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干线

干线范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干线相关内容的范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干线问题。

分享

浏览

4

范文

1

日本新干线安全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438 字

+ 加入清单

日本干线安全报告

1978年10月22日,邓小平受日本政府邀请首次正式访日。随后的10月26日,邓小平一行前往京都访问,首次体验了日本新干线--这个赶在东京奥运会举行之前开通,并在带领日本从战后复兴转入高速增长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日本骄傲"。随行的日本记者问邓小平有什么感受,这位小个子圆脸老人用四川话回答:"我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合适这样的车。"XX年4月18日零时,从上海开出的一趟时速达200公里的国产"和谐号"动车组d460次列车高速驶往苏州,中国铁路的高铁时代正式开启。此后几年,中国高铁一路飞奔:XX年12月22日,首列国产化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下线;2012年4月11日,国产时速350公里crh3"和谐号"动车组下线;2012年10月26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沪杭高铁闪亮登场;2012年12月3日,"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综合试验中创出486.1公里的世界最高运营时速…见证着这一系列里程碑式事件的国人,似乎也感受到荣光。不过,中国的高速铁路没跑多久,就染上了血色。从1964年10月1日开始通车至今,日本新干线运营了47年,其间无一死亡事故。这一全球首条载客营运高速铁路也因此被誉为"最安全的高速铁路"。这样的安全奇迹来自两点: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制度。彻查、追责、反省所有证据和结论都要公布于众在温州动车事故发生以后,网上开始流传一份日本处理某个火车事故的调查报告书。在这份报告书中,日本的调查机构甚至把每一个死亡者和负伤者当时乘坐在车厢内的位置都作了明确标注。制作这份报告书的是隶属于日本国土交通省半独立存在的日本运输安全委员会。XX年4月25日上午9点18分,日本兵库县尼崎市的一辆快速电车(中国叫轻轨)在

转弯时发生事故,7节车厢中前5节出轨,其中最前面两节撞上铁路旁边的住宅大楼,107人死亡,轻重伤549人,被称为"jr福知山线脱线事故",也是日本近40年来最大的铁路交通事故。在历经两年多的反复调查取证后,日本运输安全委员会在XX年6月拿出了最后的报告书。日本运输安全委员会官员森茂博昨天向记者介绍了日本铁路事故从事故通报到调查的流程。"事故发生后,首先由运营公司在最短时间内通知国土交通省铁道局,这大概只需几分钟的时间。之后,铁道局会立即通知运输安全委员会。一般在一小时内,委员会调查人员将同医护人员、消防人员以及警察一同出现在事故现场。"森茂博指出,在调查取证过程中,现场保存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他向记者举例道:"在jr福知山线脱线事故中,我们在现场进行了大概一个月的调查。虽然在这过程中,运营公司希望能够及早开通线路以减少经济上的损失,但没有我们安全委员会和警察局的许可,他们是办不到的。航空、铁道以及船舶的运行对安全性能的要求非常高,国民对其安全性的期待非常大。因此,为了彻查每一次事故发生的原因、防止再次发生并减轻受害者的痛苦,我们对每一次事故都会总结出一份事故调查报告,将其交给国土交通大臣并予以公开。同时,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我们将会对国土交通大臣以及事故责任人进行劝告,告诉他们应当如何减轻受害者的痛苦以及将来应该实行怎样的举措。"日本运输安全委员会网站主页上的这段文字明确了该委员会的职责:找出事故真正的原因,从而掌握方法杜绝重蹈覆辙,而不是处罚几个肇事人或责任人。如果类似事故接二连三发生,无论怎样严肃处理责任人也是没有意义的。这个事故调查委员会的人员都是有关专家,调查的所有证据和结论也都要公布于众,因为有关行业要根据这个报告的结论采取对策,调整工作方法,有时甚至还要修改法律。对"jr福知山线脱线事故"的调查,令事故列车运营商jr西日本公司董事长和社长双双辞职。调查详实还要有纠错体制现场取证仅仅是一个开始。但凡大的事故,接下来将是极其

缜密、严肃并且繁冗的归纳和总结过程。森茂博告诉记者,jr福知山线脱线事故于XX年4月25日发生,但他们制作出完整的事故报告的时候,已经是XX年6月22日,整整花了两年多时间。现在,在安全委员会的主页上依然能够看到这起事故详细而完整的调查报告书。这份报告书包含七部分,分别是"铁道事故调查的经过"、"认定的事实"、"认定这些事实的理由"、"原因"、"建议"、"判断和见解"、"参考事项"。最令人惊讶的地方在于,该调查报告书包含了77张各种图片和图表,详细总结了在这起事故中伤亡旅客的年龄和性别分布、每一名死者的死亡原因、事故发生时乘坐乘客的负伤情况和站立乘客的负伤情况、每节车厢的伤亡状况等等,并且通过无数事故现场的照片或者制图再现了事故发生时的各个细节,包括车辆附着物的成分分析以及事故发生时所有乘客的分布状况以及发生后的移动状况…正是在一个个这样详实的报告书的基础上,安全委员会总是能够很有底气地对责任方甚至行政机构进行劝告和建议,责任方和相关的机构每次也都会认真地吸取教训,在各方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拿出许多改进和防范措施。这种事后纠错的体制使得包括新干线在内的日本铁路的安全性能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当今年3月11日发生东日本9级大地震时,所有新干线都在地震来临的第一时间停止运行,当时,仅在东北新干线上就跑着18列列车。而经受住了此次强震考验的新干线列车的地震预警系统,正是在7年前日本新潟地震后投巨资改进的回报。XX年10月23日,日本新潟县发生了7级强烈地震,使从东京开往新潟的上越新干线列车脱轨,这也是新干线历史上第一次发生运载旅客的列车脱轨事故。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这次事故却使人们认识到新干线地震检测系统的局限性。此次事故发生后,在安全委员会的调查和建议以及各方的合作下,jr东日本公司投巨资开发地震预警系统,一些科研部门立即着手研究解决方案。此后,新干线的地震预警系统逐步得到加强。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在事故发生之后。日本新干线在"未雨绸缪"方面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