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凸透镜成像物理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探究课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
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
实验步骤;
一,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二.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三.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四.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
五.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 您正浏览的文章由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六.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等.
更多专题范文
实验报告参考
××大学校园网解决方案
一、需求分析
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总体设计将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冗余性。本着为学校着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使系统经济可行。
具体包括下以几个方面:
1、内网络能够高速访问FTP服务器现在或上传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不同的权限,限制不同类型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服务资源。可以下载和上传资料文件,访问速度可以对指定的用户进行级别的划分。
2、建设Web服务器对外实现信息发布,对内实现教学教务管理。网站发布学校新闻、通知、学校的活动等相关内容。实现学生能够在网上进行成绩查询、网上报名、网上评教等功能;以及教师的信息查询、教学数据上传等。
3、建设邮件服务器以满足校园内部之间和内、外网这间的大量邮件传输的需求。
4、实现内网划分多个VLAN,实现校园内不同校区,不同楼宇,不同楼层的多客户接入。
5、内部实现PC间实现高速互访,同时可以访问互联网。网络内同一IP段内的PC机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高速互访,传送资料文件等,解决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之间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送数据费时、费力的问题。
6、内部用户的QoS管理,实现用户的分级管理功能,对用户下载和上传做相应的带宽限制。对校园网络中的流量实现有效控制,对校园内的重要数据量可靠、稳定的传输如:语音、视频会议等的延迟和阻塞的敏感。
应用服务:
电子邮件服务(E-mail):内部E-mail系统
文件传输服务(FTP)、远程登录服务(TELNET):提供资源共享 电子公告板牌服务(BBS):信息发布
Internet WWW信息服务:学校网站 域名服务DNS:提供域名解析 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存储
二、网络规划
核心层考虑到核心层应该具有数据快速转发、路由等主要功能,采用Cisco 6500系列三层交换机,配置第三层路由功能模块。核心层节点间可通过若干千兆端口以Channel方式互联,每个核心层节点通过千兆端口与所有汇聚层Cisco Catalyst 3750三层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互联,组成星形结构,有助于获得安全保障,同时可提高带宽,以便为用户提供安全高速的数据传输通道。
区域汇聚层采用Cisco Catalyst 3750三层全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区域汇
聚交换机以双千兆光纤与核心交换机相连,实现接入层与核心层之间的高速、高效中继,提高校园网系统的结构化层次和可管理性;
接入层 接入层直接面对用户,可在汇接层交换机下采用若干支持802.1q或ISL VLAN功能的二层交换机,在二层交换机上延伸汇接层交换机的VLAN,从而将用户划分在不同的子网里,防止IP地址欺骗,一方面为了安全,一方面便于计费。
固定安装的线速快速以太网桌面交换机Cisco Catalyst 2950系列,可以为局域网(LAN)提供极佳的性能和功能。这些独立的、10/100自适应交换机能够提供增强的服务质量(QoS)和组播管理特性,所有的这些都由易用、基于Web的Cisco集群管理套件(CMS)和集成Cisco IOS软件来进行管理。带有10/100/1000 BaseT上行链路的Cisco Catalyst 2950 铜线千兆位,能够利用现有的5类铜线从快速以太网升级到更高性能的千兆位以太网主干。
以线速性能将终端工作站连接到LAN。
校园网VLAN的划分和IP地址规划
核心层设备端口分配表:
设备型号:核心层cisco6509交换
连接设备:
路由器cisco3745 (一个) 分配端口:1-4端口; 教学区cisco3750 (两个) 分配端口:5-12端口;
行政区cisco3750 (两个) 分配端口:13-20端口; 学生宿舍cisco3750(两个) 分配端口:21-30端口; 实验区cisco3750 (两个) 分配端口:31-38端口; 服务器群cisco3750(两个) 分配端口:39-46端口; 核心层cisco6509之间 (两个) 分配端口:47-54端口。 汇聚层设备端口分配表:
设备型号:教学区汇聚层cisco3750交换机 连接设备:
第一教学楼cisco2950(四层) 分配端口:1-8 VLAN:40 第二教学楼cisco2950(四层) 分配端口:9-16VLAN:41 第三教学楼cisco2950(四层) 分配端口:17-24 VLAN:42 第四教学楼cisco2950(四层) 分配端口:25-32 VLAN:43 第五教学楼cisco2950(四层) 分配端口:33-40 VLAN:44 核心层交换机6509(两个)分配端口:41-46汇聚层交换机cisco 3750之间 分配端口:47-48 设备型号:行政区汇聚层cisco3750交换机 连接设备:
行政楼cisco2950(五层) 分配端口:1-10VLAN:30 图书馆cisco2950(五层) 分配端口:11-20 VLAN:31 电子阅览室cisco2950 (五层) 分配端口:21-30 VLAN:32 信息大楼cisco2950 (五层) 分配端口:31-40 VLAN:33 核心层交换机6509(两个) 分配端口:41-44 汇聚层交换机cisco 3750之间 分配端口:45-48 设备型号:学生宿舍汇聚层cisco3750交换机
宿舍楼1 cisco2950 (48端口两层一个)分配端口:1-3 VLAN:10 宿舍楼2 cisco2950 (48端口两层一个)分配端口:4-6 VLAN:11. . .. . .. . .
宿舍楼14 cisco2950 (48端口两层一个)分配端口:40-42 VLAN:24 核心层交换机6509(两个)分配端口:43-46 汇聚层交换机cisco 3750之间 分配端口:47-48 设备型号:实验汇聚层cisco3750交换机 连接设备:
实验楼1 cisco2950(五层) 分配端口:1-15VLAN:51 实验楼2 cisco2950(五层) 分配端口:16-30 VLAN:52 实验楼3 cisco2950(五层) 分配端口:31-42 VLAN:53 核心层交换机6509(两个)分配端口:43-46 汇聚层交换机cisco 3750之间 分配端口:47-48
IP地址规划
1、各楼层IP地址具体分配如下:
第一教学楼1-4层 IP地址: 10.20.1.0/24 第二教学楼1-4层 IP地址: 10.20.2.0/24 第三教学楼1-4层 IP地址: 10.20.3.0/24 第四教学楼1-4层 IP地址: 10.20.4.0/24 第五教学楼1-4层 IP地址: 10.20.5.0/24 行政楼 1-5层 IP地址: 10.30.1.0/24 信息大楼 1-5层 IP地址: 10.30.2.0/24 图书馆 1-5层 IP地址: 10.30.3.0/24 电子阅览室1-5层 IP地址: 10.30.4.0/24 宿舍楼1 1-6层 IP地址: 10.1.0.0/16 宿舍楼2 1-6层 IP地址: 10.2.0.0/16 宿舍楼3 1-6层 IP地址: 10.3.0.0/16 宿舍楼4 1-6层 IP地址: 10.4.0.0/16 宿舍楼5 1-6层 IP地址: 10.5.0.0/16 宿舍楼6 1-6层 IP地址: 10.6.0.0/16 宿舍楼7 1-6层 IP地址: 10.7.0.0/16 宿舍楼8 1-6层 IP地址: 10.8.0.0/16 宿舍楼9 1-6层 IP地址: 10.9.0.0/16 宿舍楼10 1-6层 IP地址: 10.10.0.0/16 宿舍楼11 1-6层 IP地址: 10.11.0.0/16 宿舍楼12 1-6层 IP地址: 10.12.0.0/16 宿舍楼13 1-6层 IP地址: 10.13.0.0/16 宿舍楼14 1-6层 IP地址: 10.14.0.0/16实验楼1 1-5层 IP地址: 10.40.1.0/24 实验楼2 1-5层 IP地址: 10.40.2.0/24 实验楼3 1-5层 IP地址: 10.40.3.0/24 内部服务器 IP地址: 10.50.1.0/24
2、核心层与汇聚层IP地址规划:
核心层两台Cisco 6509之间路由IP为:10.1.1.1/30和10.1.1.2/30;
网段10.1.3.0/29:
核心层cisco 6509(1):10.1.3.1/29 核心层cisco 6509(2):10.1.3.2/29
防火墙CISCO PIX-525-UR-BUN: 10.1.3.3/29 10.1.3.4/29 网段10.1.4.0/30
Cisco 3745路由器:10.1.4.1/30
防火墙CISCO PIX-525-UR-BUN:10.1.4.1/30 4、各楼层管理设备地址:
表3.5
路由协议:
校园网设计中将采用OSPF协议,其中核心层两台路由交换机cisco6509为骨干区域;教学区、行政区、学生宿舍和实训实验区汇聚层路由交换机cisco3750为普通区域。每个建筑物内的域边界路由交换机向位于校园骨干网上的其它建筑物的域边界路由交换机广播本域的概要信息。 路由策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汇总_实验报告_网
1、太阳下影子变化
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
实验结论: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
2、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3、设计试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
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
4、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
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
试验过程: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
试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5、实验名称:研究电磁铁的磁极(自制的电磁铁)
实验方法:(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钉帽一端与指南针接近,如果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吸,那电磁铁的这端就是南极;(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发现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斥,这时电磁铁的南极变成了北极。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后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6、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假设与线圈圈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大;
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保持不变的是:电池数量、铁钉粗细等。
需要改变的是:线圈匝数
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大;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7、名称: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的变化
材料:试管、气球皮、橡皮筋、酒精灯
步骤: 1、在试管里装满水,并用气球皮把管口蒙住,用橡皮筋扎紧。2、将试管入在酒精灯上加热
结论:水加热后体积壮增大
8、名称:液体的热胀冷缩
材料:平底烧瓶、塞子、玻璃棒、烧杯、红墨水
步骤: 1、在平底烧瓶中滴入4滴红墨水,用清水装潢,并用插用玻璃棒的塞子 塞紧瓶口。2、将平底烧瓶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3、取出平底烧瓶又放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
结论:一般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9、名称:气体的热胀冷缩
材料:锥形瓶、
气球、烧杯
步骤: 1、将气球口套在锥形瓶口上。2、将锥形瓶分别放在装有热水、温水、冷水的烧杯中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名称:固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材料:铜球、铜环、酒精灯
步骤: 1、将铜球沿铜环孔穿一穿。2、将铜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3、将铜球沿铜环孔穿一穿。4、将热铜球放入冷水中,再沿铜环孔穿一穿
结论:固体在一般情况下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1、名称:热是怎样传递的
材料:铁丝、凡士林、小棒、酒精灯、支架
步骤: 1、将铁丝的两端固定在两个支架上。2、在铁丝的不同地方涂上凡士林,并粘上小棒。3、用酒精灯对着铁丝的一端加热
结论:热从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12、名称: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材料:圆形金属片、凡士林、小棒、酒精灯、铁架台
步骤: 1、在圆形金属片的同心圆处涂上凡士林,并粘上小棒。2、将金属片固定在铁架台上。3、用酒精灯对着金属片的中心或边缘部分回热
结论:热从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13、名称:摆的特征
材料:铁架台、细线、同样大的螺帽
步骤: 1、用线的一端栓住螺帽,另一端在铁架台的支棒上(A、同一重物和同一摆长;B、摆长一样和重物的轻重不一样;C、摆长不一样,重物轻重一样)
2、将第一种拉到不同高度,将第二种和第三种都拉到同样高度
结论:
1、同一个摆,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不变的。
2、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银镜反应实验报告范文_实验报告_网
篇一:银镜反应最佳反应条件探究
实验时间:双周四下午
实验目的:学会中学化学实验中探究性实验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实验要求:自行发现实验探究问题;自行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 实验实施与实验问题发现及记录;实验报告与分析。
(选择某一中学化学实验问题或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进行查阅资料,设计实验,进而加以解决)
一、探究问题的提出
醛的还原性是醛类化合物一项很重要的化学性质, 其中银镜反应是醛类化合物的重要鉴别反应。除此之外,工业上常用这个反应来对玻璃涂银制镜和制保温瓶胆。如果银镜反应条件掌握不好,很难出现明亮的银镜, 往往形成灰色沉淀。实验效果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及工业生产。
二、相关资料查阅综述
通过查阅不同资料,总结出乙醛银镜反应的适宜条件有如下几种:
条件一:乙醛氧化反应条件的选择一文[1] , 归纳出乙醛银镜反应较适宜条件为:50~60 ℃, 5 %AgNO3 溶液1ml 、1 %的NaOH 溶液1 滴, 2 %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加5 %乙醛3~4 滴。
条件二:根据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乙醛银镜反应条件为:2%AgNO3 溶液1ml 、2%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加3滴乙醛,震荡后置于热水浴中温热。
条件三:文献【2】中的条件为:3%AgNO3 溶液1ml,2 %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pH值约为9—10,乙醛浓度为20%—40%,水浴温度为60℃。
三、问题解决设想(思路)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我们小组决定采用控制变量法探讨硝酸银的浓度、温度以及乙醛的浓度对银镜反应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出乙醛银镜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
四、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原理
银镜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正一价的银离子在碱性和含氨的溶液中,可被葡萄糖还原成银原子.析出的银原子吸附在玻璃表面即生成银色的镜面.银离子在氨的碱性溶液中与醛类作用,可得羧酸及金属银之沈淀,而此沈淀以银镜方式出现,故称银镜反应,又称多伦试验,而银氨离子之碱性溶液,称为多伦试剂. 化学式
RCHO(l) + 2Ag(NH3)2+ (aq) + 3OH-(aq)→ RCOO-(aq) + 2Ag(s) + 4NH3(aq) + 2H2O(l)
(二)仪器和试剂
1.仪器: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烧杯(250ml,3个)、温度计、移液管(1ml)、胶头滴管、小试管(13支)
2.药品:硝酸银(AR,5g)、浓氨水(AR,20ml)、乙醛(AR,15ml) 乙醛:相对密度0.7834(18/4℃),相对分子质量44.05,熔点-121℃,沸点20.8℃,硝酸银:相对分子质量:169.88 g mol-1Ag = 63.50%, N = 8.25%, O = 28.25%相对密度(水=1): 4.35,熔点(℃): 212,沸点(℃):444 °C (717 K) (分解)[Ag(NH3)2]OH
3.溶液配制:
(1)准备试管:在试管里先注入少量NaOH溶液,振荡,然后加热煮沸。把NaOH倒去后,再用蒸馏水洗净备用。
(2)配置溶液:在洗净试管中,注入1mL AgNO3溶液,然后逐滴加入氨水,边滴边振荡,直到最初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银镜反应:管壁滴入三滴乙醛稀溶液,把试管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里,静置几分钟。不久,可以观察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了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
(三)实验步骤
1.硝酸银浓度对银镜反应的影响。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 % , 2 % , 3 % , 4 % , 5 %的硝酸银溶液2ml , 滴加2 mol/L氨水, 边加边振荡, 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然后滴加20 %乙醛溶液3滴, 摇匀, 置60 ℃水浴中加热, 结果如表一;
2. 温度对银镜反应的影响。取3 %的硝酸银溶液2ml , 滴加2mol/L氨水, 边加边振荡, 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然后将银氨溶液分成5支试管, 各加入20 %乙醛溶液3滴, 摇匀, 置不同温度水浴中加热:室温、60℃、沸水, 结果如表二 ;
3.乙醛浓度对银镜反应的影响:取3%硝酸银溶液2ml , 滴加2mol/L的氨水, 边加边振荡, 直至所生成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然后将溶液分入5支试管中, 各试管分别加入40% ,20% ,10% , 5%及1%乙醛溶液3滴, 摇匀, 置60 ℃恒温水浴中加热,结果如表三;
(四)注意事项:
1.银镜反应的成败关键之一,是所用的仪器是否洁净。
2.配制银氨溶液时,应防止加入过量的氨水。银氨溶液必须随配随用,不可久置。
3.实验完毕,试管内的银氨溶液要及时处理,先加入少量盐酸,倒去混和液后,再用少量稀硝酸洗去银镜,并用水洗净。
五、参考文献
【1】金秀莲. 乙醛氧化反应条件的选择. 化学教学,1998 , (5) : 341
【2】刘满珍,张茂美.银镜反应实验条件探究.卫生职业教育.20xx,26(9)
【3】宋心琦,王晶等.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湖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仪器与药品
篇二:怎样才能使银镜反应实验一次成功
银镜反应是含醛基物质具有的特征反应,为使银镜反应能一次成功,实验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试管必须洁净,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只有在洁净的试管内壁才能析出均匀、光滑、明亮的银镜。不洁净的试管,只能生成黑色疏松银的沉淀。可用去污粉、洗液、氢氧化钠溶液等洗涤。洗净的试管盛满水,倒去后,内壁只留下一层极薄、均匀且透明的水膜,没有水渍斑点。
2、不能加入过量的氨水,否则不仅试剂会失去灵敏性,而且加入醛后,还容易产生 雷酸银 (AgO), 雷酸银受热或撞击能引起爆炸 。
3、银氨溶液必须随配随用,不可久置。如果久置可能析出叠氮化银(AgN3)、氮化银(Ag3N)、亚氨基化银(Ag2NH)等爆炸性的沉淀物质。这些沉淀物质即使用玻璃棒摩擦也会分解而发生猛烈的爆炸。因此,实
验结束时,应及时清理掉过剩的银氨溶液,以防止事故发生。
4、硝酸银和氨水的浓度不能高,一般以2%为宜,最高不超过5%。
5、必须在水浴中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否则也有可能产生容易爆炸的雷酸银。如果用乙醛进行银镜反应,水浴温度应保持在60℃~70℃;如果用甲酸进行银镜反应,水浴温度应控制在90℃左右较好。且先预热银氨溶液比试剂混合后再加热形成的银层厚且光亮。
6、银镜反应必须在微碱性溶液中进行,pH一般应控制在9~10。但不能呈强碱性,因在强碱性条件下,银氨溶液本身也可得到光亮的银镜,无需含醛基化合物。银氨溶液存在如下平衡: 2OH- +2 [Ag(NH3)2]+ Ag2O +4NH3+H2O ,该平衡在强碱性和加热条件下,都有利于Ag2O的生成,而Ag2O易分解形成银镜。为了使溶液呈微碱性,在氧化银刚好溶解后加入,滴40%的氢氧化钠溶液即可。
7、银氨溶液和含醛基物质混合后要立即轻微振荡试管,混合摇匀后再放入水浴里加热。加热时不能摇动试管,否则得不到光亮的银镜,而是产生黑色疏松银的沉淀。
8、实验完毕应立即将试管中的废液倾去,管内壁银镜可加入一些稀硝酸加热即可除去,然后将试管用水冲洗。反应后的废液要及时处理,不可久置。
嵌入式实验四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3.4基于UART的加法器的实现
一、实验目的
学习lm3s9b92的串口通信
学习应用超级终端调试串口
学会应用UART有关的库函数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LM3S9B92开发板、USB A型公口转 Mini B型 5Pin 数据线1 条
三、实验原理
Stellaris系列ARM的UART具有完全可编程、16C550型串行接口的特性。Stellaris系列ARM含有2至3个UART模块。
该指导书在第一部分的1.2节中说明,该开发板使用了FT2232芯片实现usb到串口的转换。并设置在芯片的B通道上使用虚拟COM接口(VCP)。虚拟串行端口(VCP)与LM3s9b92上的UART0模块连接。在安装FTDI驱动程序后,windows会分配一个串行通信端口号到VCP通道,并允许windows应用程序(如超级终端)通过USB与LM3s9b92上的UART0进行通信。 利用Windows超级终端调试UART的方法
对于该开发板,使用的是USB虚拟的COM端口,无须使用DB9连接器。因此下面讲解一下如何利用Windows附带的超级终端来调试UART接口。
Windows附件里的“超级终端”是个非常实用的应用程序,可以用来调试电脑的COM串行口,也能很好地支持通过USB虚拟的COM口。以下是超级终端配置COM端口的过程:
四、实验要求
采用超级终端作为外部输入与输出的接口,实现多位数的相加。即通过UART串口分别输入需要相加的多位数A与B,最后把A和B两个多位数相加的过程和结果,回显给用户。具体实现方法:既可以采用轮询的方式也可以应用中断。
五、实验步骤
1、 连接实验设备:使用USB mini B线缆的mini端与开发板ICDI口相连,另一端接到PC机的USB插口上。
2、 根据实验要求编写、调试、运行程序。并要求在代码上附上相关的注释。
#include
#include "inc/hw_ints.h"
#include "inc/hw_memmap.h"
#include "inc/hw_types.h"
#include "driverlib/debug.h"
#include "driverlib/gpio.h"
#include "driverlib/interrupt.h"
#include "driverlib/sysctl.h"
#include "driverlib/uart.h"
#include "grlib/grlib.h"
#include "drivers/kitronix320x240x16_ssd2119_8bit.h"
#include "drivers/set_pinout.h"
#include "systemInit.h"
void uartInit(void)
{
SysCtlPeriEnable(SYSCTL_PERIPH_UART0); // 使能UART模块
SysCtlPeriEnable(SYSCTL_PERIPH_GPIOA); // 使能RX/TX所在的GPIO端口 GPIOPinTypeUART(GPIO_PORTA_BASE, // 配置RX/TX所在管脚为
GPIO_PIN_0 | GPIO_PIN_1); // UART收发功能
UARTConfigSet(UART0_BASE, // 配置UART端口
9600, // 波特率:9600
UART_CONFIG_WLEN_8| // 数据位:8
UART_CONFIG_STOP_ONE | // 停止位:1
UART_CONFIG_PAR_NONE); // 校验位:无
UARTEnable(UART0_BASE); // 使能UART端口
}
void uartPuts(const char *s)
{
while (*s != )
{
UARTCharPut(UART0_BASE, *(s++));
}
}
main(void)
{
char c,a[12];
int sum=0,num=0,i;
// jtagWait( ); // 防止 JTAG 失效,重要!
clockInit( ); // 时钟初始化:晶振, 6MHz
uartInit( ); // UART 初始化
uartPuts("输入格式 m+n= ");
for (;;)
{
c = UARTCharGet(UART0_BASE); // 等待接收字符
if(c>=0&&c
num=num*10+c-0; //将收到的字符转换为整形储存 }
else if(c==+){ //接收第二个数 sum=sum+num;
num=0;
}
else if(c===) //输出
{
sum=sum+num;
num=0;
for(i=0;sum!=0;i++)
{
a[i]=sum%10;
sum=(sum-a[i])/10;
}
for(i--;i>=0;i--){
UARTCharPut(UART0_BASE, a[i]+0); }
UARTCharPut(UART0_BASE, ); }
if (c == ) // 如果遇到回车
{
UARTCharPut(UART0_BASE, ); // 多回显一个换行}
}
}
3、 书写实验报告,要求附上程序流程图。
六、实验心得
比较轮询方式与中断方式
XRD物相与结构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Philips射线衍射仪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基本学会样品测试过程
(3)掌握利用衍射图进行物相分析的方法
(4)基本掌握利用衍射图进行物质结构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谱是对晶体微观结构精细的形象变换,每种晶体结构与其X射线衍射图之间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任何一种晶态物质都有自己独特的X射线衍射图,而且不会因为与其它物质混合在一起而发生变化,这就是X射线衍射法进行物相分析的依据.规模最庞大的多晶衍射数据库是由JCPDS(Joint Committee on Powder Diffraction Standards)编篡的《粉末衍射卡片集》(PDF)。
三、仪器和试剂
飞利浦Xpert Pro 粉末X射线衍射仪;无机盐
四、实验步骤
1.样品制备
(1)粉末样品制备:任何一种粉末衍射技术都要求样品是十分细小的粉末颗粒,使试样在受光照的体积中有足够多数目的晶粒。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获得正确的粉末衍射图谱数据的条件:即试样受光照体积中晶粒的取向是完全机遇的。粉末衍射仪要求样品试片的表面是十分平整的平面。
(2)将被测样品在研钵中研至200-300目。
(3)将中间有浅槽的样品板擦干净,粉末样品放入浅槽中,用另一个样品板压一下, 样品压平且和样品板相平。
2. 块状样品制备
X光线照射面一定要磨平,大小能放入样品板孔,样品抛光面朝向毛玻璃面,用橡皮泥从后面把样品粘牢,注意勿让橡皮泥暴露在X射线下,以免引起不必要干扰。
3. 样品扫描
在new program中编好测试程序open program measureprogram开始采集数据在HighScore中处理谱图。
五、实验结果
1.物相分析
实验得到的衍射图各衍射峰d值如表1:
2矿和TiO2金红石。
2.定量分析
利用全谱拟合方法(WPPF)对谱图进行处理后,得到TiO2锐钛矿的含量是
50.1%,TiO2金红石的含量是49.9%。
3.晶体结构分析
利用软件处理谱图后得到两种TiO2晶体的晶体结构数据,并根据晶格常数
判断出晶胞的晶系,结果如表2:
1R: ρ=○
(g/m3)=4.275 (g/cm3) 2A:ρ=○(g/m3)=3.894 (g/cm3)
4.结果分析
1对于样品的物相分析是准确的,所有的峰都与PDF标准卡片中TiO2锐钛矿和○TiO2金红石的峰相重叠,虽然在强度上略微有所不同,但考虑到仪器和操作填料
的差异,这是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的。
2对于样品的定量分析,○同一天的两组同学测得的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同一份样品,两组同学的测量结果略微有些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来自于研磨的程度不同、装填样品的凹凸程度和平滑程度不同,但差异是在误差允许范围的。
3是在误差允许范围的;但两组同学的晶体尺寸都较大,超过100nm,从仪器测量的角度来说以及谢乐公式来说,测量误差都是较大的,这表明我们对样品的研磨并不充分;利用晶格常数计算出的密度与查阅资料得到的密度相符合。(文献中:
33锐钛矿:3.82-3.97 g/cm,金红石:4.2-4.3 g/cm)
六、思考题
(1)X射线在晶体中衍射的二要素是什么?
答:衍射方向和衍射强度是衍射的二要素。通过衍射强度与衍射方向可以确定晶体的物相组成和晶格参数等信息。
(2)晶面指数是否等于衍射指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答:不等于。晶面指数与衍射指数有如下关系:h=nh*,k=nk*,l=nl*,其中n为衍射级数,
,h,k,l为晶面参数,h*,k*,l*为衍射指数。
(3)劳埃方程与布拉格方程解决什么问题?它们本质是否相同?
答:解决X射线波长和衍射方向关系的问题从而得出晶胞信息。相对来说,布拉格方程比劳埃方程更加简单,而二者的物理本质是一样的,从劳埃方程可以推导出布拉格方程。
(4)如何从一种晶体的多晶X射线衍射图上判别是立方还是四方?
答:晶体尺寸在100nm以下时,可以通过谢乐公式近似计算晶粒尺寸:
DCk,其中k为仪器参数,λ为X射线的波长,B为衍射峰的半高宽度,θ为衍Bcos
射角。借助谢乐公式可以计算出晶体的尺寸从而判断晶胞的结构式立方还是四方。
(5)衍射线宽化是由那些因素引起的?
答:样品粉末的颗粒细化;化学计量式不唯一;存在晶格畸变;点阵缺陷;晶体结构对称性 下降;仪器自身原因导致的衍射峰宽化等等。
自构建光纤链路的otdr测试实验报告模板_实验报告_网
自构建光纤链路的otdr测试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名称:自构建光纤链路的otdr测试实验 实验日期:指导老师: 林远芳学生姓名:同组学生姓名: 成绩: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二、实验内容和原理三、主要仪器设备四、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
五、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结果与分析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了解瑞利散射及菲涅尔反射的概念及特点;
2. 熟练掌握裸纤端面切割、清洁、连接对准方法及熔接技术;
3. 熟悉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以下简称 otdr)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和使用要点,能利用 otdr 测试、判断和分析光纤链路中的事件点位置及其产生原因,提高工程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otdr 测试基本理论
散射:光遇到微小粒子或不均匀结构时发生的一种光学现象,此时光传输不再具有良好的方向性。
瑞利散射:当光在光纤中传播时,由于光纤的基本结构不完美(光纤本身的缺陷、制作工艺和材料组分存在着分子级大小的结构上的不均匀性),一部分光纤会改变其原有传播方向而向四周散射(图 1-3-1),引起光能量损失,其强度与波长的 4 次方成反比,随着波长的增加,损耗迅速下降。
后向或背向散射:瑞利散射的方向是分布于整个立体角的,其中一部分散射光纤和原来的传播方向相反,返回到光纤的注入端,形成连续的后向散射回波。光纤中某一点的后向回波可以反映出光纤中光功率的分布情况,椐此可以测试出光纤的损耗。
菲涅尔反射:当光纤由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时会产生的一种反射,其强度与两种媒质的相对折射率的平方成正比。如图1-3-2 所示,一束能量为p0 的光,由媒质 1(折射率为nl)进入媒质 2(折射率为 n2)产生的反射信号为p1,则
n1n2p1nn21 2
衰减:指信号沿链路传输过程中损失的量度,以 db 表示。衰减是光纤中光功率减少量的一种度量, 光纤内径中的瑞利散射是引起光纤衰减的主要原因。 通常, 对于均匀光纤来说,可用单位长度的衰减,即衰减系数来反映光纤的衰减性能的好坏。
当光脉冲通过光纤传输时,沿光纤长度上的每一点均会引起瑞利散射。这种散射向着四面八方,其中总有一部分会沿着纤轴反向传输到输入端。由于主要的散射是瑞利散射,并且瑞利散射光的波长与入射光的波长相同,其光功率与该散射点的入射光功率成正比,光纤中散射光的强弱反映了光纤长度上各点衰减大小,光纤长度上的某一点散射信号的变化,可以通过后向散射方法独立地探测出来,而不受其它点散射信号改变的影响,所以测量沿纤轴返回的后向瑞利散射光功率就可以获得光沿着光纤传输时的衰减及其它信息。
基于后向散射法设计的测量仪器称为 otdr,其突出优点在于它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单端测量方法,测量只需在光纤的一端进行。它利用激光二极管产生光脉冲,经定向耦合器注入被测光纤,然后在同一端测量沿光纤轴向向后返回的散射光功率返回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将时间值乘以光在光纤中的传播速度以计算出距离, 在屏幕上显示返回信号的相对功率与距离之间的关系曲线和测试结果。国内厂家主要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国外的品牌主要有安捷伦(agilent) 、安立(aitsu) 、exfo、wavetek 等。2.光纤的连接
光纤连接时的耦合损耗因素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有的,是被连接光纤本身特性参数的差异,比如纤芯直径、模场直径、数值孔径差异、纤芯或模场的同心度偏差、纤芯椭圆度等。这些因素所引起的光纤连接损耗一般无法通过连接技术来改善;另一类是光纤连接时
光纤的端面质量、对中质量和连接质量等因素,比如光纤的端面切割质量、端面间隙、纤轴的横向错位、纤轴的角度倾斜、纤芯形变等因素。这些因素所引起的连接损耗可通过连接技术的改进而得到改善。
3. 典型事件
用 otdr 测量光纤链路可识别出由于拼接、接头、光纤破损或弯曲及链路中其他故障所造成的光衰减的位置及大小。otdr 接收和显示的不仅仅是来自各事件的信号,而且包括来自光纤本身的信号。这种来自光纤本身的信号就是后向散射。当光沿着光纤传送时会由于瑞利散射效应而衰减,这是由于光纤折射率微小变化等引起的,并且它沿着整根光纤持续发生。后向散射强度的变化决定了光纤链路沿线各事件的损耗值。
非反射事件:
光纤熔接头和微弯会导致光纤中有一些光功率损耗,但不会引起反射。在otdr 测试曲线上,这种事件会以“在后向散射电平上附加一个下降台阶”的形式表现出来,竖轴上后向散射电平值的改变量即为损耗的大小,如图 1‐3‐6所示。
反射事件:
在光纤链路中,光纤的几何缺陷、断裂面、故障点、活动连接和固定连接等都会造成折射率突变,使光在光纤中产生菲涅尔反射,称之为反射事件。反射和散射的强弱都和通过的光功率成正比,菲涅尔反射光功率远大于后向瑞利散射光功率,则在 otdr 显示的测试曲线上,对应于光纤菲涅尔反射点处有突变的峰值区(有一个急剧的上升和下降) 。如图 1‐3‐7 所示,光纤链路中的活动连接和固定连接的接头以及光纤上的裂缝都会同时引起光的反射和损耗。反射值(通常以回波损耗的形式表示)是由后向散射曲线上反射峰的幅度所决定的,竖轴上后向散射电平值的改变量即为损耗的大小。
光纤末端:如果光纤末端(尾端)是平整的端面或者在尾端接有平整、抛光了的活动连接器,则尾端会存在反射率为 4%的菲涅尔反射,意味着 otdr 测试曲线具有反射终端,如图 1‐3‐8(a)所示。如果尾端是破裂的端面或者被磨花了,则由于端面的不规则会使光纤漫射而不会引起反射,在这种情况下,光纤末端的 otdr 测试曲线会从后向反射电平简单下降到 otdr 噪声电平下,如图 1‐3‐8(b)所示。虽然破裂的尾端也可能引起反射,但其反射峰不会像平整的光纤末端或活动连接器所带来的反射峰值那么大。
4.otdr 主要性能参数
(1)动态范围
otdr 的信号是通过对数放大器处理的,测试曲线的相对后向散射功率是对数标度,读
得的是电平值, 而且是经过往返两次衰减的值。 后向散射电平初始值与噪声电平的差值 (db) 定义为动态范围。如图 1‐3‐9 所示,根据噪声电平的取法,有两种不同的动态范围表 示方式:
‐‐峰值:取噪声电平的峰值,这是一种传统的比较有意义的指标表示方式。在后向散射 电平与噪声电平相等时,后向散射信号就成了不可见信号。
‐‐信噪比 s=1:取噪声电平的均方根值。
动态范围和被测光纤的衰减决定了 otdr 实际可以测量的光纤最长距离:
d lmax
其中:d 为 otdr 的动态范围,a 为被测光纤的衰减常数。由此可以分析得知:对衰减 一定的光纤而言,otdr 的动态范围越大,则可测量的光纤长度越长,反之越短;对同一动态范围的 otdr 而言,光纤衰减越小,则可测量的光纤长度越长,反之越短。
(2)盲区
用 otdr 测试光纤时,反映不出某段范围内光纤损耗等的测量情况,称之为盲区。反射 会使 otdr 的接收器进入饱和状态,接收器从饱和状态逐渐恢复会产生一个“拖尾”。“托尾”
过后,otdr就可以对光纤的后向散射进行测量。
事件盲区:从反射峰的起始点到接收器从饱和峰值恢复到 1.5db 之间的距离。在这点上 紧接的第二个反射为可识别反射,但这时损耗和衰减仍为不可测事件。
衰减盲区:从反射峰的起始点到接收器从饱和状态恢复到线性后向散射上 0.5db 点之间 的距离。(贝尔实验室文件建议的指标是 0.1db,但 0.5db 是一个更常用的指标值)。三、主要仪器设备
跳纤;尾纤;裸纤;剥纤钳;笔式光纤切割刀;av33012光纤切割器;吹气球、擦镜纸、无水乙醇、脱脂棉棒、光纤接头清洁器等光纤端面处理与清洁工具;常规法兰、5db和 10db 法兰式光衰减器;使用精密 v槽实现光纤临时耦合对接的av87501 光纤对接器;av6471 光纤熔接机;具有 32db 动态范围和 0.1m测距分辨率的av6413高性能微型otdr, 具有28db动态范围和0.25m测距分辨率、 并且内置波长为650nm的肉眼可视红光出射功能的 av6416 掌上型 otdr。
四、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以下为示例,摘自08级学生实验报告,请同学们根据实验结果自行分析)无损/2db/5db/10db -3:
185m
1.28km
图1、自构建的链路情况:法兰盘+机械连接+熔接图2、测试波形及事件表
结果分析:
此次实验得到了非常好的结果,把所有的事件都测试出来了,数值和长度都很合理。
1) 第一个35.1m的非反射损耗是意外出现的,在此后的实验结果中也都存在,因此我们判定此
卷光纤在这个地方存在损伤
2) 第一个反射事件:发生在1.31km处,即为法兰盘的连接位置,因此我们新接入的光纤长度
为1.3km,且法兰盘的连接损耗为1.122db,反射高度为38.326db。虽然标称是无损的法兰盘,其实还是存在“注意”中所说的机械压力和空气间隙的损耗
3) 第二个反射事件:发生在1.46km处,事件间隔一段150m左右的光纤,明显是机械连接的
4) 非反射事件:在1.646km处,为明显的“台阶式下降”损耗,是熔接损耗,大小为0.021db, 且与机械连接相隔的光纤长度为1.646-1.461=0.185km,也就是185m左右
5) 光纤末端:光纤总长度为2.93km,尾纤长度约为2.93-1.65=1.28km左右
五、思考题
1、动态范围和盲区的大小都与光脉冲宽度的设定值有关。当分别需要对光纤远端、靠近otdr 附近的光纤以及两个紧邻事件进行观测时,应该分别选择宽脉冲还是窄脉冲?
2、测量损耗时选择的算法(分为tpa和lsa两种,前者表示用“两点”法测量两个标记点之间的平均损耗,只有这两个标记点参与计算,后
者表示用最小二乘法计算两个标记点之间的平均损耗,是利用两个标记点间的拟合曲线来进行计算)不同,则测试值也不同。对于中间没有任何事件点的一段连续光纤来说,选择上面哪种算法所得的测试值更准确些?
3、手动测试时什么参数的设定会影响测试轨迹信噪比?如何合理设置量程、衰减和折射率?
4、实际测量时,为了避开近端盲区, 通常在 otdr 输出端引入一段 “过渡光纤”, 将 otdr光输出连接器产生的盲区控制在过渡光纤上,以此减小盲区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那么,对过渡光纤的长度是如何要求的?它与被测光纤应以何种形式连接才能消除盲区?
5、采样间隔如何影响 otdr 测试曲线?如何才能减小因采样间隔带来的距离测量误差?
6、用 otdr 从两个方向分别测试光纤上的同一接续点,结果有时会不同甚至相差很多,为什
么?如何才能得到比较真实准确的接头损耗值?
7. 提出你对实验装置及实验内容的意见及建议。篇二:8李唐军实验报告单模光纤损耗测试实验
实验八 单模光纤损耗测试实验
光时域反射仪(otdr) 是一种相当复杂的仪表,它广泛地应用于实验室和现场。它所采用的测试技术也常称为后向散射测试技术。它能测试整个光纤网络链路的衰减并能提供和光纤长度有关的衰减细节;otdr还可测试光纤线路中接头损耗并可定位故障点位置;otdr这种后向散射测试具有非破坏性且只需在一端测试的优点。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otdr工作原理;
(2)熟悉otdr测试方法。
二、 实验内容
(1)利用otdr测量一盘光纤的衰减系数和光纤总长度;
(2)测量两盘光纤连接处的接头损耗。
三、 基本原理
otdr由激光发射一束脉冲到被测光纤中。脉冲宽度可以选择,由于被测光纤链路特性及光纤本身特性反射回的信号返回otdr。信号通过一耦合器到接收机,在那里光信号被转换为电信号。最后经分析并显示在屏幕上。
由于时间乘以光在光纤中的速度即得到距离,这样,otdr可以显示返回的相对光功率对距离的关系。有了这个信息,就可得出有关链路的非常重要的特性。可以从otdr得出的光路信息有:
(1)距离:链路上特征点(如接头、弯曲)的位置,链路的长度等。
(2)损耗:单个光纤接头的损耗。
(3)衰减:链路中光信号的衰减。
(4)反射:一事件的反射大小,如活动连接器。
图1为otdr测试的一般原理。它显示了otdr测试链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类事件。 衰减及其测试方法:
光纤衰减和波长密切相关。衰减系数随波长变化的函数被称之为损耗谱。人们最感兴趣的是工作波长下的衰减系数,如在=1310nm、1550nm等波长下的衰减系数。在光纤长度z1和z2之间,波长为的损耗r 可由下式定义:
r10logp1(db)p2
p1和p2分别表示传过光纤截面点z1和z2的光功率。如果p1和p2之间的距离为l,可用下式计算出每单位距离的损耗,即衰减系数。
p10log1(db/km)z1z2p2p10log1(db/km)lp2 图1 用otdr测试的一般原理
入射到光纤的光脉冲随着在光纤中传播时被吸收和散射而被衰减。一部分散射光返回入射端。通过分析后向散射光的强度及其返回入射端的时间,可以算得光纤损耗。假设入射光脉冲宽度为t、功率为p(0),这束光脉冲以群速度vg在光纤中传播,假设耦合进光纤中的光功率为 p0 ,考虑沿光纤轴线上任一点 z,设该点距入射端的距离为 z ,那么
该点的光功率为:
p(z)p(0)exp[f(x)dx](1 ) 0z
式中,f(x)是光纤前向衰减系数。若光在 z点被散射 ,那么该点的背向散射光返回到达入射端时的光功率为:
ps(z)s(z)p(z)exp[b(x)dx] (2 ) 0z
式中,s(z)是光纤在 z点的背向散射系数 , s(z)具有方向性 ; b(x)是光纤背向 衰减系数。
将 (1 )式代入 (2 )可得:
ps(z)p(0)s(z)exp[(f(x)b(x))dx](3) 0z
考虑光纤中有 2点 z1 和 z2 ,其距入射端的距离分别为 z1 和 z2 (z2 >z1 ),这 2点的背向散射光到达输入端时为 ps(z1)和 ps(z2),则由 (3)式得
z2ps(z1)s(z1)exp[(f(x)b(x))dx] (4) z1ps(z2)s(z2)
对上式两边去对数得:
z2
z1(f(x)b(x))dxlnps(z1)s(z)ln1(5) ps(z2)s(z2)
一般认为光纤的损耗和光纤的结构参数沿轴向近似均匀 ,即认为前向衰减系数和背向衰减系数不随长度 z而变 ,有f(z),b(z),并认为背向散射系数也不随长度而变 [即s(z1)s(z2)],则 z1 和 z2 两点间损耗系数为:
f(x)b(x)p(z)1lns1 (6) z2z1ps(z2)
由于损耗为正向和反向之和 ,因此可用=1/2[f(z)+b(z)]表示 z1 点到 z2 点这段光纤的平均损耗系数 ,由 (6)式有:
1[lnps(z1)lnps(z2)] (7) 2(z2z1)
由上式原理可通过otdr的测试测定一段光纤的平均损耗系数,式中的ps(z1)、ps(z2)的值可以从otdr显示屏上的连续背向散射轨迹的幅度得到 ,进而可求出平均损耗系数。
与距离有关的信息是通过时间信息而得到的(此即光时域反射计中时域的由来),otdr测量发出脉冲与接收后向散射光的时间差 ,利用折射率n值将这一时域信息转换成距离: zct (8) 2ng其中c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3×1 0 8m/s)
方向耦合器:
方向耦合器就是光分路耦合器。它把一束光分裂为两路光作不同方向的耦合。光时域反射仪能在光纤的一端进行测量,就是利用了方向耦合器来实现的。这种方向耦合器要能把光分路耦合,同时还要能消除或减少前端的菲涅耳反射。最简单的方向耦合器如图2所示。它是由一块半反射镜(或者叫半反射片)和匹配液盒组成。入射光(实线)一路透过半反射片注入光纤,一路经过半反射片反射,用作入射光功率监测。背向瑞利散射光(虚线),一路透过半反射片到光源,另外一路经过半反射片反射耦合到检测器。这样就把入射光和背向散射光分离开来,光源和检测器都在光纤的同一端,测量能在同一端进行。为了减弱从光纤前端面来的反射光和杂散光的影响,可把光纤的前端面和半反片放置在盛满匹配液的盒里。
这种由半反片和匹配液盒组成的方向耦合器,光路调整困难,而且要用匹配液,不适于现场应用。目前较广泛使用的是整体的方向耦合器——y分路器,其三端通过尾纤分别与光源a、待测光纤b和检测器c直接耦合。
这种y型整体的耦合器比上述组合式插入损耗小,稳定可靠,调节对准方便,还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等特点,所以得到广泛使用。
另一种整体的方向耦合器是利用晶体双折射特性设计的。如图4所示的是利用格兰—汤姆生棱镜做成的方向耦合器。
新教育实验区工作汇报_汇报材料_网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欢迎大家融入到新教育这个大家庭中来。同时感谢大家对我县新教育工作的认可、肯定与支持。你们的认可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你们的肯定,更增添了我们践行新教育的信心与决心,你们的加盟与支持让我们又一次亲身体验到了新教育的影响力与感召力。
老师们,新教育在我县已走过了五年的历程,五年来,我们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在六大行动中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
五年来,我们紧跟新教育研究中心的步伐,将新教育"三大课程"纳入到我县的小学课程管理体系,编写了教材,推荐了共读书目,推广了一系列的做法,将教育回归到一个朴素的整体。
今天用了六个多小时的时间,我县新教育工作室的成员,就新教育儿童课程、有效教学框架从项目介绍到具体操作向大家做了详尽的汇报。
受我县新教育实验领导组的委托,我就我县在推进新教育实验方面的一些举措,坦诚地和大家做一交流,概括地讲就是: 实施七项策略;采取六种措施;得到三点收获。
一、行政区域推进实施七项策略:
策略一、制定远景目标。
对绛县整体而言,我们提出区域“非常6+1”目标,即让一个加速发展的绛县、标准的绛县,教研的绛县、数码的绛县、书香的绛县、和谐的绛县和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绛县,呈现在世人面前;
对学校而言,我们提出校园建设“五化”目标,即净化、文化、信息化、标准化、特色化;
对教师而言,我们提出教师五心建设目标,即要求教师守住爱心,责任心,上进心,事业心,平常心。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我们每年都要提出新教育实验的重点工程,找准突破口,想一件,干一件,成一件,见效一件。比如:XX年,县教育局在教育教学上提出了有效行动十件事。其中,有效教学框架应用、农历课程推广、晨诵午读规范、每月一事跟进、教师专业阅读等都和新教育有关联。
策略二、组建推广团队。自新教育实验在我县开始实施以来,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负责人的新教育实验领导组和以教研室主任为负责人的业务推广组。领导组负责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新教育实验规划,解决实施中的重大问题。业务推广组主要由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组成,指导引领教师进行“六大行动”实验,解决实验推进中业务方面的问题,做好实验评价工作。局长校长一条线,保障经费使用,设施装备,环境布置。分管副局长、教研员、业务副校长一条线,保障项目规划,理论培训,实验评估。
策略三、聆听窗外声音。
走出去:自XX年成都年会初识新教育后,每届年会都会派出一行20至30人的团队参会,局长亲自带队,人员由新教育实验领导组、业务推广组以及先进学校的校长和教师组成,全县先后派出了200余人参加年会,零距离地学习新教育实验的阶段成果;
我县新教育实验领导组还派出一名教师到新教育研究中心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访问学习,主攻儿童课程和有效教学框;期间不断派骨干教师参加研究中心组织的“儿童课程”培训研讨及开放周活动
除此之外,教育局年年组织校长外出参观学习;多次组织相关教研人员和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各地组织的各种专业研讨和培训。
请进来:
外面的世界为绛县教育人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精彩的窗口,从XX年到XX年,教育局先后邀请了陈玉琨、储昌楼、刘良华、刘京海、郑金洲、陶继新、肖川、李炳亭等37位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学者和名师莅临我县讲学授课;两次邀请干国祥、马玲、魏智渊等新教育专家团队到绛县,进行新教育田野培训和专题讲座。这些富有智慧的窗外声音使绛县教师接触到了最前沿的教育信息。
策略四、
全县教师共读教育名著的活动
XX年开始,我们在全县提出了“一人一报”的举措,要求教师自己必须订阅一份和专业相关的报刊杂志,引导教师养成读书习惯,增强教师的教育理论积淀。
为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倡导教师形成读书风气,提升教师生命质量。、XX年我县新教育实验领导组为广大教师选购教育名著——《给教师的建议》《孩子们,你们好!》《高效课堂22条》《第56号教室的奇迹》全部免费发放到每个教师手中,开展全县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教师通过“读书沙龙、读书演讲会”等多种方式相互切磋,彼此交流读书的感悟,分享阅读的成果,使阅读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提升教师生命的同时,又改进了教育行为,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主体·合作的实验研究_开题报告_网
一、研究的目的:
1)探索具有东风小学特点的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方法、模式、途径。
2)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点上,总结合作学习、合作活动、合作生活的案例,促进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提高。
3)更新干部教师的观念,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忧秀教师,促进学校工作。
二、指导思想:
以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学生为本,在“九五”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深化主体教育研究,探索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方法、途径、模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为未来人才打好素质基础。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在学科教学中,深化“三学一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方法、模式。
2、在集体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深化“三自椫傅肌墓ぷ魉悸罚芯啃纬裳哦泳瘛⒑献髂芰Φ耐揪丁⒎椒ā?
3、在实践活动中,精选、开发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活动,形成东风小学必要的活动系例。
四、研究对象:东风小学全体学生
五、研究方法、原则、策略
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观察法和调查法。
原则: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实践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合作性原则。
策略;全员参与,主题研究,案例教育,滚动深入。
六、研究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佟岳
组员:全体干部,刘长荣、段景明
2、加强校科研室建设
使教科室成为教育教学的参谋部,教育理论的宣传站,科研骨干的培训站,课题的研究中心,指导中心和管理中心。
教科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成果的扩展工作。
3、培训队伍
1)、学习主体教育理论及有关2 1世纪教育四个支柱的论述,特别是关于合作方面的论述,转变观念。
2)、自我总结“九五”期间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活动、生活的实例,加以完善,申报自己的研究课题。
4、成立三个子课题组(与主要研究内容相对应),分别课题领导小组成员为组长
合作学习研究组: 张舂旺
合作生活研究组: 王桂芝
合作活动研究组: 德育:范玉霞
艺术:郝文敏
体育:张振义
科技:张春旺
学科:刘学德
学校聘请有关专家做为顾问,以校研究实践为主,上下结合。
使全体教师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努力实现方案式的工作计划,研究式的工作过程,小结式的工作检查和成果式的工作实效。在整体活动上每学期要进行有主题的研究活动l0次以上。
5、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交流研讨。坚持每学期一小结,每学年一总结。全体教师都要围绕自己的课题进行总结,分学习、生活、活动三个组进行研讨,总结推广典型案例,进
行个案研究。
6、组织教师个人教育思想专题研讨活动。
7、完善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建立科研成果申报制度。
(包括案例、论文、小结等)营造一种科研的氛围。
八、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02、2棗2002、12 学习理论,总结:“九五”经验教训,撰写文献综述和课题论证报告。制定课题方案,成立课题组及子课题组。
第二阶段:2003、1棗2006、1 研究阶段,分课题研究,进行阶段总结,并评选阶段成果。
第三阶段:2006、2棗2006、12 总结推广阶段,分课题完成子课题及总课题的总结报告,提炼课题研究的创新点,申报结题,在校内推广成功作法。
实验小学先进党支部申报材料_申报材料_网
实验小学先进党支部申报材料
我校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围绕改革和发展这一主题,以抓队伍建设为着力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治核心的作用,逐步建立起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勇于创新的党员、干部、教师队伍。
一、注重理论学习,提高政策水平
采用各种形式注重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我校支部在处理学校各种事务中,注意讲党性、讲政策、遵法规、守纪律,努力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不循私情,以良好的人格魅力、综合素质、履职能力带领大家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努力发挥支部的集体效能,使所在的岗、所用的权、所办的事,尽量让大家满意。
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我们要求党员、干部深入课堂、深入学生、深入教师,如今我们党支部5人中都是边管理教育教学边上课,从而使我们获取教育教学第一手资料,也获得了指导教育教学的发言权和主动权。
我校支部还认真落实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有计划、有目的、有措施地对干部进行培养,锻炼提升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准和工作水平,让年轻干部在培养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
三、抓积极分子队伍
积极分子队伍是我校一只不可忽视的力量,我校支部继续抓好积极分子工作,制定培养计划和措施。针对我校青年教师多,可塑性强的特点,建立了党员联系制度,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得到不断加强。
四、抓师德建设
我校支部把抓师德建设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尤其对全体教师进行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科学敬业,适应教育发展和社会要求的教育。进行师德讲座,开展“以行导行、以情激行、以德促行”重塑教师队伍的活动。我们还开展了“八荣八耻”的宣传教育,强化三个意识:“责任意识、爱生意识和服务意识”。
五、坚持党的先进性的时代要求,促进党员自身发展
我校根据党中央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精神,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的,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开展“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争创一流业绩”的教育活动,要求党员在本职工作中要争创一流业绩,在责任区要积极主动做思想政治工作,继续开展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活动,主动听取群众和党组织的意见,不断抓好自身的改进提高。党员教师工作做在前,成绩走在前,个人利益放在后,起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六、做好工会、共青团工作
自觉抓好民族、宗教、涉外宣传教育。继续做好工会工作,定期研究工作,制定计划,坚持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重视离退休同志的思想、工作、生活,开展敬老爱老活动。加强共青团、少先队工作领导及政治、思想教育和作风建设,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开展好团队工作。
实验小学党支部
2006年6月6日
电位电压的测定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篇一:电极电位的测量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 理解电极电位的意义及主要影响因素
2. 熟悉甘汞参比电极的性能以及工作原理
3. 知道电化学工作站与计算机的搭配使用方法
二. 实验原理
电极和溶液界面双电层的电位称为绝对电极电位,它直接反应了电极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但绝对电极电位是无法测量的。在实际研究中,测量电极电位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而测量电极电位所用的参考对象的电极称为参考电极,如标准氢电极、甘汞电极、银-氯化银电极等,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E=φ待测-φ参比
上述电池电动势可以使用高阻抗的电压表或电位差计来计量
在该实验中,采用甘汞电极为研究电极,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为测量电极。在1mol的KCl支持电解质下,分别用10mM摩尔比1:1和1:2的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在常温(27℃)以及45℃下测量,收集数据,可得到相同温度不同浓度的两条开路电位随时间变化曲线、相同浓度不同温度的两条开路电位随时间变化曲线。可以用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讨论温度对于电极电势的影响
三. 实验器材
电化学工作站;电解池;甘汞电极;玻碳电极;水浴锅
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摩尔比1:1和1:2)(支持电解质为1M KCl);
砂纸;去离子水
四. 实验步骤
1. 在玻碳电极上蘸一些去离子水,然后轻轻在细砂纸上打磨至光亮,最后再用去离子水冲洗。电化学工作站的电极也用砂纸轻轻打磨
2. 在电解池中加入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至其1/2体积,将玻碳电极和甘汞电极插入电解池中并固定好,将两电极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好,绿色头的电极连接工作电极,白色头的电极连接参比电极。
3. 点开电化学工作站控制软件,点击 setup—技术(technique)—开路电压—时间,设置记录时间为5min,记录数据时间间隔为0.1s,开始进行数据记录,完成后以txt形式保存实验结果。
4. 将电解池放入45度水浴锅中,再重复一次步骤2和步骤3。
5. 将电解液换成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1:2)后重复一次步骤2至4 6. 实验结束后清洗电极和电解池,关好仪器设备,打扫卫生。
五. 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1. 在同一个图中作出相同温度不同浓度的两条开路电位随时间变化曲线
1) 常温(25℃),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摩尔比1:1和1:2)条件下:
2) 45℃,10mM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摩尔比1:1和1:2)条件下
2.在同一图中作出相同浓度不同温度测量的两条开路电位随时间变化曲线;
1)10mM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摩尔比1:1,常温(25℃):45℃条件下:
2) 10mM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摩尔比1:2,常温(25℃),45℃条件下: 3.应用能斯特方程讨论温度和浓度对开路电位的影响。
分析:在常温下,开路电压随着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的比例的的增加而降低。 上述电极反应的能斯特方程为:E=EΘ+ RT/F *ln (Fe3+/Fe2+)
Fe3+:Fe2+的比例由1:1变为1:2,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故电极电势下降,此时EFe()6]3:Fe()6]4=1:2
分析:在铁氰、化钾和亚铁氰、化钾的比例为1:1和1:2的情况下,常温的开路电压都比高温的开路电压要高。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电极电势降低。在相同浓度时,
0ln(a[Fe()6]3-/a[Fe()6]4-)由于活度比是负值,所以T越小, 减去的值越
小.此处的开路电压是Fe3+/Fe2+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电极电势的差值。
六,讨论与思考:
1.实验过程,玻碳电极可能吸附有上次实验的杂质等,需用砂纸进行打磨。
2.影响电极电位的原因有电极本身的性质、温度,浓度,PH等。
3.甘汞电极要及时补充饱和KCL
4.接线不得反接,绿色头的电极连接工作电极,白色头的电极连接参比电极。
篇二:电路实验报告
目录
实验一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实验三 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的研究
实验四 受控源研究
实验六 交流串联电路的研究
实验八 三相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实验九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
实验一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和电压方法。理解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 2.学会电路电位图的测量、绘制方法;
3.掌握使用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说明
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大小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异,但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即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则是不变的,这一性质称为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据此性质,我们可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若以电路中的电位值作纵坐标,电路中各点位置(电阻或电源)作横坐标,将测量到的各点电位在该平面中标出,并把标出点按顺序用直线条相连接,就可得到电路的电位图,每一段直线段即表示该两点电位的变化情况。而且,任意两点的电位变化,即为该两点之间的电压。
在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定,对于不同的参考点,所绘出的电位图形是不同,但其各点电位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三.实验设备
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
2.恒压源(EEL-I、II、III、IV均含在主控制屏上,可能有两种配置(1)+6V(+5V),+12 V,0~30V可调或(2)双路0~30V可调。)
3.EEL-30组件(含实验电路)或EEL-53组件
四.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图中的电源US1用恒压源中的+6V(+5V)输出端,US2用0~+30V可调电源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12V。
1.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
以图1-1中的A点作为电位参考点,分别测量B、C、D、E、F各点的电位。
用电压表的黑笔端插入A点,红笔端分别插入B、C、D、E、F各点进行测量,数据记入表1-1中。 以D点作为电位参考点,重复上述步骤,测得数据记入表1-1中。
图 1-1
2.电路中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
在图1-1中,测量电压UAB:将电压表的红笔端插入A点,黑笔端插入B点,读电压表读数,记入表1-1中。按同样方法测量UBC、UCD、UDE、UEF、及UFA,测量数据记入表1-1中。
五.实验注意事项
1.EEL-30组件中的实验电路供多个实验通用,本次实验没有利用到电流插头和插座。
2.实验电路中使用的电源US2用0~+30V可调电源输出端,应将输出电压调到+12V后,再接入电路中。并防止电源输出端短路。
3.数字直流电压表测量电位时,用黑笔端插入参考电位点,红笔端插入被测各点,若显示正值,则表明该点电位为正(即高于参考电位点);若显示负值,表明该点电位为负(即该点电位低于参考点电位)。 4.用数字直流电压表测量电压时,红笔端插入被测电压参考方向的正(+)端,黑笔端插入被测电压参考方向的负(-)端,若显示正值,则表明电压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若显示负值,表明电压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
六.预习与思考题
1.电位参考点不同,各点电位是否相同?任两点的电压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在一个确定的闭合回路中电位参考点不同,各点的电位也不相同,但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是不变的,这一性质称为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
2.在测量电位、电压时,为何数据前会出现±号,它们各表示什么意义?
答:电位参考点选定后,各点电位不同, “+”表示该点电位比参考点大,“-”表示该点电位比参考点小;测电压时,“+”“-”表示两点的电位相对大小,由电压电流是否关联决定。
3.什么是电位图形?不同的电位参考点电位图形是否相同?如何利用电位图形求出各点的电位和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
答:以电路中电位值作为纵坐标,电路各点位置作为横坐标,将测得的各点电位在该坐标平面画出,并把这些点用线连接,所得的图形称电位图;不同的电位参考点电位图形是不同的;在电位图中,各点的电位为该点对应的纵坐标,而两点间的电压则为该两点间的纵坐标的差。
七.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出电位参考点为A点和D点的两个电位图形。
电位图
电位值
被测点
2.根据电路参数计算出各点电位和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与实验数据相比较,对误差作必要的分析。 答: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电压表的精确度等仪器造成的误差。 3.回答思考题。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3.学习检查,分析电路简单的故障分析能力。
二.原理说明
1.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们分别用来描述结点电流和回路电压,即对电路中的任一结点而言,在设定电流的参考方向下,应有∑I=0,一般流出结点的电流取正号,流入结点的电流取负号;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在设定电压的参考方向下,绕行一周,应有∑U=0,一般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的电压取正号,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相反的电压取负号。
在实验前,必须设定电路中所有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其中电阻上的电压方向应与电流方向一致,见图2-1所示。
2.检查,分析电路的简单故障
电路常见的简单故障一般出现在连线或元件部分。连线部分的故障通常有连线接错,接触不良而造成的断路等;元件部分的故障通常有接错元件、元件值错,电源输出数值(电压或电流)错等。
故障检查的方法是用万用表(电压档或电阻档)或电压表在通电或断电状态下检查电路故障。 (1)通电检查法: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的电压档或电压表,根据电路工作原理,如果电路某两点应该有电压,电压表测不出电压,或某两点不该有电压,而电压表测出了电压,或所测电压值与电路原理不符,则故障必然出现在此两点之间。
(2)电检查法: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根据电路工作原理,如果电路中某两点应该导通而无电阻(或电阻极小),万用表测出开路(或电阻极大),或某两点应该开路(或电阻很大),
而测得的结果为短路(或电阻极小),则故障必然出现在此两点之间。
本实验用电压表按通电检查法检查、分析电路的简单故障。
三.实验设备
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 2.恒压源
3.EEL-30组件(含实验电路)或EEL-53组件
四.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图中的电源US1用恒压源中的+6V(+5V)输出端,US2用0~+30V可调电源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12V(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实验前先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2、I3所示,并熟悉线路结构,掌握各开关的操作使用方法。
图 2-1
1.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
将电流插头的红线端插入数字毫安表的红(正)接线端,电流插头的黑线端插入数字毫安表的黑(负)接线端。
2.测量支路电流
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各电流值。按规定:在节点A,电流表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出节点,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入节点,然后根据图2-1中的电流参考方向,确定各支路电流的正、负号,并记入表2-1中。
3.测量元件电压
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个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将数据记入表2-2中。测量时电压表的红(正)接线端应插入被测电压参考方向的高电位(正)端,黑(负)接线端应插入被测电压参考方向的低电位(负)端。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所有需要测量的电压值,均以电压表测量的读数为准,不以电源表盘指示值为准。
篇三:实验2-1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位图的绘制
实验2-1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位图的绘制
班级:5班姓名: 张洁 学号:1141000031
一、 实验目的
1. 学会万用表的使用。 2. 学会电压源的使用。
3. 用实验方法证明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 4. 掌握电路电位图的绘制方法。
二、 实验电路
图2-1-1 测量电位及电压的仿真实验电路
图2-1-2 测量电位及电压的实测实验电路
三、 电位及电压测量数据表
四、 仿真与实测图
图2-1-3 测量电压UDE值和以D为参考点UC电位值的仿真图
图2-1-4 以D为参考点UC电位值实测图
图2-1-5 电压UDE值实测图
五、 根据KCL、KVL列式计算UA和UAB,过程和结果如下:
i1+i2-i3=0i4+i5-i3=0i1=Us1/(R1+R3+R4)=0.013A i2=Us2/(R2+R3+R5)=0.003A
六、 实验结论
1. 根据实验数据,用EXCEL分别绘制两个不同参考点时的电位图,解释为什么以A和D为参考点的两条电位曲线是平行的,你所测量的两条曲线间平行高度是多少?
答:因为电位会随参考点的改变而改变,电压与参考点的选取无关。平行高度为5.566V。
图2-1-6 分别以A点和D点为参考点的电位图
2. 解释以A和D点为参考点分别测量UAB、UBC、UCD、UDE、UEF和UFA两组数据为什么相同。
答:电压是两个点的电位相减,与参考点的选取无关。
3. 总结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
答:电位必须有参考点,而且参考点不同,电位也不,所以电位是相对的;而电压是两个点之间电位的差值,与参考点无关,所以电压是绝对的。
中医实验报告的范文_实验报告_网
一、实验目的
为婴儿测量头围的好处在于能够掌握婴儿头围的生长速度,及时发现头围过大或过小的异常情况。如果小儿的头围明显超出正常范围,则可能患脑积水、巨脑症及软骨营养不良等疾病。如果头围过小,可能是脑发育不全、头小畸形。所以,监测2岁以前的小儿的头围,有助于及早发现和诊断是否有疾病。
二、实验器材
一根软尺
三、实验步骤
测量头围用一条软尺,前面经过眉间,后面经过枕骨粗隆最高处(后脑勺最突出的一点)绕头一周所得的数据即是头围大小。量时软尺应紧贴皮肤,注意尺不要打折,长发者应先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上下分开。
四、实验结果
被测者:黄晨阳 头围:55
被测者:倪星星 头围:56
测量心率和血压
一、实验目的
血压状况,可以知道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血压高不高,如果不高,很好,如果高要确定是不是高血压。如果低要看有没有存在疾病状态,如休克。第二,血压可以间接反映心功能,如果长期血压高,会引起心脑肾的损害,最后危及生命。第三,是一项检查方式,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血压问题,直观反映身体状况。
二、实验器材
电子血压测量仪
三、实验步骤
1.测量血压之前5到10分钟开始,就应该保持心情平静,使自己的精神安静下来。
2.测量血压前,手臂上臂最好裸露出来,也不能把长袖袖子卷起来造成压迫上臂血管,而造成血压值不准确;
3取坐位,手掌向上平伸,肘部位于心脏水平,上肢胳膊与身躯呈45°角,手放轻松勿握拳;
4.将袖带平整地缠绕于上臂中部(不能缠在肘关节部)。袖带的下缘距肘窝约1-2cm。袖带卷扎的松紧以能够刚好插入一指为宜。缠得过紧,测得的血压偏低;而过松则偏高。袖带的胶管应放在肱动脉搏动点;
5.测量血压时候也不要说话,不要屏住呼吸,要自然呼吸;
6.测血压需一次完成,若未完成则应松开袖带,休息2~3分钟再重新测量;
7.测血压过程中如发现血压有异常,应等待一会再重测。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分钟,且测量的部位、体位要一致。
8.开始测量血压时可双臂血压皆测量,如果双臂血压不同,通常左臂的血压值会略高于右臂,记录时应以高的测量数据为准。
四、实验结果
被测人:黄晨阳 血压:低压59 高压97 心率:75
倪星星 低压64 高压113 心率:78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试验一
项目计划编制(项目管理软件MS Project 20xx的使用)
【实验目的】
1.熟悉和掌握Project 20xx软件的基本功能;
2.熟悉和掌握Project 20xx软件的安装及使用方法;
3.了解有关项目规划的基本概念;
4.以结构化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确定其任务名称建立项目计划。 【实验内容】
1.独立安装和熟悉项目管理软件MS Project 20xx的功能; 2.掌握项目编制的基本步骤及关键任务。 【实验步骤】 1、 独立安装和熟悉项目管理软件MS Project 20xx的功能:打开MS Project 20xx压
缩包文件进入安装向导,输入软件安装钥匙进行安装,并运行。打开软件界面熟悉软件的基本功能,并进行简单的操作。
2、 要开始进行一个项目,我们可以由以下几种方式开始:
(1)利用范本方式进行部署:打开范本进行直接引用,然后根据自己需求进行制作项目编制。
(2)利用现成的文件快速变更成自己的部署计划。
(3)从空白项目开始制作起。
3、首先从现有项目软件开发的进程安排熟悉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功能。例如学习使用Project提供的各种报表。
(1)单击“报表”菜单中的“报表”。
(2)单击“总览…”,然后单击“选定”,打开“总览报表”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单击“项目摘要”,然后单击“选定”,打开报表预览对话框,查看项目摘要报表。
(3)重复第(2)步,分别预览“当前操作”、“成本”、“工作分配”、“工作量”和“自定义”类的报表。
实验二
MIS相关图形的分析与绘制、Visio 20xx的使用
【实验目的】
1.了解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
2.掌握业务流程分析及业务流程图的绘制方法。
3. 用Visio软件画出所选项目的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 【实验内容及步骤】
分析下面业务过程,完成业务流程图。1.储户将填好的存(取)单及存折送交分理处。分理处按三种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如果存折不符或存(取)单不合格,则将存折及存(取)单直接退还储户重新填写;如果是存款,则将存折及存款单送交存款处处理。存款处理台取出底账登记后,将存折退还给储户;如果是取款,则将存折及取款单送交取款处处理,该服务台取出底账和现金,记账后将存折与现金退给储户。从而完成存(取)款处理过程。
1、 进行业务流程分析。 2、 利用Visio 20xx进行业务流程图制作结果如下:
实验三
数据流程图的绘制
【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流程图的绘制方法 2.掌握数据字典的编制 【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内容:绘制某商场供销存管理的数据流程图;
该商场对每一批购入的商品根据“入库单”登记在“购入流水账”中,对每一批销售的商品根据“出库单”登记在“销售流水账”中。商品每天入库或出库后,要根据“购入流水账”和“销售流水账”,修改“库存台账”。商场每月将根据“库存台账”制作各种报表。
实验步骤:
1. 分析数据流程并进行数据字典编制,结果如下:
2. 绘制数据流程图,结果如下:
供销存管理数据流程图
实验四
数据库设计
【实验目的】
1.能够正确运用《网络数据库》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结合小型图书馆管理系统,复习、巩固、提高数据库方案设计和分析方法。
2.熟悉关系数据库规范化设计理论,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数据库,正确建立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3.进一步正确理解数据库设计思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查询资料和撰写书面文件的能力。 【实验内容】
在以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为例。
《图书馆管理系统》针对的用户是单个中小型图书室或者个人,藏书的种类和数量较少,读者的数量和来源受到一定的限制。具体要求如下:
1.能够存储一定数量的图书信息,并方便有效的进行相应的书籍数据操作和管理,这主要包括:
1)图书信息的录入、删除及修改。 2)图书信息的多关键字检索查询。
2.能够对一定数量的读者进行相应的信息存储与管理,这其中包括:
1)读者信息的登记、删除及修改。 2)读者资料的统计与查询。
3.能够对需要的统计结果提供打印输出。
4.能够提供一定的安全机制,提供数据信息授权访问,防止随意删改。 【实验结果及步骤】
1.根据上述系统功能需求,完成该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总体设计方案,明确数据库中表的结构,各表中关键字的设置,表与表之间的关系,做出E-R图。
2.选用VF数据库工具,根据设计方案正确建立数据库。
3.建立需要的表单和表,以及建立表之间的联系。 完成数据库的设计。
实验五 编写系统分析报告
【实验目的】
1.能够正确运用《网络数据库》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结合本课题,复习,巩固,提高数据库方案设计,论证和分析方法。
2.熟悉关系数据库规范化设计理论,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数据库,正确建立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3.熟悉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的绘制。
4.熟悉代码设计,数据存储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等环节,并编制相应的文档及程序编写。
5.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系统设计,实施思想,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查询资料和撰写书面文件的能力。 【实验步骤】
1.系统项目概述
概要小型自选商场管理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商场存供货货物管理的目的,主要是把握商场货物的存储.销售.以及订货信息的管理;主要任务是完成各部门的之间的统一管理和协调;项目的实施是一个商城能付根据货物信息进行管理库存销售的必不靠少的。
2.项目工作计划
(1)模块设计:系统的模块结构的设计。
(2)物理系统配置:计算机硬件的配置和通信网络配置,以及软件的配置。 (3)代码设计
(4)输入设计和输出设计 (5)数据库设计 (6)安全设计
3.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通过对小型自选商业务调查分析,了解小型自选商场的典型组织机构,管理功能及业务流程,给出项目的主要业务流程,业务流程图如下:
4.仓库供货与存货的数据流程图
5.根据分析的业务流程,以及仓储的数据流程,结合商场的运营管理机制进行系统的界面设计,最终完成系统的设计。
实验总结感想
这次试验有我们两个共同完成,我们的每个实验都选取了一个实验对象进行。在这次实验中,我们充分运用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并通过网络等途径搜集并整编信息,最终根据实验报告要求做出以上五个实验的实验报告。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一方面是我们对Project20xx、Visio 20xx这些应用软件的操作还不熟悉,这对我们作图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还很不够,以至于我们做这些实验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我们通过询问同学,查找资料,上网搜集最终还是勉强完成了这次试验和这篇实验报告。正因为我们很多方面还不很生疏,所以难免会在试验中和试验报告中出现很多错误,还请老师能够批评指正,使我们能够改正错误取得进步。
通过这次试验,我们学到了很多。不仅巩固了我们书本所学的知识,而且也对一些办公软件有了初步的了解。我相信,经过我们不断的努力,我们一定会把这些内容学得更好,从而帮助我们今后更好地工作!
覆杯实验报告
有句格言说“首先发现水的绝不是鱼。”是的,同样道理,人类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能直立行走使用工具的人在地球上出现距今已有二、三百万年,可是直到360年以前的1643年才有托里拆利第一次揭示了大气压强的真实存在,并测定了其值与76 cm高水银柱的压强相当。但是这一发现在当时并没有被广泛接受而流传,此后又过了11年,德国的格里克在马德堡做半球实验时还是使人们大为惊诧不已。
而科学家们经过漫长的时间才得出的结论,其实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就可以证明——覆杯实验。
需要准备的材料:
一张白纸,一个纸杯,水
如何完成覆杯实验:
将纸杯里倒满水,在纸杯上放置一张白纸,然后将纸杯倒过来
实验效果:
虽然纸杯倒了过来但水并没有洒出
原因:
当倒转杯时,由于水的重力关系,纸片稍稍向下凸出,杯内空气的体积增大,压强也就变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所以大气压把水给托住了。
结论:
空气中含有大气压。
中小学生班级群体心智潜能开发实验报告[页2]_实验报告_网
3、设置和培训心智潜能开发学生辅导员。为了使心智潜能开发实验向规范化迈进,要求各实验班主任老师根据心智潜能开发实验当中的学生表现情况,在每班学生中推荐3-5名学生心智潜能开发辅导员,31名心理教育骨干学生经过区统一培训后,现场进行了互动式的相互心理辅导,学到了一些心理辅导的操作方法,有效地协助班主任开展学生心智潜能开发辅导。
4、通过心智潜能开发主题班会进行实验成果的深化和展示。下站小学、上站小学、新华小学、阳泉四中的心智潜能开发课题研究实验班,XX年6月分别为前来学校的市心理教育工作检查验收组进行了课题实验成果汇报。其中下站小学实验班以“心的收获”为题,进行了实验成果汇报,通过学生紧密联系自身体会的演讲,展示了该实验班评出的“善星”、“吸星”、“化星”、“合星”、“恒星”、“报星”和“工星”等班级明星心智潜能开发的感悟和收获。成功的汇报深深感染了市心理教育工作检查验收组的每个成员。市验收组常务副组长市心理学会秘书长刘成福教授在向学校领导座谈反馈时,特意为实验班当场挥笔题词:“耳闻目睹口说心亦想,日积月累手动智更高”。
XX年年6月6日,来自全市四区两县的40余名心理教师骨干,在市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培训班负责人、市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办公室张瑾琦主任带领下,来到我区下站小学,观摩了该校的心智开发实验班为市心理教师培训学员所做的题为“心的收获----快乐每一天”的心理教育主题班会实验汇报展示。《阳泉教育》杂志和《今日城区报》均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
在这节由该班班主任韩淑芳老师指导的心理教育主题班会上,全班有20多位同学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谈了自己在一年多来的心智潜能开发实验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同学a谈到自己曾经由于看书过度,引起长时间眼痛。受实验所提倡的“度心”启发,把看书的量,每天作了适度的划分,摆脱了困境;同学b谈了父母强迫自己无休止的反复练琴,陷入烦恼后,是同学帮助启发心智,在口头倾诉已经无效的情况下,以书信方式和父母进行心理沟通,很快见效;同学c谈了自己受“专心周”实验的启发,针对过去由于过多的看电视,影响作业质量的烦恼,采取先集中精力,专心做好作业以后,才看电视,保证了作业的质量……。
班会上还有几位同学即席谈了自己的烦恼和困惑,向同学现场求助:同学k谈起自己的父母不在身边时,心情烦躁,早上也不能按时起床。大家纷纷给她出主意:让她晚上调好闹钟;把妈妈鼓励的话录音放给自己听,乘机锻炼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等;同学j谈了写作业时注意力无法集中的烦恼,几位同学当场为他参谋:先想一些使自己高兴的事情,快乐起来后,再开始做作业;想
共2页,当前第2页12
2025-2025年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我校实验的管理水平和学生的实验能力。根据我校教研室工作计划,结合我校实验教学的工作,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主要任务、目标:
1、加强硬件建设,积极向上级领导争取实验教学仪器,不断加强学校实验教学仪器的配备,争取达到新配备标准。
2、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措施,加大奖惩力度,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有效促进实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中心小学实验教学实行网上实验平台管理,对中心小学实验教师进行网上实验平台管理培训,使每位实验教师都能熟练正确操作。
4、通过各项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发展一批优秀的实验教师,对他们进行再培训,使之成为此项工作的带头人,优化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5、创新开展本块工作,力争工作中不存在盲点,不断强加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我镇实验教学质量。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实验室工作由校长及教导主任直接管理,实验室设专门管理员,即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2、实验室管理员任务和目标:
(1)、实验员必须拟定自然(科学)教学计划,各年级自然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实验通知单、演示实验登记表、分组实验登记表、分组实验报告单等表格。
(2)、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材料,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
(3)、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物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教学。
(4)、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试验记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自然观和相应的实验能力。
(5)、开学及时发放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演示实验计划表》、《分组实验计划表》;期末按时收取《教学工作总结》、《演示实验记录表》、《分组实验报告单》,在实验教学、教研方面,以全体《科学》任课教师为组,进行相应的《科学》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科学》学科教师的教学与实验能力。
(6)、每学期(学年)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相应试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
3、仪器室的器材管理:
实验室管理人员除应管理好材料收发、入档工作外,还应管理好实验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
(1)、材料(实验器材)的每日发放和收回工作,并作好相应发放,收回记录及损坏、修理等相应记录;
(2)、作好相关实验器材的申报,采购,申购等工作;
(3)、每周组织学生打扫实验室,并处理好实验室,仪器室的用电,设备,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
从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生物实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实验对于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具有其他教学内容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新的课程理念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落实和实施,都离不开生物实验。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小组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实验目的
1.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2.使学生有“亲身经历和体验“,同时能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要求
1.演示实验必须按大纲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
2.学生分组实验,也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1.制定出本学期实验教学进度计划,并写明实验目录,写明实验的日期、班级、节次、名称,教学中按计划安排实验。
2.任课教师须将实验通知单提前送交实验室,实验教师必须将每个实验用到的仪器、药品以及其他有关事宜提前准备好,做到有备无患。
五、将德育工作渗透于教学中
1、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明确相互协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团结合作的精神。
2.要教育学生遵守实验规则,爱护财务,节约用水、电、药品,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3.要求学生严格认真的按照实验要求来操作,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放回原处,整理好实验台,填写好实验记录。
六、实验教学进度表
七年级第二学期
周次 实验名称
2 制作临时装片
3 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
5 观察水中的小生物
7 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8 观察桃花的结构
10 观察家兔的形态特征
12 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14 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
16 探究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
实验工作总结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善于从不同学科教师身上吸取他们的长处,能更快的促使我的成长。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我一定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取得更多成绩。时光荏苒,时间已经指向了20__年,回顾本学期工作,有喜有忧,有苦有泪,也有果,虽然不能事事皆尽人意,但收获还是颇多的。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1、继续努力学习《科学课程标准》,使自己能正确理解并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以学论教。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积极认真地听课,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遇到教学上的一些困惑能及时与其他教师交流学习,博采众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注重利用各种反馈信息,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认真进行教后小结,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在实践与总结中不断进步和提升。
二、做好课堂教学常规工作。
1、每节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1)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参,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甚至课本上的每句话都弄清楚,以便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自如地掌握知识的逻辑,适当补充教学资料,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水平,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充分考虑自己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思考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等。
(3)精心准备实验。
2、确保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虽然平时备课,作业,准备上课及特长课的实验等工作量特别大,但依然尽自己最大努力,认认真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
(1)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欲望的激发,当作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来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但这种好奇心有时只是停留在好玩,新奇的表面层次上,我们要促使学生把平常的好奇心发展成为"科学的好奇心",扩大学生兴趣的范围,引导学生发现平时不注意的现象,从而产生探索,研究的欲望,及时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亲身体验和自行探索,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动力,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和品质的培养。
(2)把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情感,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来抓。
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由于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也不同,从期中考试的答题情况可看出,学生没能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所以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非常重要。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抓好基础知识即科学课本知识,学生们共同提高的前提下,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要求,对那些反应较快,能力较强而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多注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对那些反应较慢,能力较弱的学生,更多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大家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施展各自的创造才能。实验教学中要抓好实验基本技能,,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实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科学原理,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积极参加各种科技比赛活动。
科技活动是展示孩子课外科技技能的最好平台,本学期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科技活动比赛。其中在成都市第二十九届青少年电子作品制作比赛中获得机械模型集体二等奖。在成都市第二xx届英特尔杯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得市级奖励的有二十多人次。
经过一学期的耕耘,学生在科学素养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在期末考试测试中有了很大的进步。当然面对未来,自己还有很多的总做要做,比如在下学期如何提高学生的科技动手能力以及怎样提高对科学课外知识这方面感兴趣的同学的水平。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及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充分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等多方面的统一,促进学生的发展。下面,谈一谈我在科学教学中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1、充分利用教材,组织学生在课内探究。
教材中的每一课几乎都有观察、实践、讨论部分。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亲自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年幼的儿童需要教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和指导,但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教师要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从事包括活动的设计、执行、交流和评价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逐渐地由说明者、讲述者、指导者转向服务人员、咨询人员和提供帮助的人。
(1)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
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科学、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判断学生学得好与不好,不仅要看学生回答了多少问题,还要看学生提出了多少问题及问题的价值。所以,教师应创设问题和探究的情境,培养学生发散性提问的能力。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这一点,有时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思考“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尤其在实验教育学中,我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把你看到的、想到的汇报一下。”课堂教学结束前,会再次让学生提出学习后的感想或还有什么疑问之处。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再引导他们亲身去探究,这本身就是探究的一种方式。
(2)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多种假设来预测,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好方法。
问题提出后要鼓励全体学生猜想,不能局限于几个人,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鼓动,激发兴趣。有时,利用外部的刺激有一定的作用。
(3)引导学生思考、研讨,自己得结论。
自己得出的结论比什么都重要。在评价时,我不看重学生拿出的“结果”,而是表扬那些在研究过程中认真、细致、有创新方法的学生。我常对学生说,老师看重的是你如何去研究,采取哪些办法,结果并不是重要的。心理学表明,错误和失败的经历或走一段弯路对学生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并不是只有成功就最好,也不能只要成功。让学生经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错误和弯路,这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2、创设条件,加强实验教学。
学生是很喜欢上实验操作课的,除了氛围的新颖外,主要是看到那些新奇的仪器而产生兴奋,急切一试的情绪。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障实验计划顺利实验:
(1)开学初制订好实验计划。
课文中有许多实验内容,但并不一定都要在实验室完成,我们有重点的选择一部分分组实验组织实施。在开学初即将要进行实验教学的内容告之学生,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承诺。
(2)注意各项资料的撰写、积累,把实验教学落到实处。
每次实验前,任课教师要填写好《器材使用登记表》、《演示实验通知单》、《演示实验记录》、《分组实验通知单》、《分组实验记录》(学生填写)、《实验室使用情况记录》。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课题的需要积累资料,也是为了加强实验教学管理,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做好保障。
3、课外延伸,课内反馈,抓好探究活动落实。
科学课中有不少探究活动是要求学生课后完成的。如果仅当作“任务”布置一下,下节课一问,则可能只有极少部分学生去完成。因此,如何让文中的探究活动落实到行动上,我们作了如下尝试:
(1)堂活动不是由教师提出怎样进行,而是让学生说如何做到,既激发了兴趣,又使学生掌握了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让探究活动的难度适当,充满儿童情趣,注意选择儿童比较熟悉的、能够操作的,易于引起他们直接兴趣的活动。
(3)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
总之,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有付出,有收获,添了几分经验,也多了几分教训。新的一年里,工作和学习将有新的开始,今后将本着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在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中再接再厉,努力做好科学教学工作。下面我重点来介绍一下这门学科的特点。
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以下实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核心,加强观察和实验,注重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在亲自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二、目标、措施
1、加大实验教学力度
伴随着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师训计划课题的开展,我校的实验教学也加大了力度,根据新的配备标准补充了仪器,保证了科学课的充分开展,在教学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切实把精力放在指导实验教学研究上。
2、扎实开展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教育要真正作到面向全体,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机会。实验教学在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期初,实验教学领导小组根据教研中心的配档要求,制定合理
的实验教学配档标准,实验教师要严格按照配档要求组织好实验教学。教学过程中学校定期组织实验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活动,组织举行实验教学公开课,经验交流、技术培训等教研活动。抓好实验的备课,课前仪器准备和实验,课堂实验组织与实施、课后反思四个环节,不断优化实验教学。根据教学要求填好实验通知单和实验教学记录,保证实验的开出率,实验教师要明确几种类型实验的基本要求:
(1)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目的明确、准备充分、重点突出、操作规范、准备安全(2)学生分组实验: A准备阶段:制定实验计划 ; B实验阶段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正确操作,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了解实验反馈和动态,检查实验效果;C总结阶段 写出实验报告,整理仪器, 课外实验加强引导 ,提高兴趣。
3、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结合新教材的内容,任课教师在实验课前要填好实验通知单,送交仪器室,实验教师协助任课教师配备仪器,器材和药品。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师根据实验课的配档,充分利用好实验器材,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开放的空间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不断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同时,实验教师要提高组织实验教学能力,让学生养成实验完毕后整理,清点,清洁回放原处的良好的实验习惯,注意适时地渗透德育教育。分管领导定期对实验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检查督导,了解学生的实验技能,促进实验教学的有效发展,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本学期我们将以此为方针,保证实验教学工作开展得顺利完善!
实验计划书
一、【实验题目】:
印刷条件对预涂膜覆膜质量影响探究
二、【实验设计思路】:
影响覆膜质量因素主要分为两类,即覆膜工艺的影响和印刷条件的影响。覆膜工艺的影响无疑是覆膜的温度、速度、压力三种因素。往往现在对于覆膜质量影响因素大多是考虑到覆膜工艺(温度、速度、压力)的影响因素如出现:打皱、起泡、卷曲、出膜、亏膜、搭边痕的质量因素。而很少考虑印刷条件对覆膜质量的影响。而往往有些时候就是由于印刷条件的因素才影响了覆膜的质量。基于如此这次试验研究的方向就是在规定一定的覆膜条件,通过改变样张印刷所需条件进行打样并将其做预涂膜处理。最终的实验结果是为了探讨印刷条件是如何影响预涂膜质量,是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最后以此为依据确定印刷品覆膜所适宜的最佳印刷条件。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1)IGT印刷适性仪、预涂膜覆膜机、剥离强度仪;
(2)油墨、铜版纸(确定规格,ph值)、BOPP预涂膜。
四、 【实验准备】:
在IGT印刷适性仪进行试验打样,确定一般印刷打样的印刷条件范围。(温度、速度、压力大致范围)。
五、 【实验原理及步骤】:
(1)采用覆合强度指标考察覆膜质量, 覆合强度的测量参考GB2T2790-1995标准进行测量。对于每个试样, 从剥离力和剥离长度的关系曲线上测定平均剥离力, 以N为单位, 记录下至少100mm剥离长度内的剥离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并计算相应的剥离强度值。
计算公式如下:
σ180 = F /B
式中: σ 180 为剥离强度(N/mm); F为剥离力(N); B为试样宽度(mm)。 利用上式, 计算所有试验试样的平均剥离强度、最小剥离强度和最大剥离强度, 以及它们的算术平均值
(2)利用IGT印刷适性仪在铜版纸上面进行打样。
1、在一定的墨层厚度、印刷速度、印刷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印刷实地打样,打样后将样条放在正常的印刷环境中进行干燥(干燥时间受纸张、温度、湿度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印刷时间间隔(0.5h、1h、1.5h、2h、2.5h、3h、3.5h、4h、4.5h、5h、5.5h、6h、6.5h、7h)的样条在预涂膜覆膜机上面进行覆膜( 覆膜的压力在6. 8mPa, 温度为90 e, 覆膜速度为100r/min)。然后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最佳覆膜时间间隔。
2、在第一步所确定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的条件下,印刷压力、印刷速度一定,改变印刷墨层厚度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同墨层厚度(0.5-4.0Lm)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处理,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覆膜的最佳墨层厚度。
3、在前两步所得到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和最佳印刷墨层厚度的情况下,控制印刷压力一定,改变印刷速度(0.1、0.2、0.3、0.4、0.5、0.6、0.7、0.8、0.9、1.0m/s)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同印刷速度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处理,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最佳的印刷速度。
4、根据前三步的实验所得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最佳印刷墨层厚度、最佳印刷速度的情况下,改变印刷压力(200-800N)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同印刷压力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
六、【数据处理】:
七、【实验结果】:
八、【参考文献】:
齐晓堃, 印刷材料及适性北京 :印刷工业出版社 20xx.1(普通高等教育印刷工程本科规划教材)
许文才,包装印刷与印后加工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xx.8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冯瑞乾,印刷原理及工艺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1999-4 (高等学校印刷工程类教材)
GB- T2790- 1995,胶粘剂180b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