要求填写,一律用a4纸打印.页面设置格式:上边距2.54cm,下边距2.54cm,左边距3.17cm,右边距3.17cm,行间距20磅.字体、字号:宋体、小四号.单面打印(前两页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二、本报告书为教育硕士学位档案内容,需长期保存.教育硕士必须按照格式要求,认真填写。

三、本报告书一式三份,分别由教育硕士、学院和研究生处各存档一份.姓名导师姓名学院学号专业论文题目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二、该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三、该课题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提纲。

四、国内外主要参考文献(列出作者、专著、论文、期刊名称、出版日期。

五、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安排序号 起止日期 工作阶段名称及内容。

六、导师意见:导师签字:年月日。

七、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证论证时间论证地点开题报告组成人员姓名职称 工作单位开题论证报告会议记录:记录员签字。

八、开题论证小组意见(对选题依据、研究方案、论文大纲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创新性的评价):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九、学院审查意见:负责人签字:年月日注:1.每页不论是否写满,表格都要填满此页.2.表格不够时可加页。

硕士学位申请报告范文:

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已完成了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全部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学习、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专业实践、学术活动等等。学位答辩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特此申请参加学校的论文答辩,并向学校提出硕士学位申请。

开题评审意见范文:

流域突发性水环境风险模拟预测研究是水环境保护方面研究的重要内容,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该生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解决思路。该生选题有意义,方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创新性因素,同意进行下一步写作。

申请学位的基础要求及时限

根据《暂行办法》规定,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申请学士学位的基本要求是: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通过自学考试成绩优良,经审核准予毕业者,均可申请学位。

2、考籍档案中有考试违纪,作弊记录者,不能申请学士学位。

3、凡申请学位的自考本科毕业生,应参加由省学位办组织的外语水平考试。考试语种暂定为英语、日语、俄语。考试要求达到大学公共外语三级水平(不要求听力)。

申请授予学位的时限:

1、自考本科生(取得一科以上合格成绩者),均可报名参加省学位办组织的外语水平统考,考生可连续报考四次,四次均不及格,则不能再报考,本科毕业后也不能申请学位;

2、自考本科毕业生在毕业之后一年内应申请学位(此时外语水平统考必须及格),超过一年也不能申请学位;

3、自考本科取得的外语水平统考合格成绩四年内有效;

4、自考本科生应在每年四月二十五日前向主考学校自考办报名参加外语水平统考。统考时间为六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上午。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范文

硕士学位申请书申请报告

范文类型:申请书,汇报报告,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本人____________(姓名),学号:____________。于______年考入______,攻读______专业学术型硕士学位,学习期限______年。在学习期间,本人顺利完成了《硕士英语》等3门公共课、______等______门学位必修课、《中国文化史专题》等______门选修课程的学习及考核,获得总学分______分,学位课学分______分,符合____________ 专业的硕士培养要求。

此外,本人跟随导师,从事______课题的研究调查,在课题组中担任了______ 的研究任务,并完成了______的研究成果。结合研究调查成果,撰写了硕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现提交硕士学位申请,请予以批准!

申请人签名:________

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展开阅读全文

在职硕士学位申请报告_申请报告_网

范文类型:申请书,汇报报告,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在职硕士学位申请报告

xx大学学位委员会:

我是专业自考生。我于xx年x月取得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证书。我在本科阶段平均成绩为分。论文答辩成绩为良,并于xx年x月通过天津市学位英语考试,符合xx大学申请学士学位的条件,特向贵校提出学士学位申请。望贵校给予审批。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申请日期:

申请学位的基础要求及时限

根据《暂行办法》规定,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申请学士学位的基本要求是: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通过自学考试成绩优良,经审核准予毕业者,均可申请学位。

2、考籍档案中有考试违纪,作弊记录者,不能申请学士学位。

3、凡申请学位的自考本科毕业生,应参加由省学位办组织的外语水平考试。考试语种暂定为英语、日语、俄语。考试要求达到大学公共外语三级水平。

授予学位的基本程序

1、自愿申请授予学士学位的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在取得毕业资格并参加学位办组织的外语统考合格后。向主考学校自考办函索学士学位申请表,然后直接向主考学校自考办函寄本人申请报告。申请报告含:本人如实填写的学位申请表(其中毕业生鉴定一栏由单位填写)、毕业证书和本人身份证复印件,近期二寸标准照片两张。同时,还必须准确填写本人通信地址、邮政编码。

2、主考学校自考办对申请者按规定逐一进行实审,进向学校学位办推荐,初审时所需材料,由省考办提供。

3、主考学校自考办负责向学校学位办推荐初审合格的学士学位申请者及其有关材料,经主考学校学位办审核,决定是否受理申请。对于受理的申请者名单报送省学位办审核后,再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审批通过的学位申请者,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已获得学位的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段)专业考试,并获得毕业证书者,若与原毕业专业属于同类科门类,不再授予学位证书。

展开阅读全文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范本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7685 字

+ 加入清单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范本

说 明

1、 开题报告由研究生本人在完成文献阅读、科研调查的基础上,并通过“开题报告评议后填写。

2、 本报告一式两份。一份交学院作为论文检查的依据;一份答辩后作为档案材料归入学位档案。

3、 开题报告用A4纸打印。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来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政务公开进程的不断加快,行政沟通在行政活动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在行政决策和信息交流中的作用凸显。而随着政府职能从全能向有限、从管理型向服务型、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影响领导决策的政务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自产生以来,政务信息就担负着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的作用,随着信息工作的发展和时代的不断变化,政务信息的这一作用一直被作为信息作用的重点,这也是政务信息写作和处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信息工作作为一项专门工作开始于198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向中央全面报送信息。在此之前,信息工作则分散在简报工作、会务工作、信访工作、资料工作、综合情况工作等具体工作,工作杂乱无章,十分不规范。而随着信息工作的不断改革发展,党政信息的写作及处理工作已经步入正轨。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政务信息既是行政沟通的重要手段又是行政沟通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又可以加强各单位之间的联系,加强沟通、通报信息,提高行政效率。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行政沟通手段的不断扩展以及政务信息的多样化,侧重于行政沟通视角的政务信息写作出现了新的变化,其写作方法和写作内容以及文体形式日益多样化。但长期以来,信息工作虽然受到重视但理论上的不足开始显现,尤其是从写作学和文章学上看,政务信息写作理论和文体理论并没有形成体系,因而在行政沟通日益多样化和信息化的今天,政务信息的写作和处理理论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沟通障碍,不仅没有发挥其在行政沟通中的作用反而成为了沟通的桎梏。在政务信息产生发展的这段时期内,许多的专家学者和办公室工作人员一直在探索信息工作的发展思路以及政务信息写作的技术,其中取得了很大的学术成就,也有效地指导了政务信息写作和处理活动的进行。但对政务信息写作的研究生主要侧重于对其写作技术的研究而对政务信息的文本以及写作思想的研究较少,也没有将政务信息的写作研究与具体的行政实践结合起来,影响了研究效果。在我国现在使用的政务信息文体样式不一而作用却大同小异,使用缺乏规范性,统一性不强,这也加大了信息处理的难度。随着社会的进步,行政改革的深入以及新媒介的发展,政务信息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点,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为政务信息的写作理论进行必要的补充,为这一文种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提高行政效率。

鉴于政务信息写作的重要性以及政务信息在行政沟通视角下写作理论的缺失以及政务信息自身在文体的定位和写作方面的理论欠缺,以及新媒介发展情况下政务信息写作理论支撑的构建不足,其理论研究的空间相对较大,在导师的引导下我将行政沟通视角下的政务信息写作作为硕士论文的研究方向,以期能够为丰富政务信息的写作理论做出浅薄的贡献。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行政沟通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而政务信息则是行政沟通的重要内容也是行政沟通的重要手段。并且基于政务信息实现的有效行政沟通对行政管理和政府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实在行政体制改革和信息日益发达的今天,行政沟通视角下的政务信息写作和处理的作用凸显。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行政沟通这一视角对政务信息写作的研究进一步探讨政务信息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并研究其在写作上的特点,完善政务信息的写作及文体理论。同时探讨政务信息写作在行政管理中作用,探讨实现行政有效沟通的政务信息写作方法及理论,为新媒介发展背景下的政务信息写作做进一步探讨,希望对政务信息写作提供借鉴和理论支撑。

首先,本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自政务信息产生到现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其发展中不断适应行政管理的需要,但至今,政务信息这一文种的基本理论研究依旧不是很完善。对政务信息的定义以及分类划分标准不统一,在使用上即写作和处理上也没有形成系统等实际情况一直存在,这也是困扰政务信息写作的一大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务信息的发展。而行政沟通实际上主要就是信息的传递与处理而政务信息正迎合了行政沟通的需要,既承载了行政沟通的内容又充当了行政沟通的手段,把政务信息写作放到行政沟通的视角下进行研究主要是把政务信息的写作放到具体的行政环境中,探讨实现行政有效沟通的政务信息写作。就此来看,本课题在理论上将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政务信息写作的基本理论,从行政沟通的角度对政务信息写作进行整合并在新媒介发展的背景下研究政务信息写作的新特点,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其次,本课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当今政务信息发展的潮流,对政务信息写作的具体实践有一定的意义,即本课题有其自身的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各机关单位基本都有政务信息的写作和处理机制,但政务信息质量不高、处理不及时以及因为政务信息使用的不同意造成的处理困难等情况一直存在,究其根源主要是政务信息这一文种的写作及处理理论不健全所致。而本课题将探讨的即是基于行政沟通视角的政务信息写作,对解决当今政务信息写作过程中出现的文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3000字左右)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国现代写作理论诞生于“五四”以后。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一批从语言学、修辞学分离出来的初具现代品格的研究写作的著作。陈望道的《作文法讲义》是现代写作理论的开山之作;叶圣陶的《作文论》、夏丐尊和刘薰宇的《文章做法》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论著。我国现代政务信息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顺应党和国家的行政工作需要而产生的,经过进三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与其自身相适应的写作方法。自产生以来,政务信息写作的秘书人员和一些学者都对政务信息写作进行了相关研究,是政务信息的写作逐渐成形,也为政务信息的发展奠定了相关理论基础。随着政务信息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政务信息写作方面的研究也开始逐渐升温,在政务信息写作理论方面的研究也有了一定成果。

当前政务信息写作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同时,成果并不是十分显著,在专著方面单纯研究政务信息写作的只有两部,其他有的研究公文写作的专著中个别的将信息写作列为了其中某一章节,还有的作品中涉及到了政务信息写作的某一文种,因此研究成果并不是很丰富。论文和期刊方面较专著相对多一些,主要刊载在研究应用写作的杂志《应用写作》、《秘书》、《秘书之友》以及研究行政管理的《中国行政管理》和其他专业性较强的杂志上,数量也不是十分可观。以《应用写作》杂志为例,在发布在网络上的杂志部分内容中,能找到的有关公文写作叙事研究的文章,只有2019年第2期中的一篇马增芳学者所写的《公文叙事三特点》,在网络中文数据库中查找关于公文写作叙事的文献数量相较其他公文数量也比较少,在中国知网上以题名查询,以“公文写作”为关键词搜索结果为1974条记录,但其中的内容涉及公文写作研究的多个方面,如公文写作教学的研究、古代公文写作研究、公文写作思维分析研究等等,单纯关于“公文写作”和“叙事”为关键词,所能找到的文献的只有3篇,由此也可以看出公文写作叙事研究成果的匮乏。

1.研究成果

(1)专著方面:

1994年,陕西省渭南市韩国强同志所著的《党政信息工作通论中》对党政信息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地阐述,详细论述了党政机关的信息网络建设、信息采集、信息写作、信息编辑、信息调研、机关信息工作的运行以及信息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等项工作的基本特点和工作方法,并且作者在书中还探讨了党政信息进一步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并对党政信息在新时代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及为适应政府机构改革和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党政信息的转变,为为党政信息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著作中,韩国强同志对党政信息工作的流程作了剖析并对党政信息的采编过程作了详细叙述。在信息采编包括信息写作这一环节,作者将党政信息作置位于行政工作中,并将信息工作定位为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显示出作者对信息工作的重视。但此书是从整个党政信息工作入手的,党政信息写作并不是本书的重点,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写作技术即细节的分析上。

在杜国强所著的由陕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政务信息写作》就是一本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专著,改著作首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政务信息写作的相关知识及写作技巧,在政务信息写作的研究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第一次以专著的形式对政务信息写作进行专门系统的阐述。该著作对政务信息的阐述比较详细,书中对政务信息工作也进行了研究,内容也比较全面。涉及了政务信息写作的整个过程,从主题的确定、材料的搜集到信息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等信息各部分的写作都进行了叙述。而且该书从工商行政管理的实践出发切入,在体现出理论意义的同时,政务信息写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杨霞主编的《公文写作规范与例文解析》一书中有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内容,在该书的第六章信息材料一章中对信息写作做了阐述。在本章的引言中,作者对信息材料的定义和主要特点以及与正式公文的差异。作者认为,信息材料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各级、各类社会组织收集、整理和传播各种管理信息的一种常用文字材料。作者认为,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范围、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具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适用范围广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一个组织的管理决策与决策的执行情况,在启发管理思路、形成管理观点、辅助管理决策、交流管理信息、沟通管理情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辅助性、参考性作用。作者在文中对信息材料的主要特点作了归纳,主要有三点。一是信息来源地广泛性,信息材料既有来自上级机关的各种信息,也有来自本机关各部门的信息;既有来自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的信息,也有来自社会中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息;既有来自本国相关单位的信息又有来自国外同类机构的信息,等等。广泛的信息来源为信息文稿的写作中材料的比较、鉴别、筛选和提炼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二是信息内容的概括性,因为信息材料大多数直接服务于组织中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对信息内容的概括性要求较高。三是信息成果的层次性,信息材料一般是经过加工的材料,根据加工程度、反映问题的深度、参考价值大小等的不同,表现为不同的层次性。在文中作者提出了层次分类的标准。作者认为信息材料不是公文,但在现实的公文写作中使用频率很高,与公文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法定效力不同、撰写目的不同、信息内容的性质不同、制发程序不同、发送范围不同。作者对简报、大事记和消息的写作规范进行了阐述。虽然作者的观点尚需商榷,但是作者对信息材料的观点还是值得借鉴的。

由郭恩达、叶黔达、周介钧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行政管理应用写作》一书中也有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内容。作者在第九章专门对“行政信息文体”做了详细阐述。作者认为“行政信息文体是指在行政工作中,传递信息,反映情况的一种应用文体。它作为信息的载体不仅起到发现问题、反映情况、总结经验教训的作用,还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是领导机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市领导掌握机关情况、推动工作的重要工具。”作者在文中没有进行信息的分类只是着重对几个文中进行了研究,包括调查报告、简报和信访分析报告。在对三个文中进行分析时,作者的角度主要是涵义和特点、文中作用、文种分类以及文种写作,作者从这几个角度对行政信息文体进行了分析。笔者对作者将调查报告放入行政信息文体有异议,而且对行政信息文体的写作作者并没有进行综合分析,对几个文种的分析无法总结行政信息文体写作的普遍适用规律,这也是本章的不足之处。

在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王群所著的《品味公文——公文写作漫谈四十篇》一书中,作者在第31、32、33、34节中谈到了信息写作和信息工作。在第31节的“信息写谈”中作者认为“信息稿件的篇幅短小,内容集中,文字简洁。这既是信息文体的特点,也是写作上的基本要求”,而且就作者的观点来看,在写法上信息文体是比较灵活的,不像公文那样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也有其自身的写作规律。作者着重论述了信息稿件的写作要求,主要有“主旨集中突出、标题简洁醒目、内容虚实结合、语言简练顺当”,在这几个要求中,笔者对“内容虚实结合”存有异议,这有违实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在第32节“怎样加工信息稿件”中,作者点名了信息稿件中存在的问题,基本事实准确但表述不当、稿件事实有误、数字前后矛盾、整体价值偏低但某一部分有一定价值需要摘要、稿件价值高但次长结构欠妥当。作者在文中结合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并提供了信息加工的步骤和加工方法,加工方法包括内容和辞章两个方面。在第33节“信息工作与市场经济”中,作者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党政信息工作必须适应新的体制,转变旧的观念和习惯做法,在思想上有个较大的解放,工作方式有个较大的改进;同时将市场经济的一些普遍原则,有机地运用到信息工作中,更好地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本届作者主要探讨的是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信息工作的开展,作者将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则与政务信息使用结合起来,是政务信息写作具有了时代色彩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政务信息的改革和发展。在第34节“深层次信息的开发”中,作者提出了根据中央办公厅的观点将党政信息分为“初级信息”和“深层次信息”两个层次,并指出,这一区分有利于党政信息内容的深化和质量的提高。并且作者认为“初级信息”和“高级信息”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信息的服务层次和信息的内容上。作者研究了深层次政务信息的开发方法并着重论述了信息调研,提供了信息调研的主要方法即内容扩充法、综合归纳法、协同调查法、成果转化法、个案调查法。

在知网上输入“政务信息”或“党政信息”可以搜到的期刊、会议以及硕士博士论文一共不超过15篇。就我国在应用写作研究方面处于前沿的《应用写作》杂志自1985年至今刊载的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文章总共不超过10篇。而且就目前已发表的论文内容看,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写作技巧上,对政务信息写作基础的理论论述不是很多。

《秘书》在1994年第2期发表了江苏省镇江市委办公室朱亮的《党政信息写作要点》,作者在政务信息写作的篇幅结构、背景材料、结尾等要素上着手做了分析,以求找出政务信息写作的规律,文章的着重点是在结构方面,较为简短,论述不是很详尽。 1996年在《行政与法》杂志第一期刊载了一篇题为《论党政信息写作》为文章,着重论述了党政信息的作用、特征、分类及写作的注意要点,提出在党政信息写作在政策上的观点和注意事项,主要是宏观层面上的写作思想。

《浙江统计》在1999年第6期到2019年第2期连续登载了《政务信息知识简介》的8篇文章,在这8篇文章中,对政务信息的基本概念及特征、政务信息的分类、政务信息的作用、政务信息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务信息的要求以及统计信息的采写和编报要求进行了介绍。这几篇文章是从统计角度对我国政务信息的概括和介绍,文章的内容并不深入知识从客观上介绍了政务信息,

1999年《秘书之友》杂志在第一期刊发了一篇名为《浅谈政务信息与一般公文的差异》的文章,作者从自身从事政务信息工作的经验出发对二者进行了分析比较。作者认为政务信息与一般公文在运作上有很大的区别,着重从四个方面来阐释了二者的不同,即来源、报送程序、写法和容量上进行了分析,作者在最后归结时将政务信息认为是政府系统的内部“情报”,主要作用仍是为领导决策服务。

《秘书》杂志在2019年第8期上刊载了河北省的王东升所创作的一篇名为《浅谈党政信息与新闻写作之异同的》文章,对信息、信息论以及新闻和二者之间的异同进行了论述。文章对“何为信息和党政信息”进行了定位,对党政信息的内涵给出来自己的观点,但同时他也认为党政信息发展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文中作者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党政信息的特点。然后,对比新闻的概念和特点,作者将二者做了对比,找出了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主要集中在党政信息的新闻性上,而不同点主要是政务信息自身的一些涉及政府行政原则上的内容。就作者的而研究来看,之所以将二者进行对比也是认为党政信息与新闻存在共同点,认为党政信息不是新闻但具有新闻的性质。

《重庆行政》在2019年第一期上发表了重庆市委党校葛雅兰的《党政信息的写作技巧》一文,在文中作者从写作策略和写作技术上都对政务信息写作进行了分析。文种点明了政务信息主体的3中写作方法而且提出了对政务信息的集中类型,但还是沿用了以往作者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并对各个类型的结构形式做了分析。在文中作者对信息中背景的设置和结尾的写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结尾的形式和要求做了分析。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设计到了信息写作的细节尤其是背景的设置和结尾的结构和形式。

(3)会议政策方面:

1985年1月,全国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明确提出,信息工作是办公厅(室)的一项重要任务,并要求信息工作要“从单纯地收发传递信息转变为既收发传递又综合处理信息”。

1986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召开部分省区市和中央部门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专题讨论了信息工作,各级党委办公厅(室)向上级党委、各地区各部门向中央报送信息的工作相继全面展开。

1995年6月的省区市党委办公厅信息工作交流会,都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历史时期的任务和特点,再次强调信息工作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的重要地位和“集中精力抓质量”的要求,并在此期间由中央办公厅下发了《报送重要信息实施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的意见(试行)》。自此,我国的党政信息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的道路,对日后政务信息的发展至关重要。

2.研究中的不足

在我国1998年提出并确定政务信息的概念至今,政务信息工作及其理论研究逐步深入,并取得了可喜成果,但在一些涉及政务信息写作问题的论说中,往往借鉴的多是新闻学的理论和知识,尚未形成政务信息本身的鲜明特点,对政务信息结构的识别和认定尚处于“雾里看花”阶段,在写作上无定式、审核上无尺度、评价上无标准,以致限制了政务信息写作学的形成与发展。

从目前已发表的可以见到的著作来看,专门研究政务信息写作的专著是十分少见的,至今也只有两部,为韩国强所著的《党政信息工作通论》和杜国强所著的《政务信息写作》,而且其中前者所陈述的理论和观点主要涉及的是党政信息工作,写作并不是其主要内容,而后者虽然主要是论述写作,在对政务信息写作理论作了构建的同时并没有深入探讨,主要是解决如何写的问题。由此来看,政务信息写作方面的理论支撑并不是十分完善、基础并不深厚。

论文方面,从写作角度政务信息写作的也有,但没有深层次的从写作角度对政务信息写作进行探讨,尤其是将行政管理活动与政务信息写作联系起来研究的基本没有。从中国知网上可以收集到的有关文章来看,基本上都是从写作技巧方面入手进行的研究,对政务信息写作的理论构建的作用并不明显。

鉴于此,笔者试从行政沟通角度对政务信息写作进行分析研究,以求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上做出一点有益探索,为写作学科以及其他学科的发展稍尽绵薄之力。

(二)研究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一、引言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

第二章 政务信息写作与行政沟通

一、政务信息概述

(一)行政沟通的概念和范围界定

(二)政务信息的内涵及外延分析

二、政务信息的文体定位

(一)政务信息的特性及功用分析

(二)政务信息的文体现状

1.现行常用文种分析

2.政务信息与其他公文对比分析

(三)政务信息文体性质

1.政务信息的政治性

2.政务信息的新闻性

3.政务信息的内部性

(四)政务信息与新闻消息比较

1.文体性质

2.内容选择

3.写作策略及技巧

三、政务信息写作对行政沟通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

(一)政务信息对行政沟通实现的必要性

1.行政效率的提高要求掌握大量信息材料

2.领导决策要求信息的充分供给

3.行政沟通功能实际就是信息沟通功能

4.信息化条件下的行政沟通要求复杂信息的有效处理

(二)政务信息写作对行政沟通实现的理论基础

1.政务信息写作目的与决策制定理论

2.拉斯韦尔模式与政务信息写作活动因素

3.行政沟通信息接受理论与政务信息写作策略

4.写作活动的“三环互动”与行政沟通信息传递与反馈

第三章 行政沟通过程与政务信息写作的融合

一、行政沟通要素与政务信息写作活动因素的交集

(一)行政沟通发动者与政务信息写作主体素质的构建

1.行政沟通发动者与政务信息写作主体的一体性

2.主体能力的构建

3.主体素质的构建

(二)行政沟通内容与政务信息写作客体的范围

1.行政沟通内容与政务信息写作对象的一致性

2.行政沟通内容到政务信息写作客体的转换

二、行政沟通效果对政务信息写作的要求

(一)行政沟通有效性对政务信息写作选题的限定

(二)行政沟通效果对政务信息写作载体选择的制约

1.行政沟通效果与政务信息的传布范围

2.不同效果与传布范围要求下政务信息写作的文本选择

三、政务信息写作中行政沟通障碍因素的规避

(一)政务信息写作中易产生行政沟通障碍的因素分析

1.写作主体与受体心理障碍

2.写作客体价值判断与实际需要的偏差

3.文本表现风格与行政沟通风格出现偏差

(二)政务信息写作主体与受体心理障碍的克服

1.写作主体与受体行政地位心理对等的实现

2.写作主体与受体好恶态度公共化的消解

(三)政务信息写作对象价值的准确判断

1.行政沟通角度政务信息写作对象的价值评判标准

2.行政决策的参考价值要求写作对象具有广泛影响力

3.政务信息的行政指导意义要求写作对象典型化

(四)政务信息写作文体选择与行政沟通效用的吻合

1.行政效用与文本模式的适用

2.不同效用要求下文体选择依据

(五)行政沟通风格与政务信息写作语体风格的契合

1.行政沟通风格特点对行政沟通的影响

2.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段,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3.合理地选择事实材料,增强语言的说服力

第四章 新媒介背景下政务信息写作的发展趋势

一、新媒介的产生与行政沟通方式的变化

(一)信息化条件下行政沟通手段的多样性与电子公文

1.传统行政沟通手段向电子政务沟通模式发展

2.电子政务信息沟通对政务信息写作发展趋势的影响

(二)新媒体的产生与政务信息写作媒体的多元化

1.新媒体的产生对传统政务信息写作的影响和冲击

2.政务信息写作与新媒体下的行政沟通相适应的解决策略

二、政务信息写作发展的电子化趋向

(一)政务信息写作资源的网络化

(二)政务信息写作的非线性化

(三)政务信息写作模式的标准化

1.写作格式的标准化

2.写作语言的规范化

3.政务信息载体界限的模糊化

第五章 结论及前景

一、总结和归纳

二、研究中的不足及前景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1.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研究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与本课题中行政沟通和政务信息相关的文献,并进行阅读、分析,从中得出对本课题的理论性认识,为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概念分析法

通过对搜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阅读、分析、总结,从中得出本课题主要研究对象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其内涵和外延。主要是行政沟通视角下的政务信息写作如何定位以及政务信息的文体归属,并从行政沟通角度对政务信息进行在分类,使之更能适合当前行政沟通的需要。

(3)调查研究法

通过对有关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现行的政务信息写作和处理状况进行调查,了解目前政务信息写作及处理的现状、政务信息的运行模式以及当前政务信息的要求和原则,并对当前的政务信息写作加以细致分析,找出当前政务信息写作的规律,并对新媒体背景下政务信息写作的发展趋向进行分析总结。

(4)个案研究法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政务信息包括动态信息、综合信息等等,而且其载体形式多样,所以不可能穷尽所有类型文章,为了便于研究,同时也为了能够深入的研究,只能从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或片段来加以论证和分析。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级进行研究从而抽象出整个类别的特点和性质。

(5)系统科学法

从写作学科在整体上对政务信息写作进行研究,政务信息不管归于什么门类,其写作最终要受到写作规律的制约,写作行为也要在写作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例如,政务信息写作行为系统也存在写作主体、写作客体以及写作载体和写作受体等内容,在写作时也要按照写作过程的要求进行。从整个写作学科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更明显地发现政务信息写作的个性特点,而且在研究过程中可以用写作学和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对政务信息写作进行分析,这样在既定理论上得出的结论更加准确。

(6)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政务信息写作涉及到写作学以及行政管理学等学科的内容。写作学本身属于综合性边缘学科,涉及到哲学、心理学、美学、思维学等等,而行政管理学同样也是综合性学科,涉及到社会学、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等等。而从行政沟通角度来谈政务信息写作也是两个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这样由于笔者研究的角度是从行政沟通角度来研究政务信息写作,就不可避免的采用此方法。但就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来看,内容涉及较多的仍是写作学科。

2.研究思路

(1)广泛搜集、阅读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专著,对有关本课题的理论观点进行了解,充分占有资料,为课题研究进行初步的理论准备;主要是根据以往的研究理论对政务信息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在行政沟通的视角下对政务信息进行重新定位。

(2)对上阶段所积累的理论观点和有关实践的原始性资料进行梳理,理清这些庞杂观点和资料的脉络,进行归纳、总结和概括,为下一阶段的分析做好准备。

(3)在上阶段的基础上,结合导师的指导对理论观点和相关的实践现状进行初步分析,找出本课题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使本课题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和实践上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而确定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同时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对研究内容形成大致的构想。

(4)上述三个阶段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下述两个阶段则是整个研究过程的重点。此阶段针对最初构想的研究内容,进一步深入地研读理论文献,进行文献分析,运用个案分析法和系统科学方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方法对行政沟通视角下的政务信息写作从行政学和写作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政务信息写作进行重新定义和划分,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而较科学地对政务信息的写作策略和技巧进行分析和研究。

(5)进一步论证上一阶段研究所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针对发现的问题,继续进行文献搜集阅读和实践调查分析,听取导师意见,修正观点和办法,并对论文进行填充,完善论文观点。

三、经费来源及概算

经费来源:研究生培养费

四、主要设备、仪器及材料,实验地点或协作单位

主要设备:电脑、打印机、校园网

主要材料:与课题相关的书籍、杂志、学术会议论文、优秀硕博论文等

主要搜集资料地点:中国国家图书馆

吉林省图书馆

长春市图书馆

长春理工大学图书馆

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资料室

网络资源

撰写论文的主要地点:长春理工大学

五、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并列出25篇重要的参考文献,其中外文10篇)

政务信息自产生以来作为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各部门之间沟通的重要形式受到各相关部门的重视,不少信息工作人员和学者也对其写作规律和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其中围绕政务信息写作技巧的占多数,也有的学者研究了政务信息写作的内涵、外延以及文体性质,有的将政务信息写作与新闻消息写作相对比来探讨其写作形式和方法。以上这些研究都为政务信息的相关理论提供了帮助。近几年,随着政府对信息工作的日益重视,也出现了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专著,论文数量也比以往有所增加,侧重点也有所改变,可是研究政务信息失真的原因等内容,加深了人们对政务信息写作的认识。而且随着行政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和新媒体的发展演进,着重从行政管理和新媒介传播方面研究政务信息的成果不断出现,为加快政务信息写作的信息化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关于政务信息工作的研究

我国现代政务信息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顺应党和国家的行政工作需要而产生的,经过进三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与其自身相适应的写作方法。自产生以来,政务信息写作的秘书人员和一些学者都对政务信息写作进行了相关研究,是政务信息的写作逐渐成形,也为政务信息的发展奠定了相关理论基础。

1985年1月,全国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明确提出,信息工作是办公厅(室)的一项重要任务,并要求信息工作要“从单纯地收发传递信息转变为既收发传递又综合处理信息”;1986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召开部分省区市和中央部门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专题讨论了信息工作,各级党委办公厅(室)向上级党委、各地区各部门向中央报送信息的工作相继全面展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以及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政务信息写作业随之进入了新时期。1995年6月的省区市党委办公厅信息工作交流会,都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历史时期的任务和特点,再次强调信息工作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的重要地位和“集中精力抓质量”的要求,并在此期间由中央办公厅下发了《报送重要信息实施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的意见(试行)》。自此,我国的党政信息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的道路,对日后政务信息的发展至关重要。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新的历史条件对政务信息有了新的要求,对政务信息的写作和处理提出了新标准,并注意到信息失真的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的《新时期机关信息工作》以及长期从事党政信息工作和研究的袁庆学同志的新著《创新与超越———纵论21世纪机关信息工作》都是这一时期政务信息研究新理论的总结和体现。

在我国著名的秘书学研究专家钱世荣先生的《我国党政信息工作研究20年述略》一文中对我国自1984年政务信息产生至今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但其侧重点在党政信息工作与研究。根据钱先生对我国党政信息工作的总结,可以将20余年的发展历程概括为“五年促‘转变’,十年抓‘重点’,新世纪追求‘创新与超越’”。在文中,钱先生对各个阶段党政信息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做了一下总结,把握住了20多年来党政信息研究的主要脉络,并在文中指出了政务信息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并对信息技术时代的政务信息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政务信息研究的历程来看,钱世荣先生的这一论文对20年的政务信息研究做了总结的同时也对未来的走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颇具见的,可以看作是政务信息研究的一次大总结。

1994年,陕西省渭南市韩国强同志所著的《党政信息工作通论》中对党政信息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地阐述,详细论述了党政机关的信息网络建设、信息采集、信息写作、信息编辑、信息调研、机关信息工作的运行以及信息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等项工作的基本特点和工作方法,并且作者在书中还探讨了党政信息进一步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并对党政信息在新时代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及为适应政府机构改革和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党政信息的转变,为为党政信息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著作中,韩国强同志对党政信息工作的流程作了剖析并对党政信息的采编过程作了详细叙述。在信息采编包括信息写作这一环节,作者将党政信息作置位于行政工作中,并将信息工作定位为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显示出作者对信息工作的重视。但此书是从整个党政信息工作入手的,党政信息写作并不是本书的重点,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写作技术即细节的分析上。

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环境下的政务信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国科技信息》2019年第16期刊载的一篇文章《试论网络时代的政务信息管理》中为我国新时代的政务信息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文章着重从电子政务信息角度入手来分析,探讨了电子政务信息的内涵以及分类,对电子信息化条件下的政务信息运行过程进行了分析,是与当前政务电子化结合比较紧密的一篇文章。

关于政务信息文体的研究

随着政务信息的兴起和地位日益重要,许多专家学者开始从政务信息的源流发展上进行研究以期对当今的政务信息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但这类的研究成果不是很丰富。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江苏省政协办公厅的林涛同志的一篇论文,在其发表的《中国古代政务信息的产生和演进》一文中对我国古代的政务信息产生和演进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古代政务信息的源流。在文中,林涛认为在原始社会时期的氏族部落已经具备了政府机构的雏形,而政务信息作为政府“实行行政管理的必然产物”也伴随着政府的产生和产生,作者认为,“在氏族部落首领统一指挥下,有组织地传递着定向、有序的信息便是政务信息的萌芽”。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权力机构和政府行政管理机关的建立和不断发展,政务信息也随着行政管理的需要不断发展。在文中,坐着将其演化分为三个阶段,即奠基时期、确立时期和完善时期。在政务信息的流变中,作者着重阐述了政务信息的发展演变的动力和政务信息的传播形式。

而我国现代政务信息自1984年开始使用到现在,多数学者将其定位为事务性公文,但也有的学者认为其是带有公文性质的新闻类文体。自产生开始,政务信息的文体一直处在争议中,但在后来的论调中有的学者提出,政务信息文体应为公文而在写法上应该与新闻消息的写作时相同的,也就是政务信息是借公文之壳而具新闻消息之实,但也有工作人员可学者提出了不同见解。

《秘书》杂志在2019年第8期上刊载了河北省的王东升所创作的一篇名为《浅谈党政信息与新闻写作之异同的》文章,对信息、信息论以及新闻和二者之间的异同进行了论述。文章对“何为信息和党政信息”进行了定位,对党政信息的内涵给出来自己的观点,但同时他也认为党政信息发展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文中作者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党政信息的特点。然后,对比新闻的概念和特点,作者将二者做了对比,找出了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主要集中在党政信息的新闻性上,而不同点主要是政务信息自身的一些涉及政府行政原则上的内容。就作者的而研究来看,之所以将二者进行对比也是认为党政信息与新闻存在共同点,认为党政信息不是新闻但具有新闻的性质。

《浙江统计》在1999年第6期到2019年第2期连续登载了《政务信息知识简介》的8篇文章,在这8篇文章中,对政务信息的基本概念及特征、政务信息的分类、政务信息的作用、政务信息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务信息的要求以及统计信息的采写和编报要求进行了介绍。这几篇文章是从统计角度对我国政务信息的概括和介绍,文章的内容并不深入知识从客观上介绍了政务信息,但也为人们了解政务信息提供了的借鉴。就文章内容来看,其中的观点基本也与《浅谈党政信息与新闻写作之异同的》对政务信息的定位大同小异。

1999年《秘书之友》杂志在第一期刊发了一篇名为《浅谈政务信息与一般公文的差异》的文章,作者从自身从事政务信息工作的经验出发对二者进行了分析比较。作者认为政务信息与一般公文在运作上有很大的区别,着重从四个方面来阐释了二者的不同,即来源、报送程序、写法和容量上进行了分析,作者在最后归结时将政务信息认为是政府系统的内部“情报”,主要作用仍是为领导决策服务。

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研究

政务信息自产生起就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而如何突出其作用出了处理环境之外写作是重中之重。按照裴显生先生在《基础写作》中队写作过程的范围界定将写作范围分为“准备阶段”和“运行阶段”,将调查到反馈都纳入到了写作的范畴,根据这一理论,政务信息的写作过程也从发现信息源到信息写作完成都属于写作过程。对政务信息写作的研究主要其中在调查捕捉、采编、写作技术、写作策略及何如预防信息失真等方面,这方面的研究以研究写作技术为多,大多都是进入写作状态后的细节的分析,例如政务信息标题的拟制、语言的运用等。

近几年各级党委政府是强调报送信息的重要性,政务信息已经成为行政机关不可缺少的需求之一,顺应这一要求,许多专家学者对政务信息的写作进行了研究。在杜国强所著的由陕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政务信息写作》就是一本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专著,改著作首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政务信息写作的相关知识及写作技巧,在政务信息写作的研究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第一次以专著的形式对政务信息写作进行专门系统的阐述。该著作对政务信息的阐述比较详细,书中对政务信息工作也进行了研究,内容也比较全面。涉及了政务信息写作的整个过程,从主题的确定、材料的搜集到信息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等信息各部分的写作都进行了叙述。而且该书从工商行政管理的实践出发切入,在体现出理论意义的同时,政务信息写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1996年在《行政与法》杂志第一期刊载了一篇题为《论党政信息写作》为文章,着重论述了党政信息的作用、特征、分类及写作的注意要点,提出在党政信息写作在政策上的观点和注意事项,主要是宏观层面上的写作思想。《秘书》在1994年第2期发表了江苏省镇江市委办公室朱亮的《党政信息写作要点》,作者在政务信息写作的篇幅结构、背景材料、结尾等要素上着手做了分析,以求找出政务信息写作的规律,文章的着重点是在结构方面,较为简短,论述不是很详尽。

《重庆行政》在2019年第1期上发表了重庆市委党校葛雅兰的《党政信息的写作技巧》一文,在文中作者从写作策略和写作技术上都对政务信息写作进行了分析。文种点明了政务信息主体的3种写作方法而且提出了对政务信息的集中类型,但还是沿用了以往学者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对各个类型的结构形式做了分析。在文中作者对信息中背景的设置和结尾的写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结尾的形式和要求做了分析。在这片文章中作者设计到了信息写作的细节尤其是背景的设置和结尾的结构和形式。

参考文献:

[1]路德庆.中国写作学大辞典[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1

[2]路德庆.普通写作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5

[3]林可夫.现代写作学:开拓与耕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12

[4]陈国安.现代写作学引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9.8

[5]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9.10

[6]杜福磊.中国写作学理论研究与发展[M].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9

[7]向常华,叶昌德.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M].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19.2

[8]张天定.写作心理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9.12

[9]刘海涛等.写作学新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5

[10]刘锡庆.基础写作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5

[11]段建军等.新编写作思维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1

[12]闻君,倪亮.党务公文写作及范例全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9.1

[13]杨霞.公文写作规范与例文解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4

[14] 卢汉桥,郑洁.行政沟通简论[J].中国行政管理,2019.9(255)

[15] 葛雅兰.党政信息的写作技巧[J].重庆行政,2019.1

[16]Laura Wright, Jonathan Hope.Stylistics:A Pratical CourseBook[M].Beijing:For-

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2019.

[17]H.G.Widdowson. Pratical Stylistic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9.

[18]William.H.Roberts,Gregoire.Turgeon. About Language:A Reader for WrIter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2019

[19]Jennie M. Burroughs. What Users Want.Assessing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references To Drive Information Services[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9.26(1)

[20]John Carlo Bertot,Paul T. Jaeger,Shannon N. Simmons,Justin M. Grimes,John A. Shuler.Reconciling government documents and e-government: Government information in policy, librarianship, and education[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9.26(3)

[21]Robert A. Staley.Electronic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Changes for Programs,Users,Libraries,and Government Documents Librarians[J].Collection Managemen

-t.2019.32(3/4)

[22]Tae Hyun Kim,Gye Hang Hong,Sang Chan Park. Developing an intelligent web information system for minimizing information gap in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public institutions [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9.34(3)

[23]Christopher G. Reddick. Factors that Explain the Perceived Effectiveness of E-Government: A Survey of United States City Govern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rector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research.2019.5(2)

[24]Hirohito SHIBATA,Koichi HORI. Cognitive Support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Writing[J].A Survey of United States City Govern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rectors: New Generation Computing.2019.26(2)

[25]Chih-Hung Wu.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Based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ystems (KES99)[Z].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Based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ystems (KES99),Adelaide, South Australia,1999.1

展开阅读全文

范文:向国外导师提出攻读学位的申请书_外贸信函_网

范文类型:申请书,适用行业岗位:外贸,全文共 1638 字

+ 加入清单

范文:向国外导师提出攻读学位申请书

信内地址信端地址从略Dear Professor Smith,Professor Li xian recommended that I contact you about your departments program in organic chemistry. I am his assistant and am working in t h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 Academia Sinica , Beijing , China. Last year, I graduated from the Graduate School of Academia Sinica with a n MS degree in modern chemistry. Since then I have been studying chemical and bi ochemical synthesis of polymer, carbohydrates and natural compounds. This has en abled me to publish several research papers.Interested in go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for further studies, I am looking for a n American university which best suits my purpose . I have read some of your boo ks and papers , and have found that your findings and theories are of guiding im portance to my academic pursuits. Professor Li also told me that your wide exper iences in organic chemistry and the well-equipped laboratories in your universit y would be of great help to me. I am hoping that there will be an opportunity to study under your guidance for a PH. D. degree. I would appreciate any suggesti ons you might have for me concerning formal application procedures or other matt ers.I would also like to know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receiving financial support f rom your university. Enclosed is a copy of my resume so that you will hav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bo ut my edu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If you need any further informati on, I would be happy to send it to you. Thank you very much in advance for your attention to these matters. 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soon.Sincerely yours, Wang Zhiwei

展开阅读全文

人文硕士学位论文致谢词2024_论文致谢信_网

范文类型:致谢词,全文共 3369 字

+ 加入清单

人文硕士学位论文致谢词2019

论文致谢一:

博士学习是一段充满矛盾的旅程,博士那诱人的光环引人踏上征程,旅途中却充满荆棘;求学途中得以与古今中外的博学大师对话,却时常需要独自化解沁入骨髓的孤寂;学术之旅打开一道又一道的智慧之门,却又关闭一扇又一扇欲望之窗;博士之旅即将结束,既有解脱的快感,又产生缺失的焦虑。幸得师长的指引、同门的搀扶、亲人的关爱和朋友的鼓励,我行至这段旅程的终点,交上这篇论文。

感谢恩师陶家俊教授。我2017年在四川外国语大学拜入陶老师门下开始硕士阶段的学习,导师引领我进入学术的殿堂。2017年我追随老师的脚步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再续师生之缘。十年来老师用他深厚的学养、宏大的理想、对学术的热情、对学生的关心激励着我攀爬学术的高峰。老师一手为我建构了英语文学和西方批评理论两大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传授叩问、琢磨、反思的治学路数,培养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视野。我本庸才,老师却凿出了一丝智慧之光,执著地打磨,填补我知识的缺陷,褪去我甘于平庸的惰性,磨去我性格中的急躁,打开我的视野,指引我前行。从论文选题到撰写,老师在关键的时刻为我导航把关,大至理论命题,小至遣词造句,在我懈怠的时候他督促勉励,在我急躁的时候他要求我沉淀打磨。无论是开题报告还是论文,每一次交稿都伴随着惴惴不安和无限的期待,老师总能从平凡无奇的文字和思想中提炼出亮点,一次次、-?步步往前推进,突破我的思维定势,提升论文的价值。尤其是论文初稿到二稿,老师的点评和建议让我产生顿悟,以更合适的秩序去组织我手头的原材料和观点,化解我在初稿中无法解决的难题,犹如打通经脉一般畅快。老师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厉,面对老师毫不留情面的批评,我曾深深质疑自己是否毫无慧根,却“误入歧途” ?但老师教导女性要自立、自尊、自强的声音在我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鞭策我克服障碍,越挫越勇。我庆幸成为陶老师的学生,我和丈夫都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得到老师的提携和帮助,心怀无限感激。

感谢四川外国语大学的董洪川教授。董老师是我硕士学习阶段的第二位导师和单位的领导,他多年来一直关注我的学习和工作。董老师用他深厚的中文功底、对学术的热爱和对晚辈的关爱感染着我,帮助我提高中文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董老师认真审阅了我开题报告的初稿和终稿,从观点到语言都提出了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意见和批评,以平易近人、谆谆善诱的方式让我意识到论文的不足。董老师一直关注我论文写作的进展,通过随意的交谈帮我厘清研究的价值、立论的起点、论证的方法、思想的组织和文字的表达等。董老师以他的睿智、豁达、乐观的精神鼓励我前行。

感谢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人文学院的瓦哈克思南(r. radhakrishnan)教授。在我访学加州大学的一年里,我与瓦哈克思南教授定期见面,他对我的论文选题提供参考意见,指导我阅读了美国国际女性主义批评最前沿的著作,传授论文写作的方法。瓦哈克思南教授的指导扩展了我的学术视野,他在课堂上示范的萨义德研究和福柯研宄方法尤其让我受益匪浅。

感谢参加我论文开题的三位教授:王丽亚教授、王逢振教授和董洪川教授。

王丽亚教授对我的开题报告做了细致的审阅,建议我从作家、作品的选择上重新思考选题的价值,并指出开题报告中语言不规范之处,尤其提醒我要保持学术谨慎、谦卑的态度。王逢振教授激励我重新思考选题的意义和价值所在,避免空谈理论的建构,他的批评让我在论文写作中注意突出所选作家和作品的重要性。感谢审阅我论文的五位专家:张中载教授、赵一凡教授、周小仪教授、王丽亚教授和董洪川教授。

感谢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期间结识的各位师长。他们是张中载教授、张在新教授和汪民安教授。张中载教授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地传授古典文论。张老师作为德高望重的前辈学者;对学生的亲切关怀让我感动。张在新教授在课堂上展现文本细读的方法,汪民安教授学贯中西,融合艺术家和批评家的气质。他们从不同角度弥补了我知识的缺陷。

感谢博士求学期间与我一同走过的同门。我们因同样的追求聚在北外,结下了最为纯粹的友谊,相互鼓励、換扶着走完求学之旅。感谢黄丽娟师姐、陈李萍师姐、魏艳辉师姐阅读我的开题报告和论文并毫无保留地给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感谢三位师姐在我论文撰写过程中分享她们的宝贵经验并给我鼓励,感谢芮小河师妹在论文的初稿和二稿中给出的宝贵意见,感谢袁荃师妹、黄然师妹、刘鑫师妹、冯雷师妹在研讨课上给我的启发。

感谢我的单位和母校四川外国语大学对我七年的培养,并派送我到北京外国语大学继续深造。感谢川外出国培训部的领导和同事在我学习期间的理解和支持。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感谢我的父母对教育的执着坚持,他们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养育了我们姐弟五人,给子女提供了超出他们承受能力的教育,成全了女儿今天小小的成就。感谢我的婆婆含辛茹苦地照顾我年幼的儿子,支持我如期完成论文。感谢我的兄弟姐妹对我无条件的爱和支持。感谢我的丈夫独自承担家庭的重担,给我最大的信任和支持完成学业。感谢我的儿子小悠悠用他的童真和爱化解我思想的焦虑。儿子如天使般降临在我求学的旅途中,我却无暇二者兼顾,从他出生到现在的两年半里,我总是缺席,对儿子的愧疚随着博士论文的完成与日俱增。

论文致谢二:

时光如梭,转眼已到毕业之际。回首这三年来在河南大学的学习生活,心中充满感激。在这里,我得到了诸多师长学友的帮助,尤其感激导师对我的教导,正是他们的关怀,我才得以顺利完成学业。在论文完稿之际,我谨向他们表示最真诚的谢意!

首先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张克定教授。求学之路,能遇到如此恩师,是我莫大的幸运!回想三年来,老师对我生活和学习上无微不致的关怀和谆谆教诲,点点滴滴我都会铭记在心。入学之初,老师要求我系统梳理普通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脉络、理论观点和最新研究成果,使我对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动态有了基本把握,为自己今后的学术研究工作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在发现我对构式语法和认知语法很感兴趣之后,老师不断敦促我仔细研读相关论著,教导我有时须翻译原著,以求掌握其基本观点和理论精髓。老师以其渊博的知识、严谨务实的态度以及对科研问题独到的见解,对我的学习给予了精心的指导。本篇论文从选题、构思、研究计划的制定、初稿的逐章修改到定稿,每一个环节都倾注着老师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没有老师的细心指导和帮助,论文的完成是无法想象的。还有我和蔼的师母李宏老师,她给予我生活上的关怀和帮助我会一直铭记在心。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谨以诚挚的敬意献给我最尊敬的导师和师母!

感谢我硕士阶段的导师四川外国语大学的王寅教授,对王老师我至今犹怀对慈父般的感情,是他引导我进入了语言学研究的殿堂,激发了我研究语言学的兴趣,并且多年来一直关心我的每一步成长。王老师指导阅读的中西方哲学史、后现代哲学、语言哲学、中外语言学史、逻辑学、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等书籍,为我博士阶段及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至今依然熟悉王老师曾讲解过的语义学和认知语言学课程,清晰地记得王老师每次的会课与讨论。感谢恩师孜孜不倦的教诲,感谢师母李弘教授慈母般的关爱,感谢师姐刘玉梅和师兄赵永峰一直以来的帮助。三年的硕士学习经历,是我永生难忘的记忆。

其次,我要感谢河大这三年来辛勤培养我的其他授课教师,特别是牛保义教授,他的现代语言学理论概览课程让我领略到了老师广博的学识,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课堂上独到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也更坚定了我的学术之路。

此外要特别感谢文旭教授、徐盛桓教授、徐有志教授和杨朝军教授在开题时给我提出的富有启发意义的建议,使我能够顺利地进入初稿写作。

感谢师友甘肃农业大学外语学院的张凯宇副教授一直以来对我的百般鼓励和肯定。感谢河南大学外语学院的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予的培养和指导。感谢同门师兄弟姐妹张珂、李关学、王晓伟、杜娟、张秀芳给予的帮助。在研究中感到迷茫时,他们给了我宝贵的意见和坚持下去的信心。在论文写作最困难的时期,感谢好友黄冬冬和徐芳芳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的热情帮助。正是他们的帮助和关心,让我在异乡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尤其我的姐姐马应慧,他们默默的支持、不断的鼓励都是我生活和学习的最大动力,伴我走过了硕士和博士这六年漫长又艰辛的求学历程。

最后,向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人再次致以诚挚的感谢和永远的祝福。

展开阅读全文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模板简述_毕业论文答辩_网

范文类型:决议,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模板简述

随着计算机主频、内存的快速发展,显示清晰度和显示尺寸的限制已经成为计算机系统的瓶颈。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模板。

如何利用高性能价格比的机群实现超高分辨率的高清晰度大尺寸显示正在成为并行可视化方向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李颖敏同学的硕士论文以设计基于机群的拼贴显示系统提供方便的编程接口和编程环境为目的,其选题具有前瞻性,论文的工作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第一段:选题的意义)

论文在分析调研国际目前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应用“分布式共享显示内存”的新概念提出了一种并行程序环境下的拼贴显示接口,并以两种形式实现了该接口,简化了系统应用的编程实现。提供了一些测试用的应用程序,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研究平台。展示了基于机群作分布式显示的良好前景。同时作者还利用该拼贴显示接口为一个地理图像信息系统实现了多屏显示应用,满足了该应用对高分辨率显示的需求。(第二段:论文工作取得的成果或新见解)

论文工作表明作者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都比较好,掌握了计算机系统结构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对拼贴显示领域有较深的了解,对机群系统,尤其是有较好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第三段:对科研能力及对论文的评价)

论文组织合理,叙述清晰,文字简洁流畅,理论与实践结合得较好。答辩中表达清楚,思维敏捷,能够正确回答问题。经答辩委员会无记名投票,一致通过该同学的硕士论文答辩,并一致建议授予李颖敏同学工学硕士学位。

展开阅读全文

简述毕业论文结尾的学位论文_论文致谢信_网

范文类型:致谢词,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简述毕业论文结尾的学位论文

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大学三年学习的默默支持;感谢我的母校桂林师专给了我在大学三年深造的机会,让我能继续学习和提高;感谢桂林师专的老师和同学们三年来的关心和鼓励。老师们课堂上的激情洋溢,课堂下的谆谆教诲;同学们在学习中的认真热情,生活上的热心主动,所有这些都让我的三年充满了感动。 这次毕业论文设计我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其中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黄志敏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尤为重要。每次遇到难题,我最先做的就是向黄老师寻求帮助,而黄老师每次不管忙或闲,总会抽空来找我面谈,然后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黄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选题到查阅资料,论文提纲的确定,中期论文的修改,后期论文格式调整等各个环节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这几个月以来,黄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黄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同时,本篇毕业论文的写作也得到了韦芳、谭冬柳等同学的热情帮助。

感谢在整个毕业设计期间和我密切合作的同学,和曾经在各个方面给予过我帮助的伙伴们,在此,我再一次真诚地向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1.开题时间:开题报告和论文工作应于第三学期。凡未按时开题者,推迟其论文答辩时间。

2.教育硕士研究生要进行系统的文献查阅和广泛的调查研究,写出详细的文献综述,然后写出3000字左右的书面开题报告,并制定出详细的论文工作计划,经导师审阅、修改后进行开题报告。开题前教育硕士研究生应将有关的参考文献和已做过的作为开题依据的各种理论分析、试验数据,事先印发给参加会议的有关人员。

3. 开题报告必须在各自培养单位中进行,组成3至5人的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并邀请本专业的教师、学员参加,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审查小组成员应事先审阅提交的开题报告及有关资料,为开会做好准备。会议应发扬学术民主,对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严格审核,对选题适当、论据充分、措施落实的,应批准论文开题;对尚有不足的,要限期修改补充,并重做开题报告;若再次开题不能通过,则按《曲阜师范大学关于试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筛选的意见》办理。

4.开题通过后,应将开题报告与论文工作计划经导师、教研室主任和院长(系主任、所长)签字后送研究生处存档。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院(系、所)办公室各存一份开题报告和论文工作计划的复印件,以便定期检查论文工作。

5.开题通过后,一般不得改变研究课题。确有特殊情况需要更改课题者,由导师写出书面报告说明理由,经院长(系主任、所长)、教研室主任、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另做开题报告,改换研究课题。更改研究课题后仍不能进行下去的,则对教育硕士研究生按有关管理规定办理,指导教师要暂缓招生。

展开阅读全文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及撰写的规定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制度与职责,汇报报告,全文共 1075 字

+ 加入清单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及撰写的规定

论文开题

1、硕士生在选题、调研的基础上填写选题申请表,并在所在学科范围内作开题报告,由导师主持并邀请本学科的专家参加,一般不少于五人;

2、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课题来源(部委、省、市、自选)及选题依据,着重说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已取得成果的分析;

(2)课题在理论或实际应用等方面的价值,以及可能达到的水平;

(3)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步骤和进度、最终目标,以及完成论文所需的研究和实验条件等;

(4)研究过程中预计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5)论文工作量与经费的来源。

3、开题报告后,经参加人员认真讨论作出决议。通过后,由导师写出综合意见(一式二份),经教研室、学院学位分委会签署意见后,送所在学院归档备查;

4、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工作阶段。如未获通过者,在1~2个月内按同样程序重作开题报告,仍未通过者,则按有关规定处理;

5、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得改题。如确有特殊原因需改题者,须由硕士生写出书面报告,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经学院负责人审批后,报研究生院备案,并应在1~2个月内按同样程序重作开题报告。

论文撰写

学位论文的撰写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硕士生应在自己论文课题范围内,系统地查阅国内外文献和了解国内外有关科技发展情况,对搜集的文献资料作出分析和评述。同时还必须清楚地阐明本论文的目的、意义,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并提出研究方案;

2、硕士论文的内容应在理论分析,测试技术,计算方法,数据处理,仪器设备,工艺改革,新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实际应用等某一方面有新见解或新内容,例如:

(1)利用前人或本人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该领域中有意义的问题,也可以是比较重要问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在实验研究中,能获得有意义的新成果,并有初步的解释;

(3)建立国内没有的(或改进国内已有的)、比较先进的实验装置,并取得可靠的实验数据;

(4)将本学科或其他学科的基本原理或技术应用于所研究领域,取得新的成果或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5)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上,有创新和推广价值,或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3、论文的理论部分,要概念清晰,分析严谨,实验数据要真实,计算结果正确无误;对所得出的结论,应作理论上的阐述与讨论;

4、论文应由硕士生本人独立作出,若属几个人合作研究的项目,论文内容应侧重于本人的研究工作,有关共同工作部分应加以说明;

5、学位论文应按要求装订成册,如实验数据较多或程序较长,也可将此数据或程序以附件形式单独装订成册。

展开阅读全文

法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法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法律硕士(jm)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年 级:

专业方向:

指导教师: 姓名 + 职称

论文类型:

说明:

1.年级1栏:例:统招为“XX级”;在职为“XX级(在职)”

>2.专业方向1栏选择:经济法、民事法、国际法、刑事法、宪法与行政法

3.职称:教授或副教授

4.论文类型1栏选择:专题研究、调查研究报告、案例分析报告

开题报告以书面(a4纸打印,左侧订)方式向导师组提供,字数不少于3000字。

请在规定时日之前,按照各导师组成员数提供相应开题报告份数并交到jm办公室。

开题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第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研究的是x x x x x x x x

第2、选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你个人的新见解

第3、论文的结构、基本框架、主要论点、论据和研究方法等

例:基本内容(研究框架):

序言

1、纽伦堡审判

(1)

(2)

1.

2.

2、法律家阶层与实证主义

(1)

1.

展开阅读全文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343 字

+ 加入清单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一、立论依据

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工程应用价值

注:本部分可按以下几节来撰写:

1、 课题来源:着重说明自己所选课的来源和经过。

2、 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着重说明选题的背景和依据。可以先从广阔的社会背景开始,逐渐缩小到自己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上来。以便使读者从叙述中了解到此项研究为什么重要、为什么值得研究。

3、 课题研究目的:通过课题研究希望达到的目标,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4、 工程应用价值。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在工程上的应用价值,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注:本部分是开题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员在检索、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完成。要求学员必须阅读该领域与研究选题相关的著作、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等文献,数量不少于30篇,其中有一定数量的外文文献。文献综述字数应在3000字以上。综述之后,列出参考文献。一定要注意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

该部分主要内容包括:

1、文献综述。对该项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重点要进行已有文献综述,认真介绍有关的题目方面已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进行评述,说已有研究有什么不足,说现在有了这些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其中要包括你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这部分要注意,不能把类似教科书的内容直接写在这里,要根据研究文献进行撰写。凡是在综述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必须在引用处用上标加方括号注明。

在这一部分,学员也围绕研究问题的相关国内外实践现状予以介绍,并从中引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即作者需要在论文中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文献综述字数在3000字以上(不含参考文献)。

2、参考文献。列出综述中所参考的文献,参考文献的写法要规范,数量要符合要求。参考文献的著录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按照gb7714—87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用五号宋体字。例如:

[1]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

[2] farnsworth m,kline c. zin chemicals [m]. new york: charles kline and co,1983:8.

[3]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32(1):51-53.

[4] 方昭芬.硅烷偶联剂在鞋用浅色胶料中的性能研究. 橡胶工业, 1991,38(11):655-658.

[5] fox r l, willmert k d. 不等式约束的连杆曲线最优化设. 见:机构学译文集编写组.机构学译文集[c].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232-242 .

[6]黄立. 橡胶挤出机气膜润滑口型中胶料流动行为的研究[d]:[学位论文]. 北京:北京化工大学,1992.

参考文献数量在30篇以上。

三、研究内容

1.主要研究内容

注:本部分可以分几节来写:

(1)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列出几项。注意:章节目录不是研究内容。把研究内容归纳为几个方面介绍一下即可。

(2)论文目录。这里的目录一般含章、节、目二(或三)个层次即可。目录格式如下:

第一章 引言

1.1

1.2

1.3

第二章

2.1

2.2

第三章

3.1

3.2.1

3.3

第*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护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撰写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护士,全文共 2735 字

+ 加入清单

护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撰写

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护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撰写,欢迎阅读!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对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撰写的目的是请老师和专家帮助自己判断所选的研究问题是否有研究价值,所提出的研究方法是否可行,科研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同时,它也是研究生实施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研究生课题研究质量的重要措施。对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撰写拟从以下几方面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与方法统计 - 年 116 篇在本院实习的本科护生毕业论文,按文献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指标包括:论文研究的主要领域、论文选题的主要类型、指导教师职称分布、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1.2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13.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以相对数表示,各构成比间差异用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2.1 论文研究的主要领域论文研究的主要领域为: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心理护理、专科护理、社区护理和其他等,具体分类情况见表 1。

2.2 论文选题的主要类型

论文选题的主要类型为:经验性、研究性、综述和个案护理,具体分类见表 2。

2.3 指导教师职称分布情况

指导教师的技术职务分别为: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从他院聘请部分指导教师),具体分布情况见表 3。

3、论文开题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

3.1 论文开题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开题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选题、查新、设计问题和报告问题,具体分类见表 4。从表 4 中分析发现,论文选题方面的问题较多,占 36.21%,学生选题未体现护理专业特点,选题的广度、深度把握不准,存在文题大而全、空而泛、旧而陈的问题。如有位护生的选题是“活体肝移植术后护理进展”,活体肝移植术后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等,选题面面俱到,导致没有具体的切入点。有的选题是前辈早已研究过且已在临床应用的,无需再次进行研究和论证,如“重症监护室护士压力分析”,李晓琳等[1]在这方面已于 年进行了研究。

3.2 原因分析

3.2.1 学生因素学生自身的科研水平和能力较薄弱,对论文的选题、设计、开题和实施等过程不熟悉,缺乏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能力较弱,不会从实践中找课题;从思想上没有高度重视论文开题工作,没有意识到论文开题是毕业论文设计的关键一环,有的护生在开题前不积极主动进行科研设计,存在被动和应付的现象,另外,学生的精力有限,白天进行临床实践,晚上忙于准备 4 级、6级英语考试和研究生考试,还有的学生忙于找工作,其精力和时间开始偏移,没有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论文的开题上。

3.2.2 导师因素

指导教师对学生疏于管理,不重视对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些导师缺少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不能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有些导师对学生较新、较偏的选题所投入的精力较少,缺乏整体、科学和规范的指导。

3.2.3 管理因素

从表 3 分析发现,指导教师技术职务层次与学生人数成反比,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高级技术职务和科研水平高的指导教师有限,导致指导教师紧缺,出现一个教师负责指导 2~3 名护生的现象,教师缺少与护生沟通、交流和对其论文的指导,导致护生在论文开题时存在一些问题。

3.3 对策

3.3.1加强论文开题组织管理针对以上问题医院则采取了在护生实习初期便对学生的开题进行指导,重点了解学生研究的大致方向、设计的困难,明确开题的时间和具体要求。实施导师负责制,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指导教师,确保能对学生一对一地指导。导师与护生的搭配时力争做到“两个一致”:导师的研究领域与护生的选题方向一致,导师的研究专长与护生的特长一致;中期要对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重点检查导师对所指导课题的掌握情况,课题的条件是否具备,是否对课题进行了论证和检索;后期则要对论文的开题过程进行规范,明确学生开题报告的内容、方法和要求,以提高报告的质量。

3.3.2 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

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校和医院齐抓共管。尽管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护理科研课程为必修课,使学生了解和熟悉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撰写科研论文和开展护理科研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往往只是给学生传授了初步的、基本的护理科研知识,为此,学校要有步骤、有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适当延长科研课程的学时,或为高年级的学生开设护理科研第二课堂,在护理科研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引导和点拨学生自学与思索,达到认知与技能同步收获[2]。

4、成效与思考

4.1 达到了教学所规定的目标,提高了论文质量我国本科生护理科研的教育目标为:通过学习,本科生具有护理科研意识,掌握护理科研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具备初步的护理科研能力,从实践中选择科研课题并完成科研设计,并初步具备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3]。我们通过加强管理 ,导师全程监控等措施 ,使本科护生均完成了选题、设计和论文的撰写,并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具备了初步的科研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随着护理科研带教质量的提高,我学院本科护生不仅全部通过了学校的毕业论文答辩,而且获学校优秀论文的篇数逐年增多,有的文章还在统计源期刊上得以刊发。

4.2 建立和完善指导教师的数据库严格选拔科研辅导导师是本科护生科研能力提高的关键,为此我们严格按照其标准选择高素质的辅导导师,确保带教工作质量。对导师的学历、技术职务、专业水平、科研能力、责任心等方面要进行全面考核,按照坚持标准、规范程序、择优遴选的原则[4]储备优秀导师。同时,加强横向联系,聘请院外导师充实我学院本科护生辅导导师数据库,不断扩大导师队伍,从而根据学生认为双导师具有集思广益、理论互补、资源共享,能提高科研能力的优点 [5],采用双导师制指导护生护理科研实习。

4.3 构建论文设计管理系统

随着本科护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给教学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为进行科学管理,要构建论文设计管理系统,该系统应包括 3 部分内容:学生模块、导师模块和管理人员模块,第一部分内容应能提供所需的完整信息,并能满足学生、导师和管理人员的需求。学生模块:录入个人信息,查询检索文章,与导师、管理人员沟通信息和选择导师等。

导师模块:查看学生信息,查询检索文章,与学生、管理人员沟通信息和选择学生等。管理人员模块:查看学生信息,查看导师信息,查询检索文章,与导师、管理人员沟通信息,统计生成报表和系统维护等。

上文就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您带来的护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撰写 ,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的规定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制度与职责,全文共 1862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的规定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整个学位论文顺利进行的必要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开题报告,可以使研究生在导师和学科点共同指导下,做到选题准确、合理、恰当,明确论文要达到的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处理、解决问题的办法,使科研论文工作避免或少走弯路;使院(系)、学科点的有关人员了解研究生的选题情况,以便创造必要的条件,更好地协助导师完成论文指导工作;使研究生之间、导师之间以及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相互交流情况,互相促进。

为了保证和促进研究生按期完成开题报告,特制定本规定,并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一条 选题的原则

1. 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对社会发展或本门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应能保证达到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2. 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要充分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生自身的基础,以利于发挥导师专长和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 要充分考虑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以及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取得创造性成果的可能性。

第二条 开题报告的内容

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4.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及进度安排;

5. 预期达到的目标及水平;

6. 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7. 研究过程中预计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8.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条 对开题报告的要求

1. 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准备和完成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需准备充分,要能体现报告人及其导师的严谨学风。报告一般需采用 power point等手段,以保证良好的视听效果。

2.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文字材料必须首先经导师审阅同意,开题报告字数应在5000字左右,用a4复印纸小四号宋体打印,重点阐述第二项中的1、2、3条。

3. 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一般应在10篇以上,其中外文资料应占1 / 3以上。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着重查阅近年内发表的中、外文期刊文章,本学科的基础和专业课教材一般不应列为参考文献。

第四条 组织与管理

1. 除涉及研究工作机密外,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应在研究生所在学科点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会由各学科点组织的开题报告评议组主持进行,对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认真的审查评议,提出修改和充实论文、科研工作的意见。评议组由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具有教授、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一般不得少于5人。

2. 硕士研究生的导师必须参加开题报告会;导师确因出国或其它原因短期不能回校,经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意,可指定他人代表导师出席。

3. 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时间由各院(系)根据研究生工作进度确定,但最迟应于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开学后三周内完成。如因故不能按期进行开题报告,必须及时办理延期手续,经导师和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意签字后,报研究生处批准。

4. 研究生陈述完开题报告后,评议组须认真讨论并作出评议结果。开题报告的评议结果为“通过”或“不通过” ,决议采取表决方式,经评议组全体成员2 / 3以上同意,开题报告方得通过。不通过者必须在一个月内重做开题报告,第二次开题报告仍未通过者,按《武汉工业学院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处理。

5. 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再随意更改题目,如确有特殊原因需要更改题目时,须由研究生本人写出书面报告,经导师签字同意、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批,并报研究生处备案后,在一个月内重做开题报告。

6. 开题报告会结束后,评议组应及时填写《武汉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见附件一,以下简称“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的“开题报告评议结果”栏目,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先进性、合理性、可行性,以及对文献综述、研究生的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议。

7.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应在开题报告会结束后一周内报送研究生所在院(系)和校研究生处备案。

第五条 开题报告会的程序

1. 评议组组长宣布报告会开始;

2. 导师简要介绍研究生的基本情况和课题背景;

3. 研究生陈述开题报告,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4. 评议组成员提问,研究生当场回答问题;

5. 评议组成员视具体情况,提出修改和充实论文、科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6. 评议组进行表决,作出评议结果。

第六条 开题报告的评议标准

开题报告的评议标准参照《武汉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分表》(见附件二)执行。

第七条 本规定由研究生处负责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15年mba工商管理方向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788 字

+ 加入清单

15年mba工商管理方向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一、研究课题

大连华信管理信息系统改进研究

二、选题背景及意义

如今的人类社会已经跨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管理的水平高低越来越成为衡量企业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志。在企业中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运行和发展水平标志着这个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对于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劳动成本等方面都显示出了重大的作用。因此、现代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企业的管理发展的研究也就自然形成了。他能使企业的管理水平跨上新台阶,为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打下基础。

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连华信)是我国最大的应用软件产品、信息服务及行业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之一。由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时间较早,目前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各个部门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建立了一个个信息系统,系统之间信息不能共享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功能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等等。

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软件开发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能力上的竞争,也是管理效率和能力上的竞争。如今,在整个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变革中,企业竞争力的意义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信息化产业的一部分,软件开发企业更需要通过建设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提升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这也是大连华信管理系统设计的初衷。通过改进管理信息系统,大连华信能够更高效、更科学的管理软件开发项目、管控内部流程、建设起更为高效的内部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整体效率并压缩企业运行成本,最终达到尽可能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结果。

三、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基于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和要求,本文对大连华信现有管理信息系统做了全面分析,指出了几个子系统当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改进现有管理信息系统,使其适应大连华信的企业工作情况。具体而言,本文做了如下工作:

第一,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管理信息化的相关研究现状,研究现有多项目管理相关理论,论述了软件企业施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首先对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做了了解,然后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做了概要性介绍。

第二,针对大连华信现有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进行研究。对大连华信管理信息系统现有子系统中的运行现状进行勘察,运用组织结构图、管理业务流程图等方法,描述了现有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貌,并在此基础上找出了现有系统运行中的不足之处。

第三,对大连华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改进。首先确定改进的可行性,并结合关键成功因素法等方法分析基于系统实现的目标和系统构建的原则,详细论述了系统关键业务模块的功能,并结合实际给出各个子系统的修改意见。

最后则给出了系统实施的保障措施。

四、论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典论文研究流程,以大连华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重点分析现有管理信息系统各子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和保障方案。

该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涉及到:

第一、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文章的研究目的,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阅读,辅助研究者明晓其所要研究的课题内容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能帮助了解相关问题来龙去脉,帮助确定研究课题。其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再次,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最后,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第二、定量分析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各个属性的量化研究,可以进一步的深入认识此问题的变化以及发展趋势,进而达到对事物属性的正确判断和以及对发展趋势的准确预测。

第三、信息研究方法。本方法是通过应用信息来分析系统功能的科学研究法。信息研究法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信息研究法仅指对信息内容本身的研究,也就是针对特定的问题或行业搜集相关信息,再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并在研究中使用的方式;广义的信息研究法是指对整个信息系统的研究,包括研究信息系统内部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规律,以及信息系统整体的运行规则等。

第四、经验总结法。总结经验应遵循的要求:一是选择总结对象要有代表性,具有典型意义;二是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三是要全面考察,注意多方面的联系;四是要正确区分现象与本质,上升到理论高度,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五是要有创造革新精神,不受因循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六是以先进经验的总结为主。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048 字

+ 加入清单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我国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发展研究the research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

论文语种:中文

您的研究方向:金融学

是否有数据处理要求:是

您的国家:西安

您的学校背景:985&211重点院校

要求字数:5000开题报告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是否需要盲审(博士或硕士生有这个需要):否

补充要求和说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我国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发展研究the research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

1选题背景

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依赖商业银行贷款,一旦国家收缩信贷,房地产企业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根据中国人民银行XX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XX年上半年,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为6.21万亿元,同比增长18.8%,占同期全部人民币贷款余额的16.5%;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2.35万亿元,同比增长20.5%,个人购房贷款余额为3.86万亿元,同比增长17.8%,房地产贷款余额占人民币贷款余额的比重达到16.5%。XX年,在房地产开发企业陷入销售停滞、信用紧缩以及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ipo)暂停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直接融资通道又被卡死。房地产业对银行资金的高度依赖性导致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被大量转嫁给银行,从而使房地产金融积累了较大的金融风险。因此,房地产业迫切需要寻求银行外的融资渠道,以解决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的资金短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2研究目的及意义

3国内外研究综述

4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5论文结构框架

6.论文进度安排

7. 参考文献

【1】陈淑贤,约翰•埃里克森,王诃.房地产投资信托:结构、绩效与投资机会[m].经济科学出版社,.

【2】拉尔夫•布洛克.房地产投资信托[m].中信出版社,.

【3】何宇明, reits 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j],北方经济,.

【4】张永岳.国际房地产概述[m].上海人民出版社,.

【5】施金亮.房地产投融资[m].上海大学出版社,

【6】洪艳蓉.房地产金融[m].北京大学出版社,

【7】中国景气监测中心等.中国房地产产业地图一[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章程玲.关于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研究[j].时代经贸,,

【9】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房地产商会,太平星集团,新加坡国立大学.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指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吴晓灵,刘士余.房地产指标与金融稳定[m].中国金融出版社,.

【11】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4一楼市:城市中国晴雨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12】张鸿雁,杨雷.中国房地产评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

【13】牛凤瑞.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2[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14】韩立达.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理论与实证分析[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5】楼建波,杨秋岭.房地产投资信托一域外法律法规汇编[m].法律出版社,.

【16】陈前;蒋勇 关于我国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政策建议[j]-广西社会科学 (07)

【17】屈昆鹏 美日发展reits模式及在我国的运用[j]-现代企业 (05)

【18】代继科.我国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探索[j].上海房地,(3):41.

【19】金秋萍.初探我国廉租房融资的现状及模式创新[j].北京房地产,(2):92.

【20】高英慧.信托市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6):593.

【21】邓启峰.新加坡 reits(房地产信托 )的发展与借鉴[j],中国房地产金融,,(2).

【22】周亮华,林锦辉.新加坡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j].上海房地,,(6).

【23】 薛怀宇 ,杜晓军 ,张涛金 . 境外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

【24】屈昆鹏.美日发展 reits 模式及在我国的运用[j].现代企业,,(5).

【25】郭建鸾,侯斯文.房地产融资新模式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j].财务与会计理财,.

【26】李国平、李德峰、乔志敏,房地产投资信托研究的发展,国际金融研究[j],

【27】毛志荣.研究报告一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研究[j].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

【28】 任纪军.房地产投资基金——组织、模式与策略.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第一版..

【29】 陈柳钦. 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发展及其借鉴.国家行政学院学报,(1)

【30】 孙靖.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海外经验及在中国的适用性探讨[j].中国房地产金融,(3)

【31】 龙云,傅欣.房地产信托——海外的发展状况及中国的实践[j].亚太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554 字

+ 加入清单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

博士研究生的选题与开题是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博士生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开端。博士生的选题应为学科前沿性研究,具有创新性,对科技发展、国民经济等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研究方向明确,其选题文献综述应予以详实的阐述,指导教师和指导小组应对其开题严格把关。

(一)论文选题

1、博士论文的选题在理论上应居于学科前沿,能够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要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防止博士生培养完全限于低水平开发项目的倾向;

2、选题一般在第二学期就应该将题目定下来,以便有足够的时间作好文献资料和实验的准备工作;

3、选题要考虑到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应是国家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或重要科研项目;

4、所选课题应是在导师指导下博士生能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课题;

5、博士生本人对所选课题及应用实现要有兴趣和热情,以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6、鼓励博士生自己拟出论文题目或与导师共同拟题,共同商榷,但都需结合学科的研究方向充分调研;

7、选题一般是导师及指导小组有力量指导的课题,但更鼓励博士生选择具有一定风险性的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二)论文开题:

1、博士生在选题阅读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并在所在学科、专业范围内作报告及论证。由导师主持并邀请本学科和其它学科的专家参加评议,专家人数一般不少五人;

2、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课题的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等的分析;

(2)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课题拟采取的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等;

(4)课题的创新之处;

(5)课题的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预期成果;

(6)与课题有关的研究工作已取得的成果和已具备的实验条件等;

(7)论文工作量估计与研究经费的预算和落实情况。

3、开题报告后,经参加人员认真讨论,作出决议。通过后,由导师写出综合意见并签名,经教研室、学位分委会签署意见后,送所在学院归档备查。

4、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工作阶段。如未获通过者,在2~3个月内重作开题报告,仍未通过者,则按有关规定处理。

5、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得改题。如确有特殊原因需改题者,须由博士生写出书面报告,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经学院负责人审批后,报研究生院备案,并应在2~3个月内按同样程序重作开题报告。

(三)论文撰写

博士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或指导小组成员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

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综合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重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同时还应反映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博士学位论文应是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达到国内或国外重要学术刊物可以接受和发表的水平。

是否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是衡量博士学位论文水平最基本的标准之一。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认为属于创造性的成果:

1、发现有价值的新现象、新规律,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或在较重大的理论上有新的发展;

2、在计算、设计实验技术上有重大创造;

3、提出具有一定科学水平的新工艺、新方法,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4、创造性地运用现有知识,解决前人未曾解决过的科学技术、工程技术或社会科学方面的关键问题。

为保证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博士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在国际正式期刊或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三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文章(论文发表具体要求见《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授予细则》)。

学位论文应按要求装订成册,如实验数据较多或程序较长,也可将此数据或程序以附件形式单独装订成册。

展开阅读全文

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规范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995 字

+ 加入清单

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规范

开题报告,就是当毕业论文(设计)课题方向确定之后,学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需具备的条件和已有的条件、课题研究的初步方案及可行性等问题进行论证的报告。

一、基本要求如下:

1.开题报告作为能否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的必备条件,学位论文题目应与开题报告确定的题目基本一致,随意更改题目必须重新开题,不进行开题的不能进入论文写作和答辩程序。

2.合理安排时间,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完成资料收集整理、调查研究、开题报告写作等各项工作。撰写开题报告需遵循相应的学术规范,对提交的开题报告的质量负责。

3.每个学生必须在统一安排的时间内提交开题报告。对于因个人原因没有提交或逾期提交开题报告的学生,不予受理。

二、开题需要材料

1.《开题报告》,每位同学一式六份。

2.《论文开题报告及工作计划书》,每位同学一式三份。(注意:该表格中有多处需要导师签名的地方,在材料审查时请务必保证有导师签名。)

三、开题报告要素

1.开题报告封面(见下页所示);

2.论文开题的目的、意义;

3.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4.学位论文的基本框架;

5.学位论文的重点、难点;

6.参考文献目录(含教材、专著、学术论文、网络资源路径等);

7.位论文开题报告要求字数在4000字以上。

四、开题报告格式

开题报告以a4页面排版,左侧装订。具体要求是:

1.题用粗黑体:一级标题三号;二级标题小三号;三级标题四号。

2.序号标号:

一级标号:1 2 3 ……

二级标号:1.1 1.2 1.3 ……

三级标号:1.1.1 1.1.2 1.2.3 ……

3.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间距。

4.序号。图表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图/表1、图/表2、3) 或分章(图/表2-3、图/表5-1 )编号。

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

图表需注明资料来源。

5.释采用脚注,如① ② ③ 。

6.考文献详见《山东大学学位论文规范(试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7.和页脚。页眉的左上角为“山东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右上角为开题报告题目;页脚为居中以阿拉伯数字标示的页码,封面不标示页眉和页码。

8.报告内容顺序:封面;论文开题的目的、意义;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学位论文的基本框架;学位论文的重点、难点;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审标准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审标准

成绩考核以通过、不通过记。

1、具备下列条件者,开题报告成绩为通过:

(1)选题恰当,有一定的理论或应用价值,有较高的起点和一定的新意;

(2)具有独立搜集和综合分析资料的基本能力,能掌握与本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动态,学术思想清晰;

(3)研究方案基本可行,基本掌握技术关键,对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分析基本正确,开题条件基本具备;

(4)研究工作计划安排合理,经费预算可行;

(5)口头陈述流利、简练,并能较正确地回答专家的提问。

2、有下列问题之一者,开题报告成绩为不通过:

(1)选题不当,达不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2)阅读的参考文献数量不足,水平不高,本人的综合分析能力较低;

(3)研究方法简单,研究措施不力,没有抓住关键;预期达到的研究目标过高或过低;

(4)开题条件不具备,研究计划安排不周;

(5)口头表述杂乱。

展开阅读全文

委托培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合同书

范文类型:委托书,合同协议,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合同书(样式三)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可以少量招收委托培养硕士生”的精神。经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____年我院将继续招收若干名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现经委托单位____(简称甲方),招收单位?______学院?(简称乙方),委托培养硕士生______(简称丙方)。通过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从?______年全国统一招收硕士研究生中确定考生______为______专业______研究方向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

三、丙方的教学按乙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学制为______年。

四、甲方每年需按委托培养学生数向乙方缴纳委托培养费______万元/生,并于每学年开学前通过银行汇入乙方。未按时缴纳学费者不予学籍注册,并按自动退学处理。

五、丙方入学时,其户口、人事档案、工资关系仍由甲方负责,不转入乙方。甲方负责其工资、福利待遇(包括困难补助、医疗费及其它应享受的福利待遇)。

六、丙方在培养期间,必须遵守乙方的学籍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丙方受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行政处分,由乙方做出决定,通知甲方;丙方中途退学和受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处分或其它原因被取消学籍者,由乙方做出决定,将定向生退回甲方,由甲方处理。

八、签订此协议书的委托单位必须有人事权,否则无权签署。在甲方单位公章处只能盖人事单位的公章,其他部门章无效。

九、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保存一份。

(甲方)负责人签字:(乙方)负责人签字:

单位人事部门公章:招生办公室公章:

年月?日?年月?日

(丙方)考生本人签字: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