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岳麓

岳麓范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岳麓相关内容的范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岳麓问题。

分享

浏览

16

范文

64

有关岳麓山的导游词

全文共 564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我叫某某。您可以叫我小某或者某导都行,今天呢我将和大家一起去游览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岳麓山,一起领略它丰富自然美景和深厚的人文积淀。

岳麓山概况介绍

岳麓山位于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山,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尾,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胜景。其山脉属南岳衡山,古人把岳麓山列为南岳七十二之一,称为灵麓峰。南北朝刘宋时《南岳记》载:"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故名岳麓。据地质学考证,岳麓山奠基于古生代,形成于中生代,发展于新生代,距今三亿余年。岳麓山濒临湘江西岸,海拨300.8米,连峦叠峰数十公里,有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长沙市区西面。主峰云麓石骨苍秀,廊殿楼阁依山畔石。凭栏远眺,湘江如带,桔洲浮碧江心,双桥飞架东西,古城新廓尽在紫气青烟之中。前有凤凰山、玉屏山、天马山;后有桃花岭、绿峨岭;南有金牛岭;北有圭峰。这些小山依附在它的周围,势若众星拱月,浑然一体。岳麓之胜在山川。这里群峦叠翠,古木参天,浓荫匝地,林壑幽美。山中植物达977种,其中,罗汉松为千年名木。银杏、枫梓、松栗,虬枝曲干,蓊郁青葱;山涧泉流终年不涸,颇有清幽之感。每到秋冬之交,红枫丛林尽染,红桔满挂枝头,麓山更加艳丽。岳麓山集名院、名亭、名寺、名宫、名泉、名木于一体,自然风光奇、珍、幽、美,人文景观独、特、亮、丽,清风峡、爱晚亭、麓山寺、白鹤泉、蔡锷墓、黄兴墓、禹王碑、云麓宫、岳麓书院等近百处景点,处处诱人。自唐以来,许多著名诗人,学者以及社会名流,都有称颂岳麓山的诗文,或在山中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伟大诗人杜甫漂泊潭州时,写了《岳麓山道林二寺行》等诗作,以"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塔级宫墙壮丽敌,香厨松道清凉俱"等诗句赞颂山中殿宇的宏伟和环境的清幽。唐代大书法家李邕在《麓山寺碑》中评述该地"幽谷左豁,崇山右峙,瞰郭万家,带江千里,玉水布飞,石林云起。"宋代书法家米芾专程来此观摩《北海碑》,碑侧尚留有他的题记。

清风峡

现在,来到的是岳麓山的核心景区——清风峡。这里林木繁茂,绿树成阴,溪涧绕流,三面倚峰,景色美中夹秀,令人陶醉。从清风峡到山顶,保存了大量的原始次森林,共有植物977种,其中555种为野生种子植物,奇花异草,随处可见。据专家统计,山中有许多古树名木,稀有濒危树种有皂荚、银杏等。整个岳麓山上,树龄最大的是位于古麓山寺的一株罗汉松,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其次是云麓宫旁边的古银杏,树龄超过1020xx年;季军则是古麓山寺前门的元代樟树,树龄在720xx年左右。另外,在爰晚亭周围还有许多明清时期的枫树。最有文化特色的当属岳麓书院里的古桑树和古槐树,因为古代人将读书的地方称为“桑槐之地”,因此院内遍栽这两种树木,形成了特有的植物文化。据统计,长沙市的氧气供应量,有五分之一来自岳麓山的草木,真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天然氧吧!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岳麓山虽然不高,但确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名山,山上列为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15处。麓山寺之古,岳麓书院之深,云麓宫之清,黄兴、蔡锷墓之烈,无不令人神往。所以也有人称岳麓山为“人文名山”。

爱晚亭导游词

亭子结构介绍 在清风峡口,高耸着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各位请看!那有哪四大名亭呢?大家猜猜看,待会揭晓答案!爱晚亭位于岳麓书院后青枫峡的小山上爱晚亭呢,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古典攒尖顶亭子。什么叫做攒尖顶呢?诶,我们往上看,爱晚亭的顶棚啊它有四个面,由四条斜脊构成,这四条斜脊呢在古代建筑中叫作“四披”。“四披”向中心凝聚成一点而形成的顶棚结构就叫做攒尖顶了。攒尖顶使得整个亭子有一种向心的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重“中庸”、重“立身”、重“大一统”等儒家思想

的体现。我们往下看,发现顶棚下面啊还有一套顶棚,我们知道,一般的亭子它是只有一个顶的,而这种两套顶棚的结构就相对少一些,这种结构就叫做“重檐”了。“重檐”使得整个亭子显十分有气势和稳重,但我们从外面看来,爱晚亭整体稳重却不显笨重,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我们的古人,当时建造爱晚亭的工匠心思十分巧妙,我们沿着四条脊往檐角看去,可以发现檐角是向上飞翘的,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鸟,或者想要翩翩起舞的蝴蝶,这样就使得亭子有了一种轻巧活泼的感觉。再加上爱晚亭的丹柱、碧瓦、白玉护栏和彩绘藻井,我们可以全面感受到这座百年名亭的古朴之美。

爱晚亭历史

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即公元1792年。创建者是当时的岳麓书院山长、大学者罗典。过去,清风峡遍布古枫,每到深秋,满峡火红,故而亭子原名“红叶亭”亦名“爱枫亭”。提起今名“爱晚亭”,大家可能都会联想到唐朝诗人杜牧那首著名的《山行》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的确,到了晚秋时节,岳麓山山顶云雾缭绕,爱晚亭四周枫红如火、艳丽如炽,爱晚亭周围的风光可以说是将杜牧《山行》诗的意境体现得淋漓尽致,而爱晚亭之所以名声大噪,名列全国四大名亭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这首诗。但大家不要误会了,杜牧的《山行》不是为了这座亭子而专门写的诗。杜牧生活在唐朝,爱晚亭是清朝湖广总督毕秋帆根据杜牧的诗句而改名的。

爱晚亭由来

其实爱晚亭刚建造的时候,并不是叫做爱晚亭,而是叫做红叶亭。因为爱晚亭始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七年,也就是1792年。当时清风峡内遍布古枫,每至深秋时节,满山红火,故取名“红叶”,后来才改名叫做爱晚亭。关于改名,民间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传说。说是当年江南年轻才子袁枚曾专程来岳麓书院拜访山长罗典,但罗典这时已经名满天下了,根本不屑于见这样的后起之秀,袁枚知道了,倒也不生气,也不言语,转身就上了山,在岳麓山上,袁才子诗兴大发,见一景就题一诗,惟独到了这红叶亭,他只抄录了杜牧的《山行》诗,还故意漏了两字,把后两句抄成了:“停车坐枫林,霜叶红于二月花。”罗典听说后,也跟着上了山,一路上,他见袁枚的诗,才华横溢,赞不绝口,到了红叶亭,一见这两句,他一下子全明白了,心想:这首诗独独漏了“爱晚”两字,这是在变着法儿说我不“爱晚”呢,不爱护晚辈呀。顿时心生惭愧,得了,就把这亭子改名叫做“爱晚亭”吧。于是,红叶亭就这样变成了爱晚亭。据现有资料,知袁牧访问岳麓山是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红叶亭的修建是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晚于袁牧访问时间八年,显而易见,“爱晚”亭名不可能是袁牧所改。所以传说归传说,据史料考究,真正给爱晚亭改名的是谁呢?刚才有提到过的?那就是当时的湖广总督毕沅。小芳刚才提到了红叶亭,那全国又有哪四大红叶亭呢?大家再想想看看,待会告诉我答案。

亭匾由来

爱晚亭除了是名胜古迹,也是革命圣地。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时候,就经常和他的同学也是革命先烈的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挚友一起登临爱晚亭,讨论天下大事,“指点江山,激扬发字”,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当时的新民学会成员周世钊老人回忆这段时光曾经赋《踏莎行•秋日游爱晚亭》一首:

碧涧鸣琴,红林供画,一山秋色多潇洒。为寻旧迹上芳亭,早接英风忆黉舍。

身在山中,心忧天下,凭栏熟计连朝夜。菜根为饭草作鞋,要将历史从头写。

正因如此,青年时期毛泽东在爱晚亭留下的美好回忆,所以在1952年重修爱晚亭的时候,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请毛主席为亭题名,毛主席欣然提笔写下了“爱晚亭”三个大字,就是现在亭子门楣上的这块匾。

亭术对联

1.亭子的亭术上还有副对联,写的是“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这是爱晚亭的修建者罗典所题,表现的是爱晚亭当年的风姿。后来1982年长沙市与日本鹿儿岛市结为友好

城市时,爱晚亭作为古城长沙的象征,仿建到了日本,从而成为了中日友好的信使。

建筑风水学

中国古建筑都很注重风水,讲究阴阳五行,这在爱晚亭上也有体现。我们看,这儿三面环山,林木茂盛,属木;小溪盘绕,“半庙方塘”,属水;亭子坐西面东,尽得朝晖,属火;亭子高踞土丘之上,奇石横陈,属土。“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只缺“金”了,于是亭子涂以丹漆,便五行齐备,大吉大利了。 好了,答案揭晓的时候了!

安徽滁州醉翁亭、北京先农坛陶然亭、湖南长沙爱晚亭、浙江杭州湖心亭被称为中国“四大名亭” 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长沙岳麓山、苏州天平山,这是观赏红叶的四大名山。

关于爱晚亭还有过这么一篇诗词

在白云深处,在谁也不知道的某一个地方,看看那些起伏的枫林,仿佛走了很长的路才到达这里,此生再不敢忘记。爱晚亭像一个温雅的女子,在山的怀抱,藏着一段她最纯洁的爱情,在晚风与红叶飘零的秋天她是一个寂寞的舞者,用孤独,踏着秋天所有美丽的叶片,在自然古老的风中写满等待消息与誓言,怎么、那一个唯一能读懂自己的诗人还不到来!还不到来!原来它等的那个人就是你们,你们终于来了!终于来了。

结尾:

爱晚亭是岳麓山风景至幽至美的所在,也是个拍照留念的好地方。大家抓紧时间拍照,15分钟后呢?我们前往古麓山寺。

古麓山寺

沿爱晚亭后的石径拾级而上,便到了古麓山寺。古麓山寺位于岳麓山的山腰,始建于西晋泰始四年,即公元268年,当时距佛教传入我国仅仅两百余年时间,距民间最早建寺奉佛也才50余年时间,是湖南历史最悠久的佛寺。山门上的对联“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就是占麓山寺历史地位的真实写照。

古麓山寺在历史上几经兴废,大部分建筑毁于抗战时期,仅存山门及观音阁。现在看到的钟鼓楼、弥勒殿、大雄宝殿等都是20世纪80年代按照原貌重建的。

古麓山寺周围古木参天,更显得古寺幽深而宁静。在这座观音阁前,有两棵罗汉松。据传这株较大的是创建麓山寺的时候栽的,故名“晋松”,也叫“六朝松”,是岳麓山中最高龄的树木,也是麓山寺悠久历史的见证。过去有两棵晋松,因为虬枝交错,枝叶繁茂,就像武士守护着关隘一样守护着观音阁,所以又有“松关”之称。后来其中一株在清朝乾隆年间被风雨倾覆了,才补种这较小的一棵。

过去在麓山寺有一块《麓山寺碑》,是唐朝开元十八年即公元730年,由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李邕撰文并书写,江夏人黄仙鹤所刻。碑上共有阳文篆书1419字,记载了古麓山寺的沿革变迁。碑文词章华丽、书法沉雄、刻艺精湛,世称“三绝碑”。现在这块碑已经移放在山脚岳麓书院的后院中。

白鹤泉

离麓山寺不远就是白鹤泉。白鹤泉水自古就有,清朝光绪三年即公元1877年湖南粮道夏献云修建了亭子并刻碑。在抗战中,亭废碑存,现在大家所看到的亭子是1956年重修的。白鹤泉的泉水清澈透明,甘甜可口。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泉水呢?白鹤泉位于岳麓山上一段地质裂隙的中段,山上树木茂盛,涵养了水源,丰富的地表水下渗到岳麓山石英砂岩的裂隙中,再流到砂岩构成的破碎带的深处,从这里涌出地表,源源不断。用白鹤泉水沏茶,能沁人心脾,延年益寿,堪称岳麓山一绝,所以这眼泉有“麓山第一芳涧”的美称。

白鹤泉水还有一绝,那就是将硬币平放在水面可以浮而不沉。这是因为泉水水质好、比重大、水面具有一定张力所致。许多游客朋友来到这里,总要投下一枚枚硬币,许下心愿,希望梦想成真,所以人们又把它叫做“祝福泉”。

蔡锷墓

顺着羊肠小道拾阶而上,来到了蔡锷墓。蔡锷字松坡,湖南邵阳人,生于1882年,早年人长沙时务学堂就读,师从梁启超,后赴日本求学。清朝宣统三年即公元1920xx年,蔡锷任云南新军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武昌起义后举兵响应,任云南总督。1920xx年袁世凯阴谋称帝,他通电讨袁,组织护国军,成为著名的护国英雄。袁世凯死后,蔡锷任四川总督兼民政署长,1920xx年赴日本治病,同年11月病逝日本,1920xx年国葬于岳麓山。

黄兴墓

现在,我们从蔡锷墓来到了黄兴墓。黄兴原名黄轸,字克强,湖南长沙人,1874年出生。黄兴早年就读武昌两湖书院,后赴日本宣传革命。清朝光绪三十年,即公元1895年,黄兴回国与陈天华、宋教仁等成立华兴会并任会长。次年拥护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黄兴被选为庶务,积极参与反清斗争,先后组织参与了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等。1920xx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他赶往武昌领导战斗,被任命为总司令。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黄兴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南京留守,同年担任改组后的国民党理事。二次革命爆发后,黄兴赴南京主持讨袁事宜,被推为江苏讨袁军总司令。二次革命失败后,黄兴逃亡日本,随后旅居美国,继续领导反袁斗争。1920xx年黄兴回上海继续为革命事业与孙中山并肩奋斗。1920xx年10月黄兴病卒于上海,1920xx年国葬于麓山。

蔡锷和黄兴都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革命家,为全国人民所爱戴。像这样的名人墓葬,岳麓山上还有10余处,如民主主义革命家蒋翊武墓、陈天华墓、刘道一墓,工运活动家黄爱与庞人铨墓,湖南光复领袖焦达峰墓、陈作新墓,同盟会会员姚宏业墓、禹之谟墓,学运领导人离继青墓,著名学者杨树达墓和抗战时期长沙保卫战七十三军烈士墓葬群等。巍巍名山也因有幸掩埋忠骨而更添了行,每行9字,末行空4字,共77个字。大家请仔细看这碑上的字,他们有的如奔走的龙蛇,有的像团起身子的蝌蚪,形状奇特,难以辨认。自明代以来,研究禹碑的学者数不胜数,有人说是古蝌蚪文,也有人说是鸟文古篆,还有人说是道家符箓,说法不一。现在一般采用明朝杨慎的译文,大意是禹奉舜命治水,在外20xx年,三过家门而不人,在南岳衡山梦见苍水使者,得到治理洪水的金简玉书,刻于石山高处,从此天下太平。关于禹王碑上的文字至今没有定论,有待学者们的进一步考证。

观光长廊

顺着山脊公路向北走,我们来到了观光长廊。它修建于1997年,全长140米,集休闲、娱乐、登高于一体。登上观光台,我们可以饱览星城长沙风光。大家请看,岳麓山下就是日夜北去的湘江,江中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市内河绿洲——橘子洲,远处则是日新月异的长沙城区。山、水、洲、城融为一体,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卷。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范文

关于湖南岳麓山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刘雨轩,我是丫雅旅行社的一级导游。很高兴和大家在岳麓山相会,我们将一起度过这美好的一天。

岳麓山是长沙最有名的景点。它海拔3000。8米,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岳麓山因南北朝刘宋时《南岳记》“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而得名。

我们现在位于岳麓山的山脚。看,前面就是爱晚亭,四根红艳艳的柱子支撑着用绿油油的琉璃瓦砌成的屋顶。九月,爱晚亭旁的枫叶都红了,红红的枫叶和这山清水秀的景色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爱晚亭的原名是“红叶亭”,后因杜牧《山行》中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而改名为“爱晚亭”。它还是四大名亭之一呢。

好了,游客们请跟我继续往上走,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被称为“千年学府”的岳麓书院。岳麓书院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就是公元前976年,历经了宋、元、明、清各代。而且,岳麓书院里走出了许多名人。比如曾国潘、左宗棠、杨昌济。

愉快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岳麓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希望大家玩得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湖南岳麓山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欢迎大家来到岳麓山!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系湖南省首批审列公布的风景名胜区。位于古城长沙的湘江两岸,总面积 36平方公里,由麓山、天马山、桃花岭、石佳岭四个景区及新民学会旧址、南津城士城头二景点组成。

麓山景区为全区精萃所在,面积6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00.8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200-1400毫升。 岳麓山濒临湘江,依江面市,交通便利,湘流环境,桔洲横前,古城相望,山、江、洲、城浑然一体,实为天作之胜。兹山荟萃湘楚文化精华,素以名胜古迹众多,植物资源丰富,革命烈士墓葬群集,风景优美,且集儒释道为一体,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群峰朝拱如骏奔”即是赞其天然雄浑之势。岳麓山群峦叠翠,古木参天。现有植物174科559属977种,其中晋朝的罗汉松、唐代银杏、宋时香樟、明清枫栗均系千年古树,老干虬枝,苍劲挺拔,高耸入云。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冠,亦座落在山中;号称“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的古麓山寺,亦座落在山中;道家的二十涧真虚福地云麓道宫,亦建在此山顶;建于清乾隆57年地处青枫峡的我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更是风景绝佳之地,也是毛泽东同志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诸如白鹤泉、禹王碑、舍利塔、飞来石、自来钟、穿石坡等皆分布在山林岳壑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湖南岳麓山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348 字

+ 加入清单

欢迎大家来到岳麓山!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在长沙市区之西,东临湘江,面积约8平方公里,古人赞誉其“碧嶂屏开,秀如琢珠”。唐宋以来,岳麓山即以林壑幽美,山幽涧深闻名。六朝罗汉松、唐宋银杏、明清松樟相当著名;爱晚亭、清风峡、蟒蛇洞、禹王碑、岳麓书院等景观闻名遐迩。这里还葬有黄兴、蔡锷等著名人物。岳麓山春天满山葱绿、杜鹃(市花)怒放;夏日幽静凉爽;秋天枫叶流丹,层林尽染;隆冬玉树琼枝,银装素裹,四季风景宜人。

岳麓书院在山之东麓,始建于宋开宝九年(976年),朱熹、张 主讲期间是全盛时期,有学生千人,成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清光绪二十九年(1920xx年)改为高等学府,后又变成高等师范学校。1920xx年改为湖南大学。书院现存古建筑尚有御书楼、文昌楼、半学斋、十彝器堂、濂溪祠、湘水校经堂、自卑亭等,让人缅怀书院辉煌历史。

岳麓山,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林壑清幽,景色秀美。是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名山胜地。

位于清风峡口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孕育了博大精深,广袤无垠的湖湘文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先烈、伟人。

岳麓山也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这里长眠了辛亥革命时期为推翻帝制,实现共和而献身的先烈;为舍生取义而慷慨赴死的志士仁人;还长眠了抗日战争时期为抵御外侮而浴血疆场,以身殉国的中国军民。

那一座座为他们树立的丰碑墓志,永远昭示和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构成了岳麓山的一幅幅悲壮肃穆的人文景观。其山脉属南岳衡山,古人把岳麓山列为南岳七十二之一,称为灵麓峰。南北朝刘宋时《南岳记》载:“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故名岳麓。据地质学考证,岳麓山奠基于古生代,形成于中生代,发展于新生代,距今三亿余年。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系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古城长沙湘江两岸,由丘陵低山、江、河、湖泊、自然动植物以及文化古迹、近代名人墓葬、革命纪念遗址等组成,为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已开放的景区有麓山景区、橘子洲头景区。其中麓山景区系核心景区,景区内有岳麓书院、爱晚亭、麓山寺、云麓宫、新民主学会景点等。规划开放的景区有:天马山、桃花岭、石佳岭及土城头景点等,总面积达36平方公里。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南接衡岳,北望洞庭,西临茫茫原野,东瞰滔滔湘流,玉屏、天马、凤凰、橘洲横秀于前,桃花、绿蛾竟翠与后,金盆、金牛、云母、圭峰拱持左右,静如龙蛇逶迤,动如骏马奋蹄,凌空俯视如一微缩盆景,侧视远观如一天然屏壁。可谓天工造物,人间奇景,长沙之大观。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自古以来就以山清水秀著称于世,它主要有清风峡景区、云麓峰景区、万景园风景带、赫石坡景区、儒家胜地、佛寺探幽、云麓道宫、橘子州头等景区。

清风峡景区:岳麓书院至麓山寺的谷地,名叫清风峡。《岳麓书院志》记载:“当溽暑时,清风徐至,人多休息,故名以次得。”历朝历代的人们都将这里看成是避暑的天然胜地。清风峡自然景色秀美,峡内林木茂密,古树参天,溪涧盘绕,流泉星罗棋步。风物景色随着气候和季节的转换,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姿态。峡内还有众多的文物古迹为世人所瞩目,内有历史悠久的佛寺名塔—舍利塔,有我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有著名的二南诗刻,以及刘道一等近代名人的墓葬。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湖南岳麓山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罗,你们可以叫我小罗。很高兴可以成为你们本次游览的导游。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游览岳麓山。我们将一起度过愉快的一天。

这里就是岳麓山,海拔300。8米,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它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于长沙市区西面。

我们现在位于岳麓山山脚,请大家和我一起看,这边这座瓦片上长满苔藓的老房子,就是著名的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与白麓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合称中国四大书院。它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976年。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曾在此讲学。

我们继续往上走,看,这就是“爱晚亭”。四根红艳艳的柱子,就像一棵松树一样,笔直地挺立在我们的眼前,支撑着这两层绿油油的屋顶。从远处看,活像一棵大树。与这山清水秀的景色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亭子的顶上还有着“爱晚亭”三个闪闪发光的金色大字。

爱晚亭原名是“红叶亭”,后来由于著名的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中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才改名为“爱晚亭”。它还被誉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

岳麓山还有许许多多的风景名胜,说也说不尽。大家先休息一下,等会儿我们再一起去浏览更美丽、更精彩的景点。请大家注意“休息时千万不要跑到太远的地方去,就在附近休息;以免掉队,要注意安全,我们20分钟以后在这里集合!

展开阅读全文

有关湖南岳麓山的导游词范文_湖南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007 字

+ 加入清单

5篇有关湖南岳麓山的导游词范文

岳麓山风景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海拔300.8米,占地面积35.20平方公里,是南岳衡山72峰的最后一峰,位于橘子洲旅游景区内,为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岳麓山位于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湘江西岸,依江面市,现有岳麓山、橘子洲、岳麓书院、新民学会四个核心景区,为世界罕见的集“山、水、洲、城”于一体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湖湘文化传播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基地。岳麓山因南朝宋时《南岳记》中“南岳周围八百里,回燕为首,岳麓为足”而得名,融中国古文化精华的儒、佛、道为一体,包容了历史上思想巨子、高僧名道、骚人墨客共同开拓的岳麓山文化内涵。景区内有岳麓书院、爱晚亭、麓山寺、云麓宫、新民学会旧址、黄兴墓、蔡锷墓、第九战区司令部战时指挥部旧址等景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有关湖南岳麓山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有关湖南岳麓山的导游词范文(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岳麓山。我是宝岛旅行社的导游王,今天我将带着大家游玩岳麓山。

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面。我们来到岳麓山脚下,走过拱形的大门,走着脚下的鹅卵石,就来到了美丽的爱晚亭。

爱晚亭顶上是由绿色的琉璃瓦筑成的,红色的柱子,绿色的栏杆。柱子上还有毛主席写的对联呢!一阵风吹过,爱晚亭两旁翠绿的柳树被风吹的沙沙作响,爱晚亭前的大胡也泛起了层层波纹,这个湖十分美丽,翠绿的湖面像一块碧绿的玉一样,清澈见底。爱晚亭中央还有许多座位和棋盘,供游客们休息和下棋。

走过爱晚亭,往一条小山路走去就来到了清风泉。

清风泉中有一个小井似的洞,接泉水的人们可以把水罐放在小洞里接水,泉水冰冰的,像从冰箱里拿出来似的,水十分清澈,听说喝下清风泉的水可以越活越年轻。

沿着清风泉旁的小山路上去,就可以到鸟语林里去游玩。鸟语林里有成百上千只稀有小鸟,比如猫头鹰,金钢鹰鹉,大嘴鸟等等,全是我们平常很难见到的鸟。

经过鸟语林再走一段路程就到了岳麓山的最顶峰了,站在岳麓山顶上可以看到整个大河西,到处都是一片繁华的景象。

游客们这次岳麓山之游就结束了,岳麓山还有很多美丽的景点,没有去过得朋友们有时间一定要去欣赏哦。

5篇有关湖南岳麓山的导游词范文(二)

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能陪伴大家一起游览岳麓山风景名胜区。

岳麓山位于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山,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尾,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胜景。岳麓山集名院、名亭、名寺、名宫、名泉、名木于一体,自然风光奇、珍、幽、美,人文景观独、特、亮、丽,清风峡、爱晚亭、麓山寺、白鹤泉、蔡锷墓、黄兴墓、禹王碑、云麓宫、岳麓书院等近百处景点,处处诱人。

现在,来到的是岳麓山的核心景区——清风峡。这里林木繁茂,绿树成阴,溪涧绕流,三面倚峰,景色美中夹秀,令人陶醉。从清风峡到山顶,保存了大量的原始次森林,共有植物977种,其中555种为野生种子植物,奇花异草,随处可见。据专家统计,山中有许多古树名木,稀有濒危树种有皂荚、银杏等。整个岳麓山上,树龄最大的是位于古麓山寺的一株罗汉松,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其次是云麓宫旁边的古银杏,树龄超过1020xx年;季军则是古麓山寺前门的元代樟树,树龄在720xx年左右。另外,在爰晚亭周围还有许多明清时期的枫树。最有文化特色的当属岳麓书院里的古桑树和古槐树,因为古代人将读书的地方称为“桑槐之地”,因此院内遍栽这两种树木,形成了特有的植物文化。据统计,长沙市的氧气供应量,有五分之一来自岳麓山的草木,真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天然氧吧!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岳麓山虽然不高,但确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名山,山上列为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15处。麓山寺之古,岳麓书院之深,云麓宫之清,黄兴、蔡锷墓之烈,无不令人神往。所以也有人称岳麓山为“人文名山”。

在清风峡口,高耸着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爱晚亭始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七年,即公元1792年,创建者是当时的岳麓书院山长、大学者、教育家罗典。过去,清风峡中遍布枫林,所以罗典定亭名为“红叶亭”,又叫“爱枫亭”。后来湖广总督毕沅觉得这里的景色十分切合唐朝诗人杜牧的那首诗《山行》,就更名为“爱晚亭”了。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的确,到了晚秋时节,岳麓山山顶云雾缭绕,爱晚亭四周枫红如火、艳丽如炽,将诗中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可以看到爱晚亭的全貌了。它坐西朝东,四周山峦耸翠、怪石嶙峋,左右溪涧环绕,山、树、溪、石各展风流。

爱晚亭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古典攒尖顶亭子。它有两套顶棚;称为“重檐”,显得气势雄浑;它的屋顶采用四条斜脊,称为“四披”,表现出稳重端庄之美;攒尖顶使得亭子有一种

向心的凝聚力。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理”、重“立身”、重“中庸”、重“大一统”等儒家思想在古建筑学上的体现。同时,亭子的檐角呈反凹曲线向上飞翘,使原本厚重下沉的亭子有了一种活泼、飘逸的感觉。加上丹柱碧瓦、白玉护栏和彩绘藻井,全面展现了这座百年名亭的古朴之美。

爱晚亭既是名胜古迹,也是革命圣地。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和工作期间,经常同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挚友一起登临爱晚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当时的新民学会成员周世钊老人回忆这段时光曾经赋《踏莎行�6�1秋日游爱晚亭》一首:

碧涧鸣琴,红林供画,一山秋色多潇洒。为寻旧迹上芳亭,早接英风忆黉舍。

身在山中,心忧天下,凭栏熟计连朝夜。菜根为饭草作鞋,要将历史从头写。

正因如此,1952年重修爱晚亭时,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请毛主席为亭题名,毛主席欣然提笔写下了“爱晚亭”三个大字,就是现在亭子门楣上的这块匾。

大家现在看到亭柱上有一副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这是爱晚亭的修建者罗典所题,表现的是爱晚亭当年的风姿。

长沙市与日本鹿儿岛市结为友好城市时,爱晚亭作为古城长沙的象征,仿建到日本,从而成为中日友谊的信使。沿爱晚亭后的石径拾级而上,便到了古麓山寺。古麓山寺位于岳麓山的山腰,始建于西晋泰始四年,即公元268年,当时距佛教传入我国仅仅两百余年时间,距民间最早建寺奉佛也才50余年时间,是湖南历史最悠久的佛寺。山门上的对联“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就是占麓山寺历史地位的真实写照。

古麓山寺在历史上几经兴废,大部分建筑毁于抗战时期,仅存山门及观音阁。现在看到的钟鼓楼、弥勒殿、大雄宝殿等都是20世纪80年代按照原貌重建的。

古麓山寺周围古木参天,更显得古寺幽深而宁静。在这座观音阁前,有两棵罗汉松。据传这株较大的是创建麓山寺的时候栽的,故名“晋松”,也叫“六朝松”,是岳麓山中最高龄的树木,也是麓山寺悠久历史的见证。过去有两棵晋松,因为虬枝交错,枝叶繁茂,就像武士守护着关隘一样守护着观音阁,所以又有“松关”之称。后来其中一株在清朝乾隆年间被风雨倾覆了,才补种这较小的一棵。

过去在麓山寺有一块《麓山寺碑》,是唐朝开元十八年即公元730年,由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李邕撰文并书写,江夏人黄仙鹤所刻。碑上共有阳文篆书1419字,记载了古麓山寺的沿革变迁。碑文词章华丽、书法沉雄、刻艺精湛,世称“三绝碑”。现在这块碑已经移放在山脚岳麓书院的后院中。

离麓山寺不远就是白鹤泉。白鹤泉水自古就有,清朝光绪三年即公元1877年湖南粮道夏献云修建了亭子并刻碑。在抗战中,亭废碑存,现在大家所看到的亭子是1956年重修的。白鹤泉的泉水清澈透明,甘甜可口。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泉水呢?白鹤泉位于岳麓山上一段地质裂隙的中段,山上树木茂盛,涵养了水源,丰富的地表水下渗到岳麓山石英砂岩的裂隙中,再流到砂岩构成的破碎带的深处,从这里涌出地表,源源不断。用白鹤泉水沏茶,能沁人心脾,延年益寿,堪称岳麓山一绝,所以这眼泉有“麓山第一芳涧”的美称。

白鹤泉水还有一绝,那就是将硬币平放在水面可以浮而不沉。这是因为泉水水质好、比重大、水面具有一定张力所致。许多游客朋友来到这里,总要投下一枚枚硬币,许下心愿,希望梦想成真,所以人们又把它叫做“祝福泉”。

顺着羊肠小道拾阶而上,来到了蔡锷墓。蔡锷字松坡,湖南邵阳人,生于1882年,早年人长沙时务学堂就读,师从梁启超,后赴日本求学。清朝宣统三年即公元1920xx年,蔡锷任云南新军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武昌起义后举兵响应,任云南总督。1920xx年袁世凯阴谋称帝,他通电讨袁,组织护国军,成为著名的护国英雄。袁世凯死后,蔡锷任四川总督兼民政署长,1920xx年赴日本治病,同年11月病逝日本,1920xx年国葬于岳麓山。

现在,我们从蔡锷墓来到了黄兴墓。黄兴原名黄轸,字克强,湖南长沙人,1874年出生。黄兴早年就读武昌两湖书院,后赴日本宣传革命。清朝光绪三十年,即公元1895年,黄兴回国与陈天华、宋教仁等成立华兴会并任会长。次年拥护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黄兴被选为庶务,积极参与反清斗争,先后组织参与了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等。1920xx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他赶往武昌领导战斗,被任命为总司令。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黄兴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南京留守,同年担任改组后的国民党理事。二次革命爆发后,黄兴赴南京主持讨袁事宜,被推为江苏讨袁军总司令。二次革命失败后,黄兴逃亡日本,随后旅居美国,继续领导反袁斗争。1920xx年黄兴回上海继续为革命事业与孙中山并肩奋斗。1920xx年10月黄兴病卒于上海,1920xx年国葬于麓山。

蔡锷和黄兴都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革命家,为全国人民所爱戴。像这样的名人墓葬,岳麓山上还有10余处,如民主主义革命家蒋翊武墓、陈天华墓、刘道一墓,工运活动家黄爱与庞人铨墓,湖南光复领袖焦达峰墓、陈作新墓,同盟会会员姚宏业墓、禹之谟墓,学运领导人离继青墓,著名学者杨树达墓和抗战时期长沙保卫战七十三军烈士墓葬群等。巍巍名山也因有幸掩埋忠骨而更添了行,每行9字,末行空4字,共77个字。大家请仔细看这碑上的字,他们有的如奔走的龙蛇,有的像团起身子的蝌蚪,形状奇特,难以辨认。自明代以来,研究禹碑的学者数不胜数,有人说是古蝌蚪文,也有人说是鸟文古篆,还有人说是道家符箓,说法不一。现在一般采用明朝杨慎的译文,大意是禹奉舜命治水,在外20xx年,三过家门而不人,在南岳衡山梦见苍水使者,得到治理洪水的金简玉书,刻于石山高处,从此天下太平。关于禹王碑上的文字至今没有定论,有待学者们的进一步考证。

顺着山脊公路向北走,我们来到了观光长廊。它修建于1997年,全长140米,集休闲、娱乐、登高于一体。登上观光台,我们可以饱览星城长沙风光。大家请看,岳麓山下就是日夜北去的湘江,江中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市内河绿洲——橘子洲,远处则是日新月异的长沙城区。山、水、洲、城融为一体,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卷。

5篇有关湖南岳麓山的导游词范文(三)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彭毅。欢迎大家来到古城长沙的风景名胜岳麓山。

岳麓山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总面积36平方公里,它属五岳之一南岳衡山的一部分,南岳有七十二座山峰,以湖南衡阳市的回雁峰为首,相传北雁南来,从秋到春,不再向南飞过这座山峰,就在这个温暖如春的地方度过寒冷的冬季,一直等到春天到来再往北返,因而故名回雁峰。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就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诗句。大家都知道衡阳市有雁城之称,雁城得名就是这样来的。岳麓山的麓字在古语里的解释就是山脚下的意思,岳麓山就是因为它是南岳七十二座山峰的最后一座山峰而得名。

岳麓山海拨不高,最高峰只有300来米,名气却是大得很,主要是在它的山脚之下有全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爱晚亭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因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佳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而得名。一代伟人毛泽东也跟爱晚亭大有渊源:早在1920xx年到1920xx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师范期间就经常跟他的师友、尊长、革命同志在岳麓山下爱晚亭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畅谈革命理想。建国后,于1952年毛主席应湖南大学校长李达的邀请手书爱晚亭三个字,现在,爱晚亭上的匾额就是毛主席的手迹。

好了,祝大家玩得愉快!

5篇有关湖南岳麓山的导游词范文(四)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青年旅行社的蒋承佚。今天我将与大家一起去欣赏岳麓山美丽的景色。

现在我们来到了山脚下,沿着这条历史悠久的路,来到了东方红广场。广场中央屹立着的是我们伟大的毛主席雕像,主席穿着风衣,目光凝视远方。

沿着曲折的盘山公路,我们现在来到了著名的景点爱晚亭。远远望去,三面环山的爱晚亭周围,枫树成林,参天古树,红叶满山。有的是金黄色,有的红似火,还有的是嫩嫩的浅黄色。这是一幅多么美的秋天的画呀!爬上山丘,来到了爱晚亭前,爱晚亭的外面是由四根花岗岩的石柱撑着,里面是四根朱红的大柱。大爱再看,亭内有一块红底镶金的匾,上面写着爱晚亭三个大字,这可是毛主席亲笔所为。亭子中央立着的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的是毛主席《沁园春.长沙》诗句。

过了爱晚亭就是陡峭的山路了,考验大家的时候开始了,大家可不要掉队了!接着我们先后游览了金九先生修养处、黄兴墓、禹王碑、电视塔最后来到了岳麓山的山顶,这里有一个鸟语林,这是一个鸟的天堂!到处都是鸟影,到处都是鸟声,进入这个天堂中,这里有各式各样的鸟,有驼鸟、锋鸟、大嘴鸟,还有非常稀的鸟——火焰鸟...这边还有鸟的“表演场”一定让大家大饱眼福。

岳麓山还有很多观赏不尽的美景,今天我们就游览到这里,希望岳麓山的美给你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5篇有关湖南岳麓山的导游词范文(五)

这里就是岳麓山,,海拔300。8米,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它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于长沙市区西面。

我们现在位于岳麓山山脚,请大家和我一起看,这边这座瓦片上长满苔藓的老房子,就是著名的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与白麓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合称中国四大书院。它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976年。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曾在此讲学。

我们继续往上走,看,这就是“爱晚亭”。四根红艳艳的柱子,就像一棵松树一样,笔直地挺立在我们的眼前,支撑着这两层绿油油的屋顶。从远处看,活像一棵大树。与这山清水秀的景色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亭子的顶上还有着“爱晚亭”三个闪闪发光的金色大字。

爱晚亭原名是“红叶亭”,后来由于著名的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中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才改名为“爱晚亭”。它还被誉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

岳麓山还有许许多多的风景名胜,说也说不尽。大家先休息一下,等会儿我们再一起去浏览更美丽、更精彩的景点。请大家注意“休息时千万不要跑到太远的地方去,就在附近休息;以免掉队,要注意安全,我们20分钟以后在这里集合!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湖南岳麓山的导游词_湖南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854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湖南岳麓山的导游词5篇

岳麓山风景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海拔300.8米,占地面积35.20平方公里,是南岳衡山72峰的最后一峰,位于橘子洲旅游景区内,为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岳麓山因南朝宋时《南岳记》中“南岳周围八百里,回燕为首,岳麓为足”而得名,融中国古文化精华的儒、佛、道为一体,包容了历史上思想巨子、高僧名道、骚人墨客共同开拓的岳麓山文化内涵。景区内有岳麓书院、爱晚亭、麓山寺、云麓宫、新民学会旧址、黄兴墓、蔡锷墓、第九战区司令部战时指挥部旧址等景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湖南岳麓山的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关于湖南岳麓山的导游词5篇(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罗伊琳,你们可以叫我小罗。很高兴可以成为你们本次游览的导游。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游览岳麓山。我们将一起度过愉快的一天。

这里就是岳麓山,,海拔300。8米,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它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于长沙市区西面。

我们现在位于岳麓山山脚,请大家和我一起看,这边这座瓦片上长满苔藓的老房子,就是著名的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与白麓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合称中国四大书院。它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976年。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曾在此讲学。

我们继续往上走,看,这就是“爱晚亭”。四根红艳艳的柱子,就像一棵松树一样,笔直地挺立在我们的眼前,支撑着这两层绿油油的屋顶。从远处看,活像一棵大树。与这山清水秀的景色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亭子的顶上还有着“爱晚亭”三个闪闪发光的金色大字。

爱晚亭原名是“红叶亭”,后来由于著名的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中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才改名为“爱晚亭”。它还被誉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

岳麓山还有许许多多的风景名胜,说也说不尽。大家先休息一下,等会儿我们再一起去浏览更美丽、更精彩的景点。请大家注意“休息时千万不要跑到太远的地方去,就在附近休息;以免掉队,要注意安全,我们20分钟以后在这里集合!

关于湖南岳麓山的导游词5篇(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刘雨轩,我是丫雅旅行社的一级导游。很高兴和大家在岳麓山相会,我们将一起度过这美好的一天。

岳麓山是长沙最有名的景点。它海拔3000。8米,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岳麓山因南北朝刘宋时《南岳记》“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而得名。

我们现在位于岳麓山的山脚。看,前面就是爱晚亭,四根红艳艳的柱子支撑着用绿油油的琉璃瓦砌成的屋顶。九月,爱晚亭旁的枫叶都红了,红红的枫叶和这山清水秀的景色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爱晚亭的原名是“红叶亭”,后因杜牧《山行》中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而改名为“爱晚亭”。它还是四大名亭之一呢。

好了,游客们请跟我继续往上走,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被称为“千年学府”的岳麓书院。岳麓书院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就是公元前976年,历经了宋、元、明、清各代。而且,岳麓书院里走出了许多名人。比如曾国潘、左宗棠、杨昌济。

愉快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岳麓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希望大家玩得开心!

关于湖南岳麓山的导游词5篇(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岳麓山。我是宝岛旅行社的导游王寄卓,今天我将带着大家游玩岳麓山。

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面。我们来到岳麓山脚下,走过拱形的大门,走着脚下的鹅卵石,就来到了美丽的爱晚亭。

爱晚亭顶上是由绿色的琉璃瓦筑成的,红色的柱子,绿色的栏杆。柱子上还有毛主席写的对联呢!一阵风吹过,爱晚亭两旁翠绿的柳树被风吹的沙沙作响,爱晚亭前的大胡也泛起了层层波纹,这个湖十分美丽,翠绿的湖面像一块碧绿的玉一样,清澈见底。爱晚亭中央还有许多座位和棋盘,供游客们休息和下棋。

走过爱晚亭,往一条小山路走去就来到了清风泉。

清风泉中有一个小井似的洞,接泉水的人们可以把水罐放在小洞里接水,泉水冰冰的,像从冰箱里拿出来似的,水十分清澈,听说喝下清风泉的水可以越活越年轻。

沿着清风泉旁的小山路上去,就可以到鸟语林里去游玩。鸟语林里有成百上千只稀有小鸟,比如猫头鹰,金钢鹰鹉,大嘴鸟等等,全是我们平常很难见到的鸟。

经过鸟语林再走一段路程就到了岳麓山的最顶峰了,站在岳麓山顶上可以看到整个大河西,到处都是一片繁华的景象。

游客们这次岳麓山之游就结束了,岳麓山还有很多美丽的景点,没有去过得朋友们有时间一定要去欣赏哦。

关于湖南岳麓山的导游词5篇(四)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岳麓山。我是宝岛旅行社的导游王,今天我将带着大家游玩岳麓山。

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面。我们来到岳麓山脚下,走过拱形的大门,走着脚下的鹅卵石,就来到了美丽的爱晚亭。

爱晚亭顶上是由绿色的琉璃瓦筑成的,红色的柱子,绿色的栏杆。柱子上还有毛主席写的对联呢!一阵风吹过,爱晚亭两旁翠绿的柳树被风吹的沙沙作响,爱晚亭前的大胡也泛起了层层波纹,这个湖十分美丽,翠绿的湖面像一块碧绿的玉一样,清澈见底。爱晚亭中央还有许多座位和棋盘,供游客们休息和下棋。

走过爱晚亭,往一条小山路走去就来到了清风泉。

清风泉中有一个小井似的洞,接泉水的人们可以把水罐放在小洞里接水,泉水冰冰的,像从冰箱里拿出来似的,水十分清澈,听说喝下清风泉的水可以越活越年轻。

沿着清风泉旁的小山路上去,就可以到鸟语林里去游玩。鸟语林里有成百上千只稀有小鸟,比如猫头鹰,金钢鹰鹉,大嘴鸟等等,全是我们平常很难见到的鸟。

经过鸟语林再走一段路程就到了岳麓山的最顶峰了,站在岳麓山顶上可以看到整个大河西,到处都是一片繁华的景象。

游客们这次岳麓山之游就结束了,岳麓山还有很多美丽的景点,没有去过得朋友们有时间一定要去欣赏哦。

关于湖南岳麓山的导游词5篇(五)

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能陪伴大家一起游览岳麓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长沙市面上湘江西岸的岳麓山,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尾,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胜景.岳麓册集名院、名亭、名寺、名宫、名泉、名木于一体,自然风光奇、珍、幽、美,人文景观独、特、亮、丽,清风峡、爱晚亭、麓山寺、白鹤泉、蔡锷墓、黄兴墓、禹王墓、云麓宫、岳麓书院等近百处景点,处处诱人。

现在,来到的是岳麓山的核心景区——清风峡。这里林森繁茂,绿树成阴,溪涧绕流,三面倚峰,景色美中夹秀,令人陶醉。从清风峡到山顶,保存了大量的原始次森林,共有植物977种,其中555种为野生种子植物,奇花异草,随处可见。据专家统计,山中有许多古树名木,稀有濒危树种有皂夹、银杏等。整个岳麓山上,树龄最大的是位于古麓山寺的一株罗汉松,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其次是云麓宫旁边的古银杏,树龄超过1020xx年;季军则是古麓山寺前门的元代樟树,树龄在720xx年左右。另外,在爱晚亭周围还有许多明清时期的枫树。最有文化特色的当属岳麓书院里的古桑树和古槐树,因为古代人将读书的地方称为“桑槐之地”,因此院内遍栽这两种树木,形成了特有的植物文化。据统计,长沙市的氧气供应量,有五分这一来自岳麓山的草木,真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天然氧吧!101贝考导游证考试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岳麓册虽然不高,但确是一座文化底蕴浓厚的名山,山上列为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15处。麓山寺之古,岳麓书院之深,云麓宫之清,黄兴、蔡锷墓之烈,无不令人神往。所以也有人称岳麓山为“人文名山”。

在清风峡口,高耸着中国中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爱晚亭始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七年,即公元1972年,创建者是当时的岳麓书院山长、大学者、教育家罗典。过去,清风峡中遍布枫林,所以罗国营企业定亭名为“红叶亭”,又叫“爱枫亭”。后来湖广总督毕沅觉得这里的景色十分切全诗人杜牧的那首诗《山行》,就更名为“爱晚亭”了。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的确,到了晚秋时节,岳麓山山顶云雾缭绕,爱晚亭四周枫叶红如火、艳丽如炽,将诗中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可以看到爱晚亭的全貌了。它坐西朝东,四周山峦耸翠、怪石嶙峋,左右溪漳环绕,山、树、溪、石各展风流。

爱晚亭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古典攒尖顶亭子。它有两套顶棚,称为“重檐”,显得气垫雄浑;它的屋顶采用四条斜脊,称为“四披”,表现稳重端庄之美;攒尖顶使得亭子有一种向心的凝聚力。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理”、重“立身”、重“中庸”、重“大一统”等儒家思想在古建筑学上的体现。同时,亭子的檐角呈反凹曲线向上飞翘,使原来厚重下沉的有了一种活泼、飘逸的感觉。加上丹柱碧瓦、白玉护栏和彩绘藻井,全面展现了这座百年名亭的古朴之美。

爱晚亭既是名胜古迹,也是革命圣地。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和工工作期间,经常同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挚友一起登临爱晚亭,“指点江山,激扬发字”,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当时的新民学会成员周世钊老人回忆这段时光曾经赋《踏莎行·秋日游爱晚亭》一首:

碧涧鸣琴,红林供画,一山秋色多潇洒。为寻旧迹上芳亭,早接英风忆黉舍。

身在山中,心忧天下,凭栏熟计连朝夜。菜根为饭草作鞋,要将历史从头写。

正因如此,1952年重修爱晚亭时,当时的湖南大学样长李达请毛主席为亭题名,毛主席欣然提笔写下了“爱晚亭”三个大字,就是现在亭子门楣上的这块匾。

大家现在看到亭术上有副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这是爱晚亭的修建者罗典所题,表现的是爱晚亭当年的风姿。

长沙市与日本鹿儿岛市结为友好城市时,爱晚亭作为古城长沙的象征,仿建到日本,从而成为中日友好的信使。

展开阅读全文

岳麓山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罗,你们可以叫我小罗。很高兴可以成为你们本次游览的导游。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游览岳麓山。我们将一起度过愉快的一天。

这里就是岳麓山,海拔300。8米,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它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于长沙市区西面。

我们现在位于岳麓山山脚,请大家和我一起看,这边这座瓦片上长满苔藓的老房子,就是著名的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与白麓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合称中国四大书院。它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976年。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曾在此讲学。

我们继续往上走,看,这就是“爱晚亭”。四根红艳艳的柱子,就像一棵松树一样,笔直地挺立在我们的眼前,支撑着这两层绿油油的屋顶。从远处看,活像一棵大树。与这山清水秀的景色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亭子的顶上还有着“爱晚亭”三个闪闪发光的金色大字。

爱晚亭原名是“红叶亭”,后来由于著名的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中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才改名为“爱晚亭”。它还被誉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

岳麓山还有许许多多的风景名胜,说也说不尽。大家先休息一下,等会儿我们再一起去浏览更美丽、更精彩的景点。请大家注意“休息时千万不要跑到太远的地方去,就在附近休息;以免掉队,要注意安全,我们20分钟以后在这里集合!

展开阅读全文

岳麓山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岳麓山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总面积 36平方公里,它属五岳之一南岳衡山的一部分,南岳有七十二座山峰,以湖南衡阳市的回雁峰为首,相传北雁南来,从秋到春,不再向南飞过这座山峰,就在这个温暖如春的地方度过寒冷的冬季,一直等到春天到来再往北返,因而故名“回雁峰”。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就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诗句。大家都知道衡阳市有“雁城”之称,“雁城”得名就是这样来的。岳麓山的“麓”字在古语里的解释就是“山脚下”的意思,岳麓山就是因为它是南岳七十二座山峰的最后一座山峰而得名。

岳麓山海拨不高,最高峰只有300来米,名气却是大得很,主要是在它的山脚之下有全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爱晚亭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因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佳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而得名。一代伟人毛泽东也跟爱晚亭大有渊源:早在1913年到1921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师范期间就经常跟他的师友、尊长、革命同志在岳麓山下爱晚亭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畅谈革命理想。建国后,于1952年毛主席应湖南大学校长李达的邀请手书“爱晚亭”三个字,现在,爱晚亭上的匾额就是毛主席的手迹。

展开阅读全文

岳麓山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272 字

+ 加入清单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面积35.20平方公里,包括麓山景区、天马山景区、橘子洲景区、桃花岭景区、石佳岭景区、寨子岭景区、后湖景区、咸嘉湖景区等八大景区。规划在风景名胜区范围以外的外围保护区面积22.68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建成的有麓山景区和橘子洲景区,天马山景区景观建设已基本完成。

橘子洲景区和麓山景区分别于20xx年和20xx年被正式评为国家AAAA风景名胜区。20xx年1月,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成功晋级国家AAAAA旅游景区。

岳麓山(2)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湘江之滨,依江面市,现有麓山景区、橘子洲景区、岳麓书院、新民学会四个核心景区、景点,为世界罕见的集“山、水、洲、城”于一体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湖湘文化传播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基地。

岳麓山因南北朝刘宋时《南岳记》“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而得名。景区内现有植物174科559属977种,并有大量珍贵的濒危树种和年代久远的古树名木。岳麓山四季风景宜人、秀美多姿,而“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独特红枫秋景,更是古今闻名。位于湘江中心的橘子洲,介于名山城市间,浮袅袅凌波上,四面环水,绵延数十里,站在洲头极目楚天,令人心旷神怡。春天,明光潋滟,沙鸥点点;秋至,橙黄橘绿,清香一片;深冬,凌寒剪冰,江风戏雪,橘子洲是宋代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的所在地,被誉为“中国第一洲”。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不仅拥有“山、水、洲、城”的独特自然景观,更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蜚声中外。始建于北宋的岳麓书院至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有“千年学府”之称;有“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之称的古麓山寺,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景区内黄兴、蔡锷等名人墓葬林立,文物古迹众多;以“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兼收并蓄”为精髓的湖湘文化,以毛泽东、蔡和森等伟人足迹为代表的名人文化;融儒、佛、道于一体的宗教文化在这里激荡弘扬,交相辉映,影响深远。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曾几何时,朱熹与张轼开创了岳麓书院会讲之先河;魏源、陶澍、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等近代名人受训于岳麓山下,从这里意气风发地走向文明开化的前沿,担起救国图强的重任;太平天国起义军与湘军鏖战湘江,战鼓之声响彻历史的天空;毛泽东、蔡和森等革命历史伟人在此“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演绎了历史的壮丽篇章。

岳麓山图片(2)近年来,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以长沙市委、市政府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契机,不断推进景区综合整治和提质改造,狠抓规范化管理和文明创建,着力打造“一流的规划、一流的景区、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的优质景区,景区面貌焕然一新,整体形象和品位有了质的飞跃。景区已成为长沙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精品名片。

登高远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如一巨大的盆景,“山、水、洲、城”空间布局优良,湘江作带,岳麓为屏,橘子洲静卧江心,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一派山光水色,清明灵秀,可谓天工造物,人间奇景!她正如星城长沙一颗璀璨的明珠,焕发出华光异彩和勃勃生机,向五湖四海宾朋尽展其无穷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有关岳麓山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青年旅行社的蒋承佚。今天我将与大家一起去欣赏岳麓山美丽的景色。

现在我们来到了山脚下,沿着这条历史悠久的路,来到了东方红广场。广场中央屹立着的是我们伟大的主席雕像,主席穿着风衣,目光凝视远方。

沿着曲折的盘山公路,我们现在来到了著名的景点爱晚亭。远远望去,三面环山的爱晚亭周围,枫树成林,参天古树,红叶满山。有的是金黄色,有的红似火,还有的是嫩嫩的浅黄色。这是一幅多么美的秋天的画呀!爬上山丘,来到了爱晚亭前,爱晚亭的外面是由四根花岗岩的石柱撑着,里面是四根朱红的大柱。大爱再看,亭内有一块红底镶金的匾,上面写着爱晚亭三个大字,这可是主席亲笔所为。亭子中央立着的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的是主席《沁园春.长沙》诗句。

过了爱晚亭就是陡峭的山路了,考验大家的时候开始了,大家可不要掉队了!接着我们先后游览了金九先生修养处、黄兴墓、禹王碑、电视塔最后来到了岳麓山的山顶,这里有一个鸟语林,这是一个鸟的天堂!到处都是鸟影,到处都是鸟声,进入这个天堂中,这里有各式各样的鸟,有驼鸟、锋鸟、大嘴鸟,还有非常稀的鸟——火焰鸟...这边还有鸟的“表演场”一定让大家大饱眼福。

岳麓山还有很多观赏不尽的美景,今天我们就游览到这里,希望岳麓山的美给你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介绍岳麓书院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21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古城长沙的岳麓书院参观游览。

岳麓书院坐落在风景胜地岳麓山清风峡口,在岳麓书院的前门上有一块“千年学府”的匾,是根据唐代大书法家欧阳洵的字镌刻而成的。为什么说岳麓书院是“千年学府”呢?因为岳麓书院由潭州太守朱洞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1027年了,它历经千载,办学不已,所以有“千年学府”的美称。岳麓书院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经世济民的人才,是湖湘学派、宋明理学的发源地。它在历史上几度辉煌,受到皇室重视,成为中国古代一所颇有影响的高等教育机构,与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嵩阳书院及睢阳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从前门走进来,可以看到赫曦台,这是古时候酬神演戏的舞台。朱熹在岳麓书院讲学的时候,常常很早就爬起来跑到岳麓山顶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欢呼“赫曦、赫曦”,意思是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后来张拭就在这里修了一个台,取名“赫曦台”。

大家来看一看这台中屏风上绘着的岳麓书院平面图。岳麓书院占地25000多平方米,沿中轴线由南向北排列着前门、赫曦台、大门、二门、讲堂和御书楼;在中轴线的西边建筑有供读书之用的教书斋和供休息赏玩的园林碑廊;在中轴线的东面建有供学子食宿的半学斋和奉祀古圣先贤的文庙祠堂。

我们现在来到了讲堂。在公元976年书院初创之时即有“讲堂五间”,是讲学的中心场所,后来因为朱熹写了“忠孝廉节”四个大字石刻,所以又称“忠孝廉节堂”,大家看到的是清朝重修后遗留下来的建筑。

通过参观这两块御赐匾额,进一步了解了岳麓书院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其实在晚唐以后,虽然书院日益成为有别于官学的一种教育机构,但其办学的规模、层次不尽一致,同样都叫书院,有的仅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小学甚至学前班,而岳麓书院是高层次的书院,它的讲学者多为全国名流大师,而学生也要经过考试和推荐才能选拔入学,像“千年学府”、“四大书院”之类美誉,对于岳麓书院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要知道,岳麓书院比法国的巴黎大学早280多年,比英国的牛津大学也要早300年呢。

好,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讲堂中间,老师授课的讲坛上会摆设两张椅子,而不是今天的一张椅子?请大家动动脑筋,猜猜看。

参观完御书楼之后,沿回廊右转,发现在草木掩映之中有一片青墙黑瓦的小院落,这里是奉祀理学大师及岳麓书院培养的部分高足生徒的祠堂,大家看见的船山祠是纪念著名的学术大师、思想家王夫之老先生的,他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家。王夫之不到20岁就进岳麓书院读书,深受当时山长吴道行经世致用的传统学风影响,他后来结社著书,评议朝政,又在衡阳揭竿起义,举兵抗清,直至晚年以笔杆为武器,潜心著述,无一不是岳麓书院“经世致用”的传统精神的最好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介绍岳麓书院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280 字

+ 加入清单

朋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的是“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的潇湘洙泗——岳麓书院。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首。现占地1.2万平方米,掩映在岳麓山东坡幽深的山水之中,是一座坐西朝东,由门堂、亭、台、楼、轩、斋、祠组成的古建筑群,中轴线上依次为前门、赫曦台、大门、二门讲堂和御书楼,北侧是半学斋、文庙、湘水校经堂、船山祠等纪念性建筑、南侧有教学斋、百泉轩、麓山寺等到景点。

各位朋友,现在让我们按照书院的建筑布局慢慢地走进那一种隽永的文化氛围。书院这个名字是唐朝才开始有的,是国家用来藏书和校典的地方,到宋朝时演变为讲学和藏书之外,稍后就具备了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岳麓书院是由潭州太守朱洞正式创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经过近40年的风风雨雨的发展,大中祥符八年(公园1052019年),宋真宗赵恒召见岳麓山周式,御赐“岳麓书院”匾额,于是书院之称开始名闻天下。岳麓书院距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大家跨越头门,仰头可以看到的拓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洵手迹而制成的“千年学府”匾额便是明证。走进书院,映入大家眼帘的是赫曦台,有些朋友可能会纳闷“赫曦”到底有什么含义。关于赫曦台的命名,是与两位名人密切相关的。赫曦台原建于南宋时期。乾道三年(公远1167年),著名理学家朱熹从福建来到岳麓书院,与当时另一位著名理学家,岳麓书院主教张拭(代山长)进行学术交流,两位名家经常相约登岳麓山观日出,每当看到朝阳光芒四射,朱熹就对张拭说“赫曦”(就是日出光明炎盛的意思),他于是把岳麓山峰命名为赫曦峰,张拭筑台,朱熹题“赫曦台”。现在大家看到的赫曦台是清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重新修建的,它呈“凸”字形结构,是典型的湖南地方戏台。大家拾级而上,可以看到台左右两壁檐上还保留有清乾隆年间修建时的戏剧故事雕塑,左边有《拾玉镯》,右边有《秋胡戏妻》等到较具有艺术价值的雕塑,可见,当时的书院的师生除了清苦的学习外,还有丰富的课余活动,儒家士人既严谨又闲适的思想也略见一斑。现在,大家请看台左边墙壁上近丈高的“寿”字,此字用二笔写成,形如龙蛇盘绕,柔中带刚,非一般人所及,所以被人们传为仙迹。关于此字的形成,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2019年),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在书院举行重赴鹿鸣宴宴会(鹿鸣宴指古代的地方官宴请科举考试中的考官和中试的学生的宴会,因为宴会上通常都演奏《诗经 鹿鸣》从而得名。重赴鹿鸣宴是指鹿鸣宴六十年后而举行的宴会),这天,达官贵人、科场举子云集岳麓书院,大家谈古论今,吟诗作赋,热闹非凡,正当兴头,一位身穿青布青袍,脚着草鞋的老道人来到院内,自称前来赴宴,那些士人见来者只不过是一个无名老道,便不是很善意地叫他先写几个字,道人当然明白其中之意,随手拿起墙边的扫帚,伸入黄泥水中,将扫把一举,唰!唰!两笔写下丈多高的“寿”字,然后把扫帚一丢扬长而去。院长罗典在惊叹之余曾托人*寻老道人,但不知下落,后来罗典在右边的墙壁上补书了一个“福”与“寿”对称。大家现在看到的“福”字用一笔写成,笔力强劲,形如猛虎下山。“福、寿”二字如龙腾虎跃,暗含岳麓书院是藏龙卧虎之地。但岳麓书院到底藏了什么龙,卧了哪只虎,我们稍后再讲。

沿着砌石的中轴线往前走,现在我们站在书院的大门前,大家所看到的大门是明朝正德四年(公元152019年)建造的,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进行过翻新,是五间单檐硬山和三山屏墙结构。大门两旁有一块汉白玉鼓形上马石,它的正面是三狮戏珠图,背面是芙蓉锦鸡图、荷花鹭鸶图,此物相传是岳麓书院的著名学生曾任两江总督的陶澍严惩贪官曹百万从曹府搬来献给母校的。大门上方的“岳麓书院”匾额我们前面已经讲过,现在请看大门两旁的千古名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幅由院长袁岘冈与贡生张中阶撰写的对联高度褒扬了岳麓书院千百年来作为湖湘文化的摇篮,孕育出多少具的经天纬地之才的英雄豪杰:被誉为“一时之英才”的抗金名将吴猎,主张“官兵一体”大败十万金兵的功臣赵方,“忠鲠可嘉,宜得奖谥”的彭龟年,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文学家、史学家魏源,被清朝统治阶级称为“中兴将相”的桐城——湘乡派盟主曾国藩,收复新疆的爱国名将左宗棠,首任驻英法公使并保持了民族气节的郭嵩焘,“欲栽大木柱长天,慧眼识“毛蔡”的杨昌济,后来的岳麓高足陈天华、蔡和森、邓和森、邓中夏等。楚材斯盛,正和赫曦台墙壁上的福寿两字暗含的藏龙卧虎之意切合。大门之后是二门,二门至讲堂两方均为斋舍。右侧是教学斋。左侧是半学斋,教学斋和半学斋反映岳麓书院教学中“教学相长,惟教学半学”的辨证思想。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曾多次寓居半学斋从事革命活动。

各位朋友,请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游览的是书院的核心部分——讲堂。讲堂位于书院的中心的场所,是书院教学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由湖南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宾步程撰写的。“实事求是”出自《汉书 河间献王刘德传》意即从实际出发,求得正确的结论,“实事求是”给青年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同志逐渐丰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这是岳麓书院文化对近代中国革命的最大贡献。大家再看讲堂大厅中央悬挂的两块流鎏金木匾,第一块是“学达性天”匾,此匾是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御赐,意思是通过学习理学可以达到恢复天性、天人合一的地步,此匾说明了岳麓书院是以理学作为办学传统,到这里来求学,可以达到学问的最高境界。第二块是“道南正脉”匾,这块匾是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御赐,意思是岳麓书院所传播的朱张湖湘学是理学向南方传播后是正统,此匾高度评价了书院传播理学的地位。大家请往下看,讲堂的正中是一个高约1米的长方形计时坛,这是以前教师讲课的地方,讲坛上摆有两把红木雕花座椅,这是当年两面位理学大师朱熹和张拭会讲的用物。朱张会讲,盛况空前,“马饮则池水立竭。舆止则冠冕塞途”。为经念这两位名家,长沙至今还有“饮马塘、”“朱张渡”等地名。讲堂现有八幅对联和诸如《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等大量碑言刻。讲堂右侧是湘水讲经堂,左侧是百泉轩等景点,请大家各自欣赏。党和领导人江、李鹏、乔石、李瑞环和华、胡耀帮、彭真、王震等前领导人均视察过岳麓书院并挥毫泼墨,使书院更添迷人的光彩,所以讲堂右侧有一个专门的展厅,展示党和领导人及海内外知名人士的照片和题词,国务院总理李鹏“楚材斯盛”的题词便高度评价了岳麓书院的地位。

好,现在大家请跟我走。穿过讲堂后,一个独特的自成一体的院落呈现在大家眼前。初次游览的朋友们,可能认为到讲堂就到了尽头,没想到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座三层楼阁建筑,居于中轴线的尾端,坐西面东雄视整个书院,这就是古代的图书馆——御书楼。御书楼始建于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开始叫书楼,后来屡建屡毁,地址搬迁了好几个地方,名称也改为藏经阁、尊经阁。御书楼在清代是民间较大的一座图书馆,藏书最多的时候有用2万多卷,制定有藏书条例,管理科学而且严格。今天的御书楼仍然作为图书馆供教研人员和学生使用。现在的藏书数量已超过5万册,岳麓书院名誉院长李铁映和湖南大学顾问邓力群把自已的藏书捐给了岳麓书院。大家是否还记得刚才在讲堂右侧的展厅里参预的珍藏品,其中就职有李铁映同志的赠书。大家若想领略岳麓学子们在学习之余的审美情趣,请折回御书楼南侧的后花园去观鸢飞鱼跃,去赏竹林冬翠,去诵白云红枫,去摹麓山寺碑;大家若想缅怀岳麓院先贤圣哲们的业绩,请转身去御书楼北侧。

现在请问大家,书院除了讲学和藏书二大功能外,还具有什么?对了,祭祀性建筑群,濂溪祠我们去仰理学箅祖周赜“出淤泥而不染”的风范,四箴亭我们去读理学大成者程赜、程颢“四箴”文功,崇道祠我们去叹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张试“朱张学”的影响,文庙我们去慕一代圣人“风舞于雩,咏而归”的胸襟。朋友们,游览完古朴、雅致的岳麓书院,你是否还在仔细地品味这千年积淀的文化呢?

展开阅读全文

湖南岳麓书院旅游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旅游,导游,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古城长沙的岳麓书院参观游览。

岳麓书院坐落在风景胜地岳麓山清风峡口,在岳麓书院的前门上有一块“千年学府”的匾,是根据唐代大书法家欧阳洵的字镌刻而成的。为什么说岳麓书院是“千年学府”呢?因为岳麓书院由潭州太守朱洞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1020_年了,它历经千载,办学不已,所以有“千年学府”的美称。岳麓书院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经世济民的人才,是湖湘学派、宋明理学的发源地。它在历史上几度辉煌,受到皇室重视,成为中国古代一所颇有影响的高等教育机构,与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嵩阳书院及睢阳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从前门走进来,可以看到赫曦台,这是古时候酬神演戏的舞台。朱熹在岳麓书院讲学的时候,常常很早就爬起来跑到岳麓山顶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欢呼“赫曦、赫曦”,意思是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后来张拭就在这里修了一个台,取名“赫曦台”。

大家来看一看这台中屏风上绘着的岳麓书院平面图。岳麓书院占地25000多平方米,沿中轴线由南向北排列着前门、赫曦台、大门、二门、讲堂和御书楼;在中轴线的西边建筑有供读书之用的教书斋和供休息赏玩的园林碑廊;在中轴线的东面建有供学子食宿的半学斋和奉祀古圣先贤的文庙祠堂。

我们现在来到了讲堂。在公元976年疏远初创之时即有“讲堂五间”,是讲学的中心场所,后来因为朱熹写了“忠孝廉节”四个大字石刻,所以又称“忠孝廉节堂”,大家看到的是清朝重修后遗留下来的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湖南岳麓书院旅游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旅游,导游,全文共 1295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参观游览,很高兴能作为大家这次游览的导游。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位置就是岳麓书院的前门了。请大家抬头看,有一块“千年学府”的匾,为什么岳麓书院有“千年学府”之称呢?原来,岳麓书院从潭州太守朱洞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所以有千年学府之称。它与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嵩阳书院及睢阳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千年学府浓厚的文化气息吧!

从岳麓书院的这幅平面图上,大家可以发现岳麓书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用的是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其中讲堂是位于中轴线的中心,也是整个书院的中心位置。书院的建筑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功能:讲学、藏书和祭祀。

这里是赫曦台,赫曦台是古时候酬神演戏的舞台。朱熹在岳麓书院讲学的时候,常常很早就爬起来跑到岳麓山顶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欢呼“赫曦、赫曦”,意思是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后来张栻就在这里修了一个台,取名“赫曦台”。

沿着中轴线,我们来到了岳麓书院的大门,大家请抬头看一下大门上面“岳麓书院”这块匾,是北宋第二个皇帝宋真宗御赐的。大家再看一下两边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这一付对联也道出了岳麓书院作为天下最辉煌的英才荟萃之地的历史事实。

我们现在来到了讲堂。讲堂是讲学的中心场所,后来因为朱熹写了“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所以又称“忠孝廉节堂”。

讲堂内共有三块匾,分别是“实事求是”、“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块匾:“实事求是”是民国初期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撰写的。大家再看第二块匾:“学达性天”,这是康熙皇帝御赐的。“学达性天”是一种理学思想。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学认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赋,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复人的天命之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赐匾,意在勉励学子张扬理学,加强自身的修养,同时告诉人们在这里求学,可以获得德性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学问的最高境界。最里面的这块“道南正脉”匾是乾隆皇帝为了表彰岳麓书院在传播理学方面的功绩所赐的,其意思是岳麓书院所传播的朱张湖湘学是理学向南传播后的正统。匾为原物,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学。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会问,什么是理学呢?理学就是儒家学说发展到了宋代的一种称法。理学的开山鼻祖是我们湖南籍的一位叫周敦颐的老先生,而发展壮大理学思想的则是著名的程颐、程颢两兄弟。大家再往下看,讲堂的正中是一个高约1米的长方形讲堂,这是以前老师讲课的地方,上面摆着两把椅子是为了纪念张栻和朱熹这两位大师而设的。当年两位会讲的时候,盛况空前,从全国各地赶来听讲的人数达数千,可见当时朱、张两人名声之大。想想看,历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国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等,当年他们就是坐在这底下听老师讲课的。

下面我们将参观书院做为藏书功能的部分-御书楼。这是书院里藏书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图书馆,我们今天的游览也将要结束了,经过今天的参观,相信大家对岳麓书院这一千年学府的历史和文化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湖南岳麓书院旅游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旅游,导游,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唐末五代(约 958年)智睿等二僧办学。北宋开宝九年(976),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嗣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1920xx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至今,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 千年学府”。

岳麓书院自创立伊始,即以其办学和传播学术文 化而闻名于世。北宋真宗皇帝召见山长周式,颁书赐额,书院之名始闻于天下,有“潇湘洙泗”之誉。南宋张式主教,朱熹两度讲学。明代中后期,明世宗御赐“敬一箴”,王阳明心学和东林学派在此传播和交流,明清著名的爱国主义思想家王夫之在此求学,清代,康熙和乾隆分别御赐“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额。

岳麓书院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分为讲学、藏书、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连接,合为整体,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

除建筑文物外,岳麓书院还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闻名于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学达性天”、“道南正脉”、清刻朱熹“忠孝廉洁碑”、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王文清“岳麓书院学规碑”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湖南岳麓书院旅游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旅游,导游,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岳麓山故迹很多,山一脚下有岳麓书院,建于公元九七六年,迄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南宋的理学家朱熹在此讲过学。清风峡是岳麓书院后面一条幽静美丽的峡谷。一线清泉。西池碧水,万木清秀,,美不胜收。有名的爱晚亭就在这清风峡中,此亭原名爱枫亭。四周枫树漫山,风景绝佳。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来此游赏。依唐人杜牧诗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将亭名改为爱晚亭。

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唐末五代(约 958年)智睿等二僧办学。北宋开宝九年(976),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嗣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1920xx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至今,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 千年学府”。

岳麓书院自创立伊始,即以其办学和传播学术文 化而闻名于世。北宋真宗皇帝召见山长周式,颁书赐额,书院之名始闻于天下,有“潇湘洙泗”之誉。南宋张式主教,朱熹两度讲学。明代中后期,明世宗御赐“敬一箴”,王阳明心学和东林学派在此传播和交流,明清著名的爱国主义思想家王夫之在此求学,清代,康熙和乾隆分别御赐“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额。

岳麓书院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分为讲学、藏书、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连接,合为整体,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

除建筑文物外,岳麓书院还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闻名于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学达性天”、“道南正脉”、清刻朱熹“忠孝廉洁碑”、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王文清“岳麓书院学规碑”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岳麓书院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229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风景优美的岳麓山参观举世闻名的岳麓书院。今天,由我“客串”书院导游,引领大家踏上这一非凡的文化书香之旅!

我们眼前的这块“风水宝地”便是古城长沙学术气息最浓郁的地方——岳麓书院。它是一座宁静优雅的庭院,有着千年波斓壮阔的历史,它的背后所蕴含的是一种大气、睿智,是一代又一代学子千年传承相继的文化梦想。庭前廊下、翘壁飞檐,那梦,是从唐代就一直延续下来的。怎么样,大家闭上眼,尽情地感受一下这里清冷的风的味道,是与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吧——那是有着千年不变浓浓的书香气息呢!

岳麓书院是一片古朴典雅的明清风格古建筑群,它坐落在风景名胜岳麓山清风峡口,静静地屹立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下。它的每一进院落、每一方石碑、每一片砖瓦、每一扇雕窗,都暗藏着隽永的文化品味,是享誉中外的“千年学府”。它与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嵩阳书院、睢阳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是湖湘学派、宋明理学的发源地。现在,就让我们循着古圣先贤们的足迹走进书院这亘古不变的文化氛围中去吧!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岳麓书院的平面图:在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主体建筑如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集中于轴线上,讲堂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央,斋舍、祭祀专祠等排列于两旁。在书院的园林中,无论是小桥流水、假山回廊,都与讲堂构成了一副浑然天成的画面。儒道互补,庄重典雅,这正是岳麓书院传承千载的精神佳境。

经过悬挂“千年学府”匾的头门就是赫曦台,内壁两侧墙上各有一个金色大字——“福”与“寿”如龙腾虎跃,遥相呼应。

沿着中轴线,我们便来到了书院的大门。正上方悬挂宋真宗“岳麓书院”御匾,“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一千古名联很霸气地挂在大门上,道出了岳麓书院作为天下最辉煌的英材荟萃之地的历史事实。大门两旁安放的一对汉白玉抱鼓石双面浮雕,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现在,请大家移步,摆放着两把红木雕花座椅的地方便是“讲堂”了。讲堂是书院的核心部分,位于书院的中心位置。讲堂正中设高约一米的长方形讲坛,为古代老师授课的地方,上面摆两把红木雕花座椅,是为了纪念张栻和朱熹这两位大师论讲于坛上而设,表示两位大师平起平坐、不分秋色。讲台之后有木质屏风,上面嵌刻山长张栻撰写的《岳麓书院记》,该文内容实为古代岳麓书院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

讲堂两璧嵌“忠、孝、廉、节”四字石刻,据传系朱熹手书。这四字实际上正是岳麓书院在整个封建社会的校训。在讲堂正面两侧壁上,还有四块碑“整、齐、严、肃”,与“忠、孝、廉、杰”碑相映衬,书院灵魂的脉络始终清晰明了。

岳麓书院不仅有读书讲学之所,还有一处三层建筑,那便是“御书楼”。御书楼“藏”在讲堂屏壁之后,现藏书已达6万多册,现在是湖南大学的古籍图书馆。

岳麓书院的楼阁砖瓦闪耀着千年凝聚的智慧,带给我们的远不止视觉与心灵上的震撼,这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传奇更会影响指引我们的一生!

欣赏完这几进深深的庭院,今天我们的游览也接近尾声。感谢同学们的配合,期待下一次的交流!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岳麓书院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32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参观游览,很高兴能够作为这次游览的导游。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就是岳麓书院的前门了,请大家抬头看,有一块千年学府的匾,为什么岳麓书院有千年学府之称呢?原来啊,岳麓书院从潭州太守朱洞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所以有千年学府之称。它与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嵩阳书院睢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好了,现在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千年学府浓厚的文化气息吧。从岳麓书院的这幅片平面图上大家可以发现,岳麓书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采用的是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其中讲堂是位于中轴线的中心,也是整个书院的中心位置,书院的建筑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功能:讲学、藏书和祭祀。这里是赫曦台,赫曦台是古时候酬神演戏的舞台,朱熹在岳麓书院讲学的时候,常常很早就起来到岳麓山上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欢呼赫曦、赫曦,意思是轰轰的太阳升起来了,后来张拭就修了一个台,取名赫曦台。沿着中轴线我们来到了岳麓书院的大门,请大家抬头看一下,大门上岳麓书院这块匾,这就是宋真宗御赐的,请大家再看一下两边的对联,唯楚有才,于斯为盛。上联为楚有才是出自左传,下联于斯为盛是出自论语,那么这一幅对联也就道出了岳麓书院作为天下第一辉煌的英才荟萃之地的历史史实。

我们现在来到了讲堂,讲堂是讲学的中心场所,后来因为朱熹写了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所以又称忠孝廉节堂。讲堂内共有三块匾,分别是实事求是、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块匾实事求是,这是民国初期湖南公专校长宾步诚所撰写的。毛泽东青年时曾入居学斋,实事求是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他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使实事求是成为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大家再过来看一下第二块匾,学达性天,这就是康熙皇帝御赐的,学达性天是一种理学思想,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指的是天道,程朱理学认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赋,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复人的天命之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赐匾意在勉励学子张扬理学,加强自身的修养,同时告诉人们在这里求学可以获得德性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学问的最高境界。最里面的这块道南正脉匾是乾隆皇帝为了表彰岳麓书院在传播理学方面的功绩所赐的,其意思是岳麓书院所传播的朱章湖湘学是理学向南传播的正统,匾为原物,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学,说了那么多,大家可能会问,什么是理学呢?理学就是儒家学说发展到宋朝时的一种称法。理学。理学的开山鼻祖是我们湖南籍的一位叫周敦颐的老先生,而发展壮大理学思想的则是著名的程颐、程颢两兄弟。大家再往下看,讲堂的正中是一个高约一米的长方形讲坛,这是以前老师讲课的地方,上面摆了二把椅子是为了纪念张拭和朱熹这来两位大师而设的,当年二位汇讲的时候盛况空前,从全国各地赶来听讲的人数达数千,可见当时朱张俩人当时名声之大,想想看历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国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等,当年他们就是坐在这底下听老师讲课的。

下面我们将要参观的是书院作为藏书功能的部分御书楼。这是书院里藏书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图书馆。

好了,我们今天的游览也要结束了,经过今天的参观相信大家对岳麓书院这一千年学府的历史和文化已经有了一个大致了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岳麓书院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岳麓书院是古代汉族书院建筑,属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历经千年,弦歌不绝,被世称“千年学府”,现为湖南大学下属学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几篇关于岳麓书院的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岳麓书院创办于北宋开宝九年。即公元976年,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它经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在清光绪二十九年,即192019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以后多次更名和调整,于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学,期间历时千年,弦歌不绝,故称“千年学府”。

门前的对联“千百年楚才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虞愚先生撰写。它概括了岳麓书院在培育人才和发展学术方面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进入大门我们可以看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岳麓书院目前是国内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所古代书院。中国书院始于唐朝,当时只是藏书、读书和编书的地方。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偃武修文”政策,鼓励民间办学,书院的教育功能凸现出来,并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与政府办的官学,民间办的私学并存的一种新的教育制度。当时,最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蒿阳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麓书院和长沙的岳麓书院等四所。但是只有岳麓书院延续办学千年,发展成现代的大学--湖南大学。所以岳麓书院可以说是中国教育的缩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