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江西

江西范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江西相关内容的范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江西问题。

分享

浏览

115

范文

382

关于江西三青山的导游词

全文共 2734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石门涧参观游览。在此我就把石门涧的有关情况向大家做个介绍。

有句话说得好“石门涧是庐山 的一块瑰宝。它既有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又有青城之幽、华山之险。不到石门涧,难识庐山面”。石门涧位于庐山西麓,所以按其区位素称:庐山西大门。据《后 汉书?地理志》载:“庐山西南有双阙,壁立千余仞,有瀑布焉。”石门涧因有天池山、铁船峰对峙如门,内有瀑布高悬垂落形成壮丽多姿长涧而得名。面积 5000余亩。自古石门涧就有“匡庐绝胜”、“山水决胜”、“石门冠天下、涧景醉游人”的美誉。其实在远古时期,大约九亿年前,庐山及周围地区尚是一片汪 洋大海,后经多次地壳活动,庐山才从海底慢慢上升起来,所以地貌景观奇特,地质丰富多彩。它属典型的冰川地貌,距今约120万到24万年前才形成这种 “褶皱”型和“地垒式断块山”。而正是由于第四纪冰川鬼斧神工似的把石门涧雕刻成一件艺术珍品。黄龙冰斗,窄口下悬崖,挟带着的冰体,沿谷地面流,从而产 生石门涧、U形谷、冰门槛。石门涧上连天池、九奇、大林、上霄诸峰。并且庐山将军河的水、九奇峰的水、上霄峰的水、大林峰的水、含鄱口的水、乌龙潭的 水......最后都汇集于石门涧,所以说是石门涧的水资源很丰富,导致“处处挂飞泉”的景致。是庐山西部一条最长、最宽、气势最大的溪涧。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了解决庐山用电,国家在神龙宫上边筑起40多米高的大坝蓄水发电,瀑布优势相对减弱。但由于水源广,加之庐山全年阴雨天占55%, 年均降水量为:1833.5毫米,最高年份降水量高达3362.6毫米,特别是3―9月降水量一般月均在150毫米左右,因此石门瀑布水,终年不涸,非常 可观。而这种特定的环境气候也促使了生活在这里的“三石”的生长。说起这“三石”,大伙儿可能就要问了到底是什么?用句很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三石成一桌 菜,是庐山的特产。分别是石鸡、石鱼、石耳。石鸡叫鸡不是鸡,它生长在庐山山涧里与蛇同一个洞穴,形体很像青蛙,叫声很像鸡,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石门涧 的生态环境也非常优越,植被覆盖率达85%以上。庐山区域内的植物种类中,有60%以上在石门涧分布。

庐山的山花杜鹃花在入春后个个都争奇 斗艳。早在1620xx年前,石门涧就游踪不绝。东晋隆安4年,名僧会员率释、道、儒18高贤常游于此,游览风光,轮道吟诗,写下了《游石门诗并序》,成为千 古绝唱。为我国山水游记之作开了先河。位团友: 历经艰苦磨难,穿过一片柳山树林,爬上300多步台阶,现在我们大家已是气喘嘘嘘,满面汗水了。

请大家抬头观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千年古刹和三棵千年古树――这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又一景点,周恩来总理照相的地方――三宝树。请大家在旁边的台 阶上坐下休息,听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所谓三宝树,即两棵柳杉和一棵银杏,请看这块石头上镶着“晋僧昙冼手植波罗宝树”这么一看大家会说原来这三棵树是晋朝的一个和尚所种,那就有一千五百年 啦,这种说法可对可不对,为什么呢?大家看,这两棵叫柳杉树,在庐山有很多品种的杉树,有水杉、河杉、红杉、铁杉、和柳杉,又因为这种树它枝叶长得像垂柳 一样,往下沉,人们称它为柳杉。那边一棵叫银杏,又名白果,因为祖辈种树,孙子才能吃到果子,所以又名公孙树,它是活化石,十分珍贵。

根据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地质学家李四光,来庐山考查证明:庐山经历过第四纪冰川,也就是说,大约在400万年前,我们这块地方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栖息着许许多 多的动物、植物,但是因为第四纪冰川到来时,气温急骤下降,最后降到零下几十度,地球上有很多地方就这样被冰包围着,包围多少年呢?有40万年,在这40 万年的漫长岁月中,很多植物都绝种了,但唯有这种银杏树不知道通过什么方法活了下来,而更为可贵的是很多植物都是雌雄同体的,但银杏树都是“公母”分开 的,却又不能分的太开,据说分到一定的距离,花不能授粉,“公母”树都会死掉,这树是晋朝时的。

庐山有一庙叫“大林寺”,庙里主持叫昙诜, 所种原有三棵,两母一公,有一棵母树种下不久就被虫吃掉了,公树痛不欲生也想死,但死到一半,抬头一看,还有一棵母树,公树想,我要一死,这棵母树也会 死,为了这棵母树,我也要活着,所以人们又叫它爱情树。请看那一棵是公树,但又不是三宝树之列了,后来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此处修了一座“黄龙寺”,庙里 面的长老叫“彻空”,又重新补种了两棵柳杉,又因为这一类型树,佛教统称为婆罗宝树,大致寺庙里、庙前或庙后都要种上一到两棵的,所以现在下面柳杉树高 41米,直径1.9米,树龄620xx年;这一棵柳杉高41米,直径2.2米,树龄620xx年;这棵银杏高30米,直径1.5米,树龄1520xx年。

那么树就是树,为什么称为宝树呢?有人说树到百年为宝,这是错误的,因为今古贤文上面说得好,山中易找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而这种树有很多说法,比如明万历年间,神宗天子驾游此处发现这棵银杏木质很好,就命令100个工匠限期三天,将此树砍下做一大桌子,谁知这100个工匠 就来砍,这一下可了不得啦,为什么呢?因为你这边砍,它那边长,你砍多少,它就长多少,这一砍就砍了三天,限期将到,树砍不倒,这100个工人慌啦,一齐 跑到树下哭着说树啊,你就让我们砍了吧,如果我们不把你砍下作成桌子,我们全家将会被杀啊,求你呀,谁知此时树上发出一种声音,好象在说“孩儿们,我很同 情你们,但是你们要砍我,也只能从上面砍,让我一层层往下落,如果你们从下面砍,我将无论朝哪边倒下,都会压死我的子孙的呀,你看我四周长着多少树,它们 都是我的子孙啊,工人一听树能说话,一齐大吃一惊,赶紧把这事告诉了神宗天子,明神宗听后一口气说,树本草木能照顾及子孙,我身为一国君王应为百姓着想, 此树乃宝树也,应当加以保护。当然这是神话不足为奇,实际上是我们庐山脚下有鄱阳湖、长江,山上山下温差极大,因而气流的波动也特别大,所以每到夏天下瀑 雨,风特别大,加上雷电,十分吓人的,人们称为“山啸”。据说明朝黄龙寺和尚彻空长老种下两棵柳杉不久,庐山发“山啸”啦,整个庐山是“飞沙走石、雷电交 加、昏天暗地、日月无光、大雨倾盆、摇摇欲坠”,但是因为三棵树这地方是山凹,反而是风平浪静,因此,彻空和尚认为是这三棵树有镇山之能,特休书一封告诉 皇帝,又因为这上面黄龙寺是万历母亲慈圣皇太后所修,所以万历皇帝特别重视,因此这位神宗皇帝降旨一道说“树能镇山,是大明朝洪福齐天,实乃宝树,是太后 洪福齐天,今后三棵树要加以保护,不得毁坏,凡大明官员,路过三棵树要“文官下矫,武官下马”,所以这三棵树和庐山树都被保护起来啦,这三棵树呀才能这样 枝繁叶茂,直到现在都长得这么吸引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范文

江西萍乡武功山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武功山位于萍乡市东南边缘,罗霄山脉北段,绵亘起伏120公里,为萍乡、宜春、莲花、安福四地天然屏障,上峰白鹤峰海拔1918.3米,是华东地区第一高峰。

武功山奇峰罗列。瑰崎壮丽;怪石林立,形态诡异处处深壑幽谷,美妙绝伦;峰峰悬崖峭壁,涌泉飞瀑。站立远眺,村庄、田野尽收眼底,大有“万进而云山齐到眼,九霄日月可摩肩”之意境。早在宋代,武功山就小有名气。

宋代诗人郑强曾登临武功山,并赋诗一首《登武功山》:“绿色青黛梁群山,院锁屋恋迭嶂间,金顶插天云漠漠,飞瀑泻地不潺潺。拔地凌穹吊马桩,巍然在望葛仙坛。灯荧星点清霄静。炉烟燎绕白云还。俯瞰日山齐到眼,江南尽境属吴邦。疑是神仙真洞府,公余幸得一跻攀。”1638年,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冬游武功山。为山中奇景所陶醉,写下了《游武功山》:“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岭堪比武功山。观日景如金在冶,游人履步彩云间。”武功山游记当然地成为《徐霞客游记》中的一部分,因而名声鹊起,成了文人雅士,僧侣道人游览凭吊的胜地。

展开阅读全文

著名的江西婺源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我去过古老的北京,到过温暖的厦门,马上,我又要去江西婺源了。

坐了五六个小时的汽车,我们终于到了二幢“破烂不堪”的房子面前,进了房子,才发现里面很干净。说它干净,因为它被褥整齐,墙壁干爽,而且电视、电脑一概没有,让人觉得似乎又回到了古代。我们草草地吃完饭,就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我刚刚睁开眼睛,就发现窗外原本绿油油的草地上流动着绿、红、黄等颜色,我顿时睡意全无,走到窗外,却发现向导已经等在那里了。

刚走出几百步,就发现这里卖花环的人家颇多:花环是用藤做的,上面插上星星点点的油菜花、桃花等,漂亮极了。没等几秒,妈妈就买了几个花环扣在我们的头上。

出宾馆大约二百米就来到售票口,过了售票口就渐渐入山。小径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油菜花,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油白菜显得有精神。萝卜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梯田呈环形,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环形的梯田,黄色的油菜,再加上或浓或淡的白色,眼前一片明艳。

我们爬上了山顶,往下眺望,是浓淡不同的黄色,一阵风吹过,一山的油菜就漾起阵阵波纹,好看的很。

下山时,我们乘机“体验”了一把婺源的泥土:这里的泥土软软的,脚踩在上面也不会陷进去,一松开,泥土又会复合在一起,真神奇。

我留恋北京的故宫,厦门的鼓浪屿,更留恋婺源的油菜花!

展开阅读全文

著名的江西婺源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的一首秋思不知打动了多少游子渴望回家的心,家乡的古风古韵已俨然成为人们心中那最柔软的地方,勾起人们的记忆。

我的家乡——婺源,是坐落在江西东北部地区的一个小乡村,这么多年过去了,古朴的气息仍然没有改变。

走出去,看看那座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言论在婺源身上得以很好地体现。至今,婺源仍是绿树遍布,随眼望去,满山的翠,满山的绿,翠得那般青葱,绿得那样耀眼。这一座“绿的天堂”带来了财富,带来了收入。随着环境事业的红红火火,服务旅游业也创办得轰轰烈烈。名气大了,享誉全国,来的游客自然多了起来,婺源又用美景征服了他们,来此处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走出去,看看那古典建筑。婺源的徽派建筑是有名的,粉墙、青瓦、黛瓦,那角角落落中无不散发着古朴的气息。来到朱子大街上,两旁的建筑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当夜幕悄然降临时,这古朴气息中透露出现代化气息,充满活力与生机,更托映出古典之美。

外在的美终究会朽烂,内在的美才是永恒。

这么多年来,人们那淳朴的品格仍没发生改变。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间的和睦相处的气氛仍未变化。虽未有“将相和”的美谈,也没有“八尺巷”的故事,但细发微处见真情,老人们总喜欢在自家门前的台阶上用食,时不时地闲聊两句,一个又一个的年轻人也加入了他们的阵营,一切安好。我甚至可以骄傲地说,我是吃“百家米”长大的,这是因为邻里间的互相帮扶,不计得失。这个小乡村并不会出现广场舞扰民的现象,因为包容在每个人的心中。

不知不觉,我已伴你走过十四载了,经历过,感受过你的变化,你的发展,也目睹、见证了你的不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也许,惟有你的风韵犹存,才是对古色古香的最好诠释吧!

愿你风韵永存,在这个世界上以傲人的姿态走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2024江西学生同上国家安全教育课观后感

范文类型:观后感,适用行业岗位:学生,全文共 982 字

+ 加入清单

在20__来临之际,冠状病毒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偷袭了中华大地。面对这个不速之客,中国人民齐心协力护祖国山河无恙,坚信终将迎来春暖花开。

冠状病毒的首先在武汉出现,这种病毒会导致肺炎并且传染性极强。为了隔离病毒,彼时武汉已经封城了。但依旧有千千万万逆行者勇赴武汉;有千千万万的物资车支援武汉;有千千万万的人民牵肠挂肚武汉。隔离不隔爱,封城不孤城是我们对待病毒的态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对待灾难的不屈:心手相牵,跨越荆棘是我们对待坎坷的勇气。当病毒来临,没有一个人能够独善其身。华夏儿女凝聚力量,奏响迎春乐。

作为一名中学生,由于疫情影响。昔日里那些在黑板前忙碌的背影没有在我们的料想中如期而至,取而代之的是网上教学。在我们的印象里,老师的形象是不乏枯燥和古板的。然而,为了正常的教学。他们不厌其烦地下载一个又一个的教学软件,笨拙的手在电脑前重复操作。

我的母亲就是一位老师,她并不精通手机。在延迟开学期间她尝试着下载一个个的教学软件。在这期间,我的耳畔总能响起她和其他老师的交流声“哎呀,这个软件怎么布置作业呀?”“我也不太清楚啊,都是第一次用。”“用这个软件怎么改作业呀?”“先…….再……”自从那开始,每到深夜我依然可以听到母亲翻书的声音,母亲用湿润的带着红血丝的双眼一丝不苟地查阅这学生们的作业,再用不熟练地操作在作业上勾勾画画。这时的母亲不像是一名老师而更类似于初入新世界的行人。老师们在陌生的软件中不吝啬花费的时间,不厌倦繁琐的操作。面对疫情的威胁恐吓,他们正在用各自的方法努力地前进。对于老师而言,保持优秀的教学质量就是对抗击疫情出了一份最大的力量。他们怀揣着对职业的坚守正一步步地奋力前进。而学生们则听从老师们的教学安排,努力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师生们都怀揣着对知识的热爱,翻越了疫情困难的大山,坚持走在知识大道上。

我相信在疫情防控期间,所有职业的中国人民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守护我们的祖国。中国人民从不踽踽独行,我们握紧了彼此的手,贴近了彼此的心跳,领会了彼此的信念。我们的努力已经在祖国沃土上洒下了春天的种子。我们的不惧已经筑造成防疫病毒的铁一般的围墙。

在浩瀚的星球里,在大千世界中。一星坠落黯淡不了整片星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而当群星闪耀便能璀璨黑夜,群花齐绽便能击退白雪皑皑迎来春暖花开。待到春来之时,中华大地必然重新焕发生机,十里飘香!

展开阅读全文

江西名胜古迹导游词6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月亮之都——江西宜春。

宜春位于江西省西部,市总面积1.87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为544万。宜春是一座风光秀丽的城市,先后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著名文化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称号。

宜春市因“城侧有泉,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自汉代时期开始建县,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宜春文化丰富多彩,历来为“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唐代诗人郑谷、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和明代清官况钟等历史文化名人。除此以外,民主斗士杨杏佛、物理学家吴有训,也是出自宜春的杰出人士。

宜春旅游景观十分丰富,这里有月亮文化发源地明月山,有葛玄采药炼丹之处、江南三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阁皂山,商代著名考古遗址樟树吴城遗址,曹洞宗发源地宜丰洞山,禅宗清规的发祥地奉新百丈山,此外还有靖安三爪仑,宜春的温汤,宜丰的官山,铜鼓的毛爷爷脱险处等著名旅游景点。

说起宜春,大家最感兴趣的应该是明月山吧,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下明月山,它主要由太平山,玉京山,老山,仰山等十几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组成,整个山势呈半圆形,恰似半个明月,故名为明月山。景区以迷人的自然风光、罕见的富硒温泉、著名的禅宗圣地和独特的月亮文化为特色,是一个“以月亮情吸引人,用生态美景留住人”的休闲度假胜地。景区西北部的温泉,低硫高硒,日出水量达1万吨,水温常年保持在68到72摄氏度,对心血管疾病、皮肤病的治疗和预防都有不错的效果。

宜春物产丰富,特产众多,大家可以买一些宜春的土特产品带回家,樟树四特酒,宜春的松花皮蛋、脱胎漆器、夏布都是不错的选择。要是再带些丰城冻米糖、高安腐竹、奉新红米和中华猕猴桃那就更好了。

游客朋友们,美酒需要品尝,美景则需要亲临观赏,祝愿大家在这次旅行中能够玩得开心,玩得尽兴,我相信,大家一定会不虚此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江西著名含鄱口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含鄱口的特殊地势,使这里成为云雾孕育之处。不知各位是否听说过?在含鄱口观赏云雾,偶尔能领略到“响云”、“宝光”、“云中净地”的奇妙景象。

_,常见云雾从山中急速朝峰巅涌去,而且伴随着“嗡嗡”的响声,这就是“响云”。这种现象有一个解释说,含鄱口豁然其张,形凹如口,恰似一个大音响,奔跑的云雾流与其发生共鸣,因而“嗡嗡”作响,听之有声。

如果再浓雾迷漫的早晨,置身于此,有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身影出现在云雾的屏幕上,影子在外围环绕着两圈五色光环,好似菩萨头上的灵光,人们称为“宝光”。这确实奇妙!我猜测,由于山势的原因,浓雾可能在某处形成了一个直立的平面,犹如一个大平面镜,此时正好照出了人的身影。至于五色光环,是因为水汽对光的折射和衍射形成的。人体周围的水汽由于体温的影响,其密度与别处水汽有差异,可能正好具备对光产生折射和衍射的条件。

云雾中的含鄱岭,当云海的海涛从四面八方袭来时,四周云枪高垒的含鄱岭中间,有一块纤雾不染的“云中净地”。这是由于含鄱岭的特殊地形,才有云雾从四面八方一地推进的现象,形成逐渐缩小的云雾圈,随着云雾圈的缩小,圈内气压也随之增大,当气压大到某一数值时,正好能抵挡住云雾的推进,于是就出现了“云中净地”的现象。

也许是因为这个山岭中部有一个含鄱口,所以它才得名“含鄱岭”。含鄱岭海拔1211米,东接五老峰,西傍九奇峰,北凭大月山,西南有汉阳峰。构成含鄱岭的山石是长石石英砂岩,山脊如刀,长达1250米,其方向既不与岩层走向一致,又不与任何一组裂隙平行,李四光等地质学家据此认为含鄱岭山脊是一条典型的冰川刃脊,是第四纪冰川在流动中刮削而造就的。

展开阅读全文

著名的江西婺源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68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贵宾,我们现在将要从景德镇出发前往中国最美丽的乡村,中国最后的香格里拉----婺源,行车时间大约需要1,5小时!小华想请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5年前有没有在报纸或网路上经常看到婺源这个地名呢?(微笑)应该很少有见到吧?是的,婺源是近几年才慢慢火起来的一个旅游景区,20xx年之前的婺源是一个深山闺中的女子,不为人所知他的美,后来在20xx年的一天,当我们的江书记某天来到婺源,无意中和随从的人员说起我终于来到了我的故乡,当时随从的人惊讶说起:“主席,你的家乡不是江苏的吗?怎么变成江西的拉!”当时我们的江笑咪咪说:“你们不知道呀,我的爷爷是从这里的江湾镇走出去的,按理说我也是这人呀”。当时挥笔写下了:中国最美丽的乡村!随之,20xx年婺源正式大肆发展旅游行业,当时打出的口号就是------中国最美丽的乡村,中国最后的香格里拉。这一炮竟然打红,很多摄影家纷纷赶至而来,发现了这的美,特别是每年的3月份,金灿灿的油菜花衬上那特有的白墙黛瓦的马头墙以及那飞檐巧角的徽派建筑,更是变成那些爱好摄影的旅游者天堂,让游人流连忘返!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婺源的境内,大家可以看看窗外的建筑,都是徽派建筑,你们可能觉得奇怪,为什么江西的境内还有安徽的建筑?其实之前他是徽州六府一县中的一个县.民国时期,蒋先生为了"剿匪",1937年划给江西,后又划回安徽.解放前夕又归江西.婺源境内99%的水汇流到鄱阳湖.咱们婺源离安徽的屯溪也只是需要行车2小时,离浙江的衢州也只要行车2-3小时。交通非常便利,但是在古代的婺源因为山多,所以交通非常不便利,用小华的一句话概括,婺源是“八分半山-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这样的环境造成了古代婺源的人从小就明白穷则思变的道理!这里有这么一句话概况这里的男子的命运“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从这个童谣就可以看出这里的男子之前非常的苦,因为山多地少,人口多,所以只能出去经商,古代的婺源人很多都是做茶叶生意和木材生意,慢慢就形成了一帮徽商,说到商人,大家都知道,咱们中国自古就有3支非常著名的商派,第一只是山西的晋商,说到晋商你们应该脑海里浮现的是《乔家大院》的场景吧?他所反映的是一代晋商乔致庸的辉煌形象。那第二只商派则是我们的徽商,而徽商想必大家会想到中国台湾的作者向阳写了一本书《红顶商人胡雪岩》。胡雪岩可谓是古今中外商人的一个典范,不管是生意上或为人处事上,都是一个典范,所以如果大家经常去书店都有看到关于描写他的书。比如最近百家论坛里,一台北著名教授曾志强就写了一本《胡雪岩的启示》,由此可见胡雪岩慧眼识英才,鼎力救济穷书生王有龄,最后从一个小学徒到富甲一方红极天下的著名商人,可谓是商道上的楷模!那第三只商道则是江西的江右帮了!虽然商人很有钱,有大房子,有三妻六妾,但是其实在古代商人的地位何等的卑微?古代的地位排列是仕--农--工--商,地位最高的是读书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做官的和读书人地位最高,其次是农民,因为他们有田,然后是有手艺的人,最后才是商人,可谓当时的商人的地位何等卑微,因此他们才努力挣钱,回到家乡娶老婆,盖大房子,捐钱修祠堂,修桥,修路,来提高自己在家乡的地位和身份。因此大家可以看下这婺源的房子做成马头墙的样子,在远处看就象古代的女子望远盼归自己的男人早日归来的样子!

说到婺源,这个地方就宛如这的女子小家碧玉,明朗素雅。你们可以从他的名字就看出来这个地方和女子有关系,大家看下这个“婺源”的“婺”字,下面的个女孩子的“女”这个瘦弱的女子,左肩膀抗着一个“矛”在古代“矛”可是非常锋利的兵器,而他的右肩膀是个反文旁,说明这里的女子你可惹不得?(笑),虽然弱小,但是却是文武双全的人,婺源的女子是典型的: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养得了儿郎,见得了爹娘的媳妇!刚刚我们说婺源男子命苦,十三四岁就要出去经商,但是又有谁知道婺源的女子也是很苦,嫁在这里,嫁给商人,不仅要受相思之苦,而且还要学会自己打理家务,教育小孩,更要学会处理邻里之间,婆媳之间的关系,说到这婆媳和小姑之间的关系,这可是一门学问,很大的学问,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五个女人就顶五千只鸭子”。所以这也是婺源女子的必修课!婺源的女人在结婚的时候,有着很有趣的一些习俗,比如说他们结婚当天要哭嫁,你们肯定觉得奇怪结婚大喜,哭也太不吉利了吧?但是婺源人是你一定要哭。哭得越凶代表你嫁得越好!如果没有哭出眼泪,街坊邻居会笑话说这个女子以后老公不爱他!(微笑)婺源的女子哭嫁完之后这个时候老公会从小姐楼把她背或抱下楼上上轿子,带上娘家给的嫁妆上老公家。当到老公家门口时候,新娘子会下下轿子轻轻敲老公家的门,这个是未来的婆婆会打开门“迎接”,这个迎接还会给个很大的见面礼surprise! 你们猜什么?首先提示下,婺源的婆婆很“凶”,俗话说:十年媳妇熬成婆,这个时候到自己翻身的时候一定要狠一点,要不以后怎么管教媳妇呢?(笑)猜猜!恩,婆婆这个时候一打开门,啪,啪,两个很响亮的耳光!嘿嘿,婺源的媳妇这个时候也不哭也不闹,婆婆打她,她怎么办?婺源这个地方自古就是个“书乡”一切都很含蓄,比如说婺源人洗手间不叫洗手间,叫“舒园”,以前古代舒园还要有对联,对联上写着:“百姓人家常来,皇帝老爷也到!”咱们再说到这个媳妇被打,但是这个时候她很镇定的挥手,叫人把嫁妆抬进屋里,咱们看看这嫁妆是什么?首先第一件:一个米筛子,第2件:一把剪刀,第3件:五个挖井的人,第四件:一分田地的契约,第五件:一口棺材,第六件:一个秘密武器,两个茶叶包。

那大家可能觉得奇怪,这些用来做什么呢?再猜猜?(一般客人的答案都让我笑晕)嘿嘿!告诉各位吧!首先米筛子,她是告诉婆婆,婆婆您不用打我也不用骂我,我可能结婚前有很多缺点,同样我身上也有很多优点,今天我带来米筛子,我每天都会筛选我身上的缺点和优点,不好的地方我自己改正,好的我会保留,所以您不用打我也不用骂我!

其次一把剪刀,是告诉婆婆,如果您的儿子有一天变心了,或我们的感情不好了,我们双方会自己处理我们的感情问题,也不用您老念叨,儿子你这媳妇不行,把她修了吧?我们的感情我们会处理,会象拿这剪刀一刀两断,绝对不会藕断丝连,请您放心!

第三个,五个挖井人,以前的婺源人都是喝井水的,所以娘家人帮挖好。一分田地,以及一口棺材和起来的意思是告诉婆婆,我今天虽然嫁进您家,但是我喝的水是我们娘家人挖的,吃的米是自己家的田种的,包括我死了也不用您家的棺材!所以你打我骂我我不用还口还手!嘿嘿!至于茶叶包呢?(要知答案,请听下回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江西婺源篁岭古村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130 字

+ 加入清单

走进篁岭,迎面就是那高大、巍峨的石牌坊。在过去的徽州大地上,各式各样的牌坊遍布乡村。徽州牌坊是与徽州民居、徽州祠堂并存的古建筑,共同构成徽州独具一格的人文景观,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之一。徽州牌坊种类很多,有功名坊、孝义坊、科第坊、百岁坊、贞节坊等。

篁岭在明清时期人才辈出,被载入县志的就有六七十人。1949年解放前,篁岭有多座牌坊,但是,多数都在__中被毁,这是唯一幸存的一座,经过巨资整修,基本恢复了原貌。

这座牌坊属于功名坊,叫“功勋坊”。整个结构属于五凤楼格式,雕刻的图案以五子登科、高中及第、步步高升等主题为主,也配有梅兰竹菊等雅趣的表现。正面高处“圣旨”二字,表明此坊的建造是得到皇帝的批准的,是恩宠荣耀的象征。两侧的对联是:“旌自国家,操捷雪沙菱镜;建诸天地,微流壁水兰基。”

牌坊的背面,高处“御赐”二字与正面“圣旨”相呼应。有意思的是,中间嵌入的匾额“上善诺水”。

[五桂堂]

五桂堂是篁岭古民居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正屋占地约120平方米,加上圈围内的院子,总占地超过200平方米。这样的房屋,在篁岭,自然也是大户人家。

走进院门,左种香柿,右植红梅,还有芭蕉和天竺,再加右边这座半月形“泮池”和院墙上的漏花窗饰,清新雅趣已是先声夺人。“泮池”一般建于文庙前,其用意是鼓励族人致力科举,光宗耀祖。民居建泮池是很少见的,其用心不言而喻。

走进大门,挡在我们面前是的一道“屏门”,也叫中门。在篁岭的民居中,设有中门的,独此一家。中门的好处是,正堂与门口相对隔开,主人在正堂会客或休息,外人站在大门口往里面看,却看不到什么;真正有事上门的人,就通过中门的偏门,走到堂前来。在过去,中门平日不开,但是遇到婚嫁或丧殡大事,或者有贵客临门,才开中门。

五桂堂正屋分为前堂和后堂两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对朝堂结构,四披水檐天井下的坍池,已经没有明代坍池那么深了,这也体现了清代建筑的风格。天井上方则是“跑马楼”,也就是说,楼上靠天井的四面都是通的,可以围着天井跑一圈。

天井下两边的隔厢上,是《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这是朱熹的第十七代孙、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学者、江苏昆山人朱柏庐(原名朱用纯)所撰写的,是用来教导后代儿孙的“人生守则”。《朱子家训》的影响非常大,在封建社会,甚至一直到民国时期,《朱子家训》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弟子规》等传统文化读本一样,也是儿童入学后必须学习的,那时候的儿童,常常有事没事就背诵:“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堂前是典型的徽州厅堂摆设格局:上门头,在堂匾下,是中堂画和对联;再下则是厢椅桌,中间摆座钟,两边摆花瓶、方镜等。八仙桌摆在堂前正中央,宴请、会客、议事等正式活动,往往需要在八仙桌上完成。堂前往往体现庄重和威严。

五桂堂原主人曹廷启,是曹文埴的生身父亲。曹文埴,字近薇,号荠原,歙县籍篁岭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历任经筵讲官,派充南书房供奉,晋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府尹事。为不忘身世,倡导孝友,曹文埴在显贵之后,出巨资兴建了这座五桂堂送给父亲曹廷启,以报答曹廷启的生育之恩。

据家谱记载,五桂堂与篁岭曹氏宗族的族房有关。篁岭曹氏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为代表的五大房。这五大房均统称五桂堂。所以,在过去,凡是结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红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郑重地写上“篁里五桂堂”这五个大字,家家如此,无一例外。

看了前堂看后堂。后堂的布置格局与前堂差不多,但这里是住在这屋里那一家人的重要生活区,就没有前堂那样讲究庄重肃穆了。后天井下仍摆着八仙桌,一家人吃饭在这桌上,家人要做小手工也在这桌上,孩子读书做作业,也在这桌上。厢倚桌上仍摆座钟、花瓶,还可以摆食盒、菜篮等生活日用品。这些东西摆在这里比较恰当,如果摆在正堂,那就闹出大笑话了。

后堂与厨房往往连在一起。在这里可以看到篁岭人家厨房里一般的陈设:锅灶、水缸、水桶、饭甑、菜橱、菜篮、饭箩、笊篱,还有腊肉、干鱼等等,可以说,厨房里必备的东西,这里都有了。

住在这屋里的人,晚上睡觉要么在楼底的两边厢房,要么在楼上的偏房。

从厨房门出,去外面的小院子看看。院子里有水井,水位高,水量大,取水很方便。院墙上的石雕,两边是梅竹,中间的大图案是鲤鱼跳龙门。而正堂的屋墙上,本来的人头槛(窗)被做成了宝瓶、葫芦、芭蕉叶形状,真是别具一格、别有意味啊。

[晒工坊]

晒工坊其实是一栋普通的民居,但也有它的特别之处。大家对“篁岭晒秋”都耳熟能详,那么,那些晒的南瓜、辣椒、萝卜等等是怎么切的,怎么晒的?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在这晒功坊里探究它的谜底了。它也是了解篁岭民俗的一个很好的展示窗口,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亲自参与切菜和晒菜,体验农家乐呢!

晒工坊的楼台顶上也是篁岭很好的摄影点。站在这里,篁岭村的村貌,还有远山的景致,都尽收眼底。把它们摄入相机,带回去,正是篁岭留给您的美好记忆。

[竹山书院]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竹山书院。婺源是书乡,历来重视读书,尊师重教。篁岭也不例外,明清以来一直科第绵延,人才辈出。历史上的篁岭竹山书院,还与歙县雄县有密切联系、因为捐资兴建书院的,正是歙县籍篁岭人、被誉为“父子尚书”的曹文埴、曹振镛父子。原来,曹振镛的曾祖父曹国昌是乾隆年间江南的大盐商,富甲天下。曹国昌出资,由曹振镛的祖父曹景宸在雄村建造了竹山书院之后,就有了曹文埴、曹振镛这对“父子进士”、“父子尚书”。传说,曹景宸并未生育子女,而曹文埴是篁岭曹廷启的儿子,是出生后过继给歙县雄村曹景宸的。曹文埴、曹振镛都清楚自己的“命根”其实在篁岭。这就是曹文埴、曹振镛父子为什么要捐建篁岭书院的原因。

现在这座竹山书院是在原址上重建的,规模和形制基本沿袭了老样。整座书院占地420平方米,三进三开间三天井,一二进为单层,第三进为两层,整个格局简洁明朗、宽敞大方,体现了书院的功能。

当年进行书院选址时,是颇有讲究的:书院大门对着祠堂,一方面是让篁岭曹氏先祖护佑后代儿孙读书上进,科甲联登;另一方面是警策读书士子,面对列祖列宗,应该慎终追远,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金榜题名,光宗耀宗。曹氏先人的用意真可谓深远啊。

[曹氏宗祠]

建于篁岭村口的这座曹氏宗祠,原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现祠是在原祠基础上重建的,占地约360平方米,为中轴歇山式建筑,三进五开间。第一进叫仪门,第二进叫亨堂,第三进叫寝室。一二进为单层。享堂,是祖宗享子孙朝拜的地方,是宗族祭祖、族人集会的场所,也是宗族的执法公庭,是族人心中的圣殿,也是最能体现宗祠威严、神圣的地方。第三进为两层,二楼设香火宫,也叫“寝室”,是供奉列祖列宗牌位的处所,这就是寝室的来由。

篁岭曹氏,是明代宣德年间从邻近的上晓鳙迁居而来的,与上晓鳙曹氏一样,在宗祠内祭祀先贤上蔡侯曹恤、唐节度使忠烈公曹全?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忠愍公曹翊、忠武公曹翔。原祠正堂上方的匾额,是太史汪思题写的“上蔡世家”。

汪思,大畈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刑科给事中,历云南副使。

[怡心堂]

眼前这座木雕特别精美的民居建筑,叫怡心堂。先看看它金碧辉煌的门面?雕吧。上排从左至右:刘备赴江东、夜访寇准、杨业战韩昌、文王访贤、弃官寻母;下排从左至右:子孙满堂、战长沙、八仙祝寿、讨荆州、连中三元。?雕画面还有丹凤朝阳、金玉满堂、梅兰竹菊、荷叶、圆月、宝瓶……等等,中国承续了千百年传统木雕“教训子孙、礼义廉耻”的题材,都在这座怡心堂门面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徽州木雕很少飞金描彩,而这座怡心堂却是五彩缤纷、美仑美奂。原来,这座怡心堂的前身,是婺源许村镇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文化站老屋,是当时闻名江南的茶商许畅芝(又名许云薪)的客馆。

许村镇属于婺源的西南乡,与乐平市、德兴市毗邻,自古以来就与赣鄱大地联系密切,深受赣文化影响。从这座怡心堂的雕刻风格来看,就带有鲜明的赣雕特色,是徽雕与赣雕相融合后开出的艳丽奇葩,被誉为徽式建筑的精品。从1987年以来,就有《聊斋》等电视剧把怡心堂作为拍摄基地。

把怡心堂从许村搬迁、“改嫁”到篁岭来,这是我们景区独创的“传统古建异地搬迁保护模式”,让异地古建筑在篁岭获得第二次生命,并以它们的绝世风华让后人感受它,真实地触摸到它,亲眼看到它的重生。对于这种异地搬迁保护模式,虽然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古建筑专家的称赞,但我们还在摸索中,特别欢迎见多识广、博学多才的朋友们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

(进入怡心堂)

整个怡心堂属于徽州传统的三间结构,但两边的边厢都没有房间,就使得本来不大的厅堂显得宽敞起来。抬头看看头顶那圆形木雕、环环相扣,谁知道它叫什么吗?对了,叫藻井。藻井本来专用于祠堂、亭阁的天花板装饰,很少用于家居的,但怡心堂的原主人就在家居的客馆里构建了藻井,可见他的别出心裁、财大气粗。

整个怡心堂,包括一楼、二楼的门窗、天花板、天井四围板和窗板,飞金雕刻的主题主要是花开富贵、金玉满堂、双凤朝阳、梅兰竹菊等。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细细欣赏,慢慢玩味。

[怪屋]

眼前这栋不起眼的甚至显得比较窄小的民居,它有个独特的名称,叫“怪屋”,怎么个怪法?还是让我们走进去,亲身感受和体验吧。

怪屋的一楼是“斜屋”,地面是斜的,木柱和板壁是斜的,门和窗户是斜的,什么都是斜的。大家有什么感觉?头晕站不住了吧?(原理:因为人习惯了平地生活,一下进入倾斜地带,大脑就会感觉失去了平衡,会东倒西歪,自然而然,大脑在这东倒西歪的时候,残留的晕向记忆就苏醒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了正常房子的空间位置,在大脑中已存在着某种意志,突然遇到斜屋就会感觉空间错乱,)告诉大家一个避免头晕的诀窍吧:不能直着站,要斜着站。

怪屋的二楼就叫“倒屋”。什么东西都倒过来了,天花板成了地面,地面成了天花板,桌子、椅子……什么东西都颠倒着。

[五桂堂]

五桂堂是篁岭古民居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正屋占地约120平方米,加上圈围内的院子,总占地超过200平方米。这样的房屋,在寸土寸金的篁岭,自然也是大户人家。

走进院门,左种香柿,右植红梅,还有芭蕉和天竺,再加上半月形水池和院墙上的漏花窗饰,清新雅趣已是先声夺人。

走进大门,挡在我们面前是的一道“屏门”,也叫中门。在篁岭的民居中,设有中门的,独此一家。中门的好处是,正堂与门口相对隔开,主人在正堂会客或休息,外人站在大门口往里面看,却看不到什么;真正有事上门的人,就通过中门的偏门,走到堂前来。在过去,中门平日不开,但是遇到婚嫁或丧殡大事,或者有贵客临门,才开中门。

整个五桂堂正屋分为前堂和后堂两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对朝堂结构。抬头望天,那就是徽州典型的四披水檐天井。天井四方的梁柱上,雕刻的主题特别能反映主人对后代的期许。靠堂前一方是“麒麟送子”,靠大门一方是“福禄双寿”,两边为“六郎出山”和“一马当先”。

再看看四披水檐天井下的坍池,已经没有那么深了,这也体现了明末清初建筑的风格。天井上方则是“跑马楼”,也就是说,楼上靠天井的四面都是相通的,可以围着天井跑一圈。

天井下两边的隔厢上,是《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朱熹的第十七代孙、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学者、江苏昆山人朱柏庐(原名朱用纯)所撰写的,是用来教导后代儿孙的“人生守则”。《朱子家训》的影响非常大,在封建社会,甚至一直到民国时期,《朱子家训》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弟子规》等传统文化读本一样,也是儿童入学后必须学习的启蒙读本,那时候的儿童,常常有事没事就背诵:“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与《朱子家训》匹配一起的一个个小型木雕图案,它们的主题都是围绕着琴棋书画、梅兰竹菊、八仙器物等来表现的,表现的是古人的一些文化活动的场景,大家不妨细细欣赏。

堂前是典型的徽州厅堂摆设格局:上门头,在堂匾下是中堂画和对联;再下则是厢椅桌,中间摆座钟,两边摆花瓶、方镜等,寓意“终生平静”。八仙桌摆在堂前正中央,宴请、会客、议事等正式活动,往往需要在八仙桌上完成。堂前往往体现庄重和威严。

这座五桂堂的原主人,是明代万历至崇祯年间的篁岭人曹永护。据光绪八年[1882]《婺源县志·质行传》所记载:曹永护,字义千。他的祖父曹彦张、父亲曹宗善,都是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的人,在乡村很有口碑。曹永护从小就受家训影响,能继承祖传的美德。他性情宽厚,待人接物温和谦恭,从不干伤天害命的事。即便有蛮横的人找上门来寻衅滋事,他也能处之泰然。有人把听来的别人背后中伤他的话传给他,他对那报信者说:“你一定是听错了,别人不会说那样的话。”因为篁岭历来地皮非常紧张,他居住的这栋房子与邻居相连,物产也互相交错,而遇有争议,曹永护总是主动退让。每当饥困月份,或是到了年关岁末,他就暗暗观察哪些人家困苦无依,把别人急需的东西偷偷送去,做好事善事从不张扬。他曾在自家庭院内手植了五株桂花树,还把自己的居屋自号为“桂轩”。他对儿子曹希例说:“我们家,从你曾祖到你,四代单传。你虽然没有兄弟,比较孤单,但要始终注意培植心中的善根,千万不可失当自大,做出有违祖训的事。”曹希例恭敬地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继续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美德美名比父亲曹永护的影响还要大。四代行善积德,最终获得丰厚回报。后来,曹希例果然有了五个儿子,二十七个孙子,曾孙、玄孙有二百多人。连大学士叶向高都欣然为曹永护父子的居所题写“五桂堂”的堂匾呢!

有趣的是,五桂堂还与篁岭曹氏宗族的族房有关。据说,篁岭曹氏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为代表的五大房。这五大房均统称五桂堂。所以,在过去,凡是结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红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郑重地写上“篁里五桂堂”这五个大字,家家如此,无一例外。

看了前堂看后堂。后堂的布置格局与前堂差不多,但这里是住在这屋里那一家人的重要生活区,就没有前堂那样讲究庄重肃穆了。后天井下仍摆着八仙桌,一家人吃饭在这桌上,家人要做小手工也在这桌上,孩子读书做作业也在这桌上。厢倚桌上仍摆座钟、花瓶,还可以摆食盒、菜篮等生活日用品。

后堂与厨房往往连在一起。在这里可以看到篁岭人家厨房里一般的陈设:锅灶、水缸、水桶、饭甑、菜橱、菜篮、饭箩、笊篱,还有腊肉、干鱼等等,可以说,厨房里必备的东西,这里都有了。篁岭种田种地所需的农具,在这后堂也有摆布。

住在这屋里的人,晚上睡觉要么在楼底的两边厢房,要么在楼上的偏房。

从厨房门出,外面有小院子。院子里有水井,方便取水。院墙上的石雕,两边是梅竹,中间的大图案是鲤鱼跳龙门。而正堂的屋墙上,本来的人头窗被做成了宝瓶、葫芦、芭蕉叶的形状,别具一格。

附:光绪壬午《婺源县志·质行传》原文:曹永护,字义千,篁岭人。祖彦张,父宗善,皆好义。护能世其德。性尤宽厚,与物无忤。横逆至,处之泰然。或以侵侮告,曰:“君误听尔。”居产与乡人连,有争,必举而让之。每荒月及岁杪,密察邻家之急,阴馈之,不以语人。尝手植五桂于庭,自号“桂轩”。谓子希例曰:“汝虽只立,培以善根,勿失当自大。”例敬承父志,益加扩焉。后例果举五子,二十七孙,曾元二百有馀焉。

[晒功坊]

晒功坊其实是一栋普通的民居,但也有它的特别之处。大家对“篁岭晒秋”都耳熟能详,那么,那些晒的南瓜、辣椒、萝卜等等是怎么切的,怎么晒的?切的时候有什么讲究,晒的时候又有什么讲究?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在这晒功坊里探究它的谜底了。它也是了解篁岭民俗的一个很好的展示窗口,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亲自参与切菜和晒菜,体验农家乐呢!

晒功坊的楼台顶上也是篁岭很好的摄影点。站在这里,篁岭村的村貌,还有远山的景致,都尽收眼底。把它们摄入相机,带回去,正是篁岭留给您的美好记忆。

[竹山书院]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篁岭的竹山书院,顾名思义,它就是一所学校,一所乡村的高级学校。虽然在传统的婺源县志里没有篁岭竹山书院的记载,但它的名气却很大,因为歙县雄村,也就是曹文埴、曹振镛的家乡,就有同名的竹山书院。

这座竹山书院,位于曹氏宗祠侧边,原书院由曹文埴的儿子曹振镛捐赀创建。曹振镛,字怿嘉,歙县籍篁岭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进士,官至大学士。把竹山书院建于曹氏宗祠侧畔,含有“仰承祖宗以绵世泽”的意思。

原来,曹振镛的曾祖父曹国昌是乾隆年间江南的大盐商,富甲天下。曹国昌出资,由曹振镛的祖父曹景宸在雄村建造了竹山书院之后,就有了曹文埴、曹振镛这对“父子进士”、“父子尚书”。由此看来,篁岭的竹山书院比雄村的竹山书院要晚好几十年。但是,它们又都与曹文埴、曹振镛有关联,其中有许多传说故事,真是极具传奇色彩,非常引人入胜哩。

书院大门前,靠山一边的这个类似塔楼的小建筑,它叫焚纸塔,也叫字纸炉,古代人“敬惜字纸”,对有文字的纸张不能随意丢弃,否则有辱斯文,焚纸塔就是供书院师生焚烧废弃字纸的。当然,隔壁宗祠里烧过的香签、废纸、枯枝败叶什么的,也可以扫拢来,放进这焚纸塔内彻底焚烧。

书院的功用在于教育,古代教育特别强调“敬慎”。所以,整个书院的建筑风格体现简洁朴素、慎终追远、格物致知而远离奢华。

先看大门的门楼。门楼上的砖雕造型是典型的徽州五凤楼格式,整体上是一卷打开的书卷或画轴。“竹山书院”之上是“喜上梅梢”,之下是“望子成龙”,左为“兄弟登科”,右为“孟母教子”。都与读书有关,寄托了篁岭人对后代儿孙的殷切期望。

走进大门,有风雨廊,遮风挡雨。侧边墙壁上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是朱熹为岳麓书院题写的碑刻,它不仅是岳麓书院的核心思想,也是大部分以传播朱子理学为主的书院的核心思想,其“孝悌忠信、守节自重、廉洁自律、济世救民”的思想,作为书院教育的优秀传统,被世代继承和发扬着。婺源是朱子故里,他既是婺源人的骄傲,顶礼膜拜的偶像,他的学说和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世世代代的婺源人,扎根于婺源人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就像基因流淌在婺源人的血脉里。

竹山书院分前堂和后堂两大部分,我们现在站的前堂是教学区,类似一个开放大教室,读书士子就是在这里接受先生教诲和指点的。墙壁上的万字砖图案,两边厢的行书屏风,都对讲堂起烘托、对学子起警策的作用。

书院的后堂,正中是读书处,相当于阅览室。楼上是藏书楼,准确说是藏经阁。而在书院教学的先生,则住在后堂的边厢。

可能有朋友会心存疑问:后堂的厢板上怎么会装了这么多花玻璃?大家都知道,玻璃是西方人的发明。是的,篁岭的竹山书院建于乾隆末期,在此后的二百多年间曾数毁数建。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是根据村中老人回忆民国时期的竹山书院恢复重建的。清末民初,西洋货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当时的中国人,凡是有钱有势的,都以居室安装西洋花玻璃窗为荣,相互攀比,彼此夸耀。

现在我们走出书院,看看书院后门(其实也是边门)上方的砖雕图案吧,那些砖雕图案,场面宏大,人物生动传神,是真正的徽州砖雕的精彩表现。谁能看出上下两块砖雕图案的主题?原来,上图是“校场赛艺”,下图是“畅游琼林”。两块合在一起,就隐含着文武双全的意思,当然也是篁岭人对后代儿孙的期望。

[曹氏宗祠]

建于篁岭村口的这座曹氏宗祠,原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现祠是在原祠基础上重建的,占地约360平方米,为中轴歇山式建筑,三进五开间。第一进叫仪门,第二进叫亨堂,第三进叫寝室。一二进为单层。享堂,是祖宗享子孙朝拜的地方,是宗族祭祖、族人集会的场所,也是宗族的执法公庭,是族人心中的圣殿,也是最能体现宗祠威严、神圣的地方。第三进为两层,二楼设香火宫,也叫“寝室”,是供奉列祖列宗牌位的处所,这就是寝室的来由。

篁岭曹氏,是明代宣德年间从邻近的上晓鳙迁居而来的,与上晓鳙曹氏一样,在宗祠内祭祀先贤上蔡侯曹恤、唐节度使忠烈公曹全?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忠愍公曹翊、忠武公曹翔。原祠正堂上方的匾额,是太史汪思题写的“上蔡世家”。

汪思,大畈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刑科给事中,历云南副使。

展开阅读全文

江西石钟山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团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湖口石钟山,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湖口石钟山的概况:

湖口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出口长江南岸,属湖口县双钟镇,位于镇南的叫上石钟山,位于镇北的叫下石钟山,相对高度只有50多米。石钟山历史悠久,其得名由来,据北魏郦道元说,是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其声若钟;唐李渤则在深潭上发现两块巨石相击之声,清脆而高亢,故名石钟。

为解决此谜,北宋文学家苏轼亲自乘舟考察,发现绝 壁下都是洞穴和石缝,风浪冲击洞穴,发出钟鸣般的声响,谜底终于揭开了。

苏轼为此写下了千古名篇《石钟山记》,石钟山就更名扬中外了。关于石钟山来历还有一些民间神话传说:天上玉皇大帝建造灵宵宝殿,用九华山白玉石雕刻了两口玉石神钟,命力士下凡搬运,力士腾云驾雾,肩挑双钟,途经鄱阳湖与长江汇合处上空时,因贪看景色,不觉神钟脱肩落地,一在鄱阳湖畔,一在长江之滨,因而才有上、下石钟山之分。鄱湖长江,烟波浩渺,湖光山色,风景宜人,而石钟山上又山临水、水绕山,素有“小蓬莱”之雅称。

展开阅读全文

江西古窑导游词优秀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239 字

+ 加入清单

水观音亭位于江西省南湖湖心,始建于唐代。明正德年间,曾为宁王朱宸濠之妻娄妃的"梳妆台";汤显祖在此曾有吟咏。清朝时为祭祀娄妃,募捐修建,始名"因是庵"。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时改称"观音亭",又称"水观音亭"。1920xx年民间募捐重修,面积约200玉米。亭高两层,四周用砖石砌墙,涨水时不淹。水观音亭白墙黛瓦,花梁朱柱,挑檐翘角,漏窗花墙。院内绿树成荫,鲜花怒放,湖石点缀、曲径通幽。在喧嚣繁华的闹市中,在湖光水色的怀抱里,杏花楼轻巧恬静。

水观音亭位于南湖湖畔,现南昌市南湖路34号。据传明朝正德年间,曾为宁王朱宸豪之妻娄妃的梳妆台。万历年间一度为相国张位的别墅,称"杏花楼",内设闲云馆。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刘应秋、吴应宾等,在此多有吟咏。清朝时为祭祀娄妃,募捐修建,始名"因是庵"。东湖杂诗有:"娄妃妆台何处寻,传闻遗址在湖心。不道居民贪福利,募缘建阁祀观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时改称观音亭,有小巷通广济桥,巷口额称"湖心观音阁"。

亭周围湖水滢回,荷香四溢,景色宜人。1920xx年民间募捐重修,面积约200平方米。亭高两层,四周用砖石砌墙,涨水时不淹。解放后,江西省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员合设于此,举办文物展览。1986年重新维修,并增辟广场、院门,现南昌画院设于其内。

据《南昌府志》记载:杏花楼始建于唐,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水观音亭

年),宁王朱宸濠在此为其妻娄妃修建"梳妆台"。娄妃,上饶人,明代有名的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尤以书法精湛。相传她能以秀发蘸墨书写,杏花楼前两块巨石牌上的"屏"、"翰"二字,就出于她的青丝所书。

朱宸濠谋反失败后,万历年间(公元1537~1620xx年),相国张位将此辟为别墅,改称"杏花楼",内设"闲云馆"。著名戏曲大师汤显祖,以及刘应秋、吴应宾等文人在此与师对弈吟诗,著书立说,成立"杏花楼社",著有《闲云馆集》等,时为文人墨客休憩相聚之所。至清初年间,因祀娄妃,居民在其西侧募建"因是庵"。清乾隆五十三年改称"观音亭",又因择水而居,俗称"水观音亭"。解放前,著名老艺人范庆云、画家傅抱石、徐悲鸿等都曾在此居住或雕刻、作画。

杏花楼是一幢以四堵风火墙相隔的中间二层厅楼,两旁各以单层厢房、白墙黛瓦、花梁朱柱、悬嵌壁画式结构空透廊屋;在外形上,有重叠的阶梯马头墙,挑檐翘角,高低错落,层次分明,配以轻巧多变的石砌漏窗花墙,尽显古雅之风格。湖岛以太湖石为点缀,小径曲折绕楼而行,极具江南风貌的楼阁。 南昌地名办龚敏春:从《南昌市地名志》分析,观音亭最早叫"因是庵",后来作为古人张位的别墅时称"杏花楼",再后叫"观音亭"。对于南昌画院想恢复"杏花楼"命名的想法,不会反对,只要不是凭空杜撰的名称就行。南昌地名办顾问陶端正查看过一张南昌市的古地图,发现娄妃的梳妆台所处位置竟不在南湖,而是在相距数百米的墩子塘。可是,南昌市历史上称之为梳妆台的地方只有一个。因此说,对待历史上的东西,不要轻易地肯定或否定,不要自以为自己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它允许多说并存。 水亭观音

《南昌掌故轶事》资料介绍古亭最早因娄妃得名"梳妆台"(又名粉台),后来由张位修建并改称"杏花楼",内设"闲云馆"。至清代进行了一次募建,当时为祀娄妃(朱宸濠反叛失败,娄妃投江自殉)。民间相传,水观音就是娄妃的化身。由此看出,古亭命名"杏花楼"的历史比"水观音亭"更悠久。水观音亭

清高宗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僧人果传募捐重修因是庵,并改名为"观音亭"。观音亭位于湖中,湖中种有荷花,因此,民间俗称"水观音亭"。然而,重修后的观音亭香火并不旺盛,清初诗人陈允蘅曾写诗形容称"人踪看渐少,鬼语趁流莹。"

民国时期,因年久失修,杏花楼与观音亭逐渐倾圮。1920xx年,以张嘉猷、包发鸾为首的南昌同德善堂开始筹划重修观音亭,并于1920xx年修葺完成。1920xx年,南昌八一起义时,杏花楼和观音亭成为了起义军攻打驻守贡院(今八一公园)敌军的一个战斗点。

据史料记载,杏花楼先后是陶英小学、省文管会的教学、办公场所。"文革"时期,观音亭被毁。1983年,杏花楼划归南昌画院管理。经过全面整修,南昌书画界创作、交流和展出的重要场所。20xx年底,杏花楼被列为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南昌画院办公室主任周静韦介绍,早在20xx年南昌拟推市内公交旅游精品专线时,就向南昌市公交公司提出过建议,希望将此站牌上标注的"水观音亭"更改为"杏花楼"。与此同时,还向市地名办作过反映,可惜最终未能如愿。至今,途径南湖畔的33路和229路公交车的站牌上,仍是"水观音亭"几个字。

"《补城名迹记》中诗云:娄妃妆台何处寻,传闻遗址在湖心。不道居民贪福利,募缘建阁祀观音。由此可见,杏花楼和观音亭建造年历不一,前者是明代以前,后者为清代以后,方位也分东西以墙相隔,各自立门户。既然后者不复存在了,就应彰显前者历史熠辉。"周静韦坚持地认为。观点二:先有观音亭 对于南昌画院的说法,南昌市滕王阁管理处处长宗九奇发表了截然相反的看法。

宗九奇说,从历史资料推断,"杏花楼"原"因是庵"都是"观音亭"建筑的一部分,唐代始建时就是这样。而且,那时的杏花楼叫闲云馆,是后来被改称为杏花楼的。也就是说,此处叫观音亭的时间比叫杏花楼要早,南昌画院还未搞清这段历史。如今,南昌知道此处叫"水观音亭"比知道叫"杏花楼"的人多得多。基于这两点,水观音亭不必改称为杏花楼,为尊重历史,也不能改。

展开阅读全文

江西古窑导游词优秀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晓起村始建公元787年,始居人为汪万武,据晓川《汪氏宗谱》载:唐乾年间(公元877-879年)歙县篁墩汪万武逃乱,至此天刚破晓,只见青山环绕,绿水潺潺,地沃草肥,花香四野,便 搭草棚、起炊烟,而将此取名“晓起”,亦称晓川,后汪姓在小溪上游一公里处建村,也称晓起两溪汇合处的下晓起,村边水口十几棵数百年老树和村小学后成片的古樟树林,即使在古树遍布的婺源也不不多见。群山环绕、一水横亘的上晓起,村屋居多系明清建筑风格各具特色。

其中“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等官宅气派堂皇,前后天井,厅堂宽敞深进,炫耀着主人高贵的身份。繁华。晓起村中保持600余年的房屋有几十幢,风格鲜明,气势非凡。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等商第官第无不折射出这方钟灵毓秀土地曾经有过的辉煌。一门四进士和四代一品更是先贤留与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江上青希望小学就建在晓起,江上青是江石溪第六子江养父,祖籍婺源,1920xx年---1939年,中共党员,革命烈士。为继承和发扬江上青烈士崇高的精神,原上海市市委书记胡立教同志和上海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引荐,共青团上海市电力工业公司委员会决定在江湾晓起村建“江上青希望小学”,谨此让家乡人民缅怀先烈,激励青少年秉承烈士遗志,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晓起村位于婺源县江湾镇,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与皖、浙交界处。面积2947.51平方千米。总人口33.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3万人。

展开阅读全文

江西李坑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去的旅游点是李坑古村落。这里,我首先把李坑村落的形成,给大家作个简要介绍。

李坑,是个李姓聚居的村落。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20__年,由一个叫李洞的“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为什么叫理田呢?村里的老人说:他们现在的姓氏“木子李”,是因为远祖在帝尧时为部落首领时任大理(掌刑法之官),故以官职为姓。同时因先祖唐未由北方迁江南时,曾“占地从田之签”,李洞建村时数典不忘祖,取村名为“理田”。到了近代,人们渐渐以李姓居住在小溪(亦称“坑”)两岸,便俗称李坑了。

李洞是个曾任从五品朝散大夫的隐士

他来此建村后注重教育,培育人才。据村谱记载,李洞的儿子李仁曾遵父命创建“盘谷书院”。此后,自宋至清几百年间,全村出了18名进士,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还出了一位状元,叫李知诚,出任七品以上的文武官员达32人,并有1名饱读诗书,能文善诗的文士留下传世佳著29部。除以上外,村民的主流还是明清时外出经营的商人,他们的木材、茶叶生意做到了南京、姑苏、上海、广州等地,他们积攒了钱财回来,除了建造住宅处,也修宗祠、桥、路、亭、寺院等,使得李坑这个不傍大河通道,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山村,慢慢以展成为一个建筑类型很发达的革子,有大小宗祠12座,庙宇观阁17座,桥亭路亭17座,还有书院、私塾、文峰塔、公共园林等,当年号称“婺东第一村”。下面,请大家随我进村参观。

[车至李坑路口]

游客们,请下车。步至中书桥]我们眼前的这座桥叫“中书桥”,它是婺源现存最古的桥之一,建于北宋未年,是座单孔砖拱桥,长4米,宽2。5米,高3米,砖拱上铺青石板。为何取名“中书桥”呢?据史书记载:宋大观三年(公元1120__年),村人李侃中进士后,官至中书舍人。他在京城为官多年回乡省亲,一日漫步村边,见这里行人挑担来往于溪上的木桥时,有摇摇欲坠之感,孩童嬉戏奔走过桥时更令人感到害怕,于是捐资建造了这座稳重大方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江西三青山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水观音亭位于南昌市南湖湖畔,现南湖路34号,始建于唐代。

据传明朝正德年间,曾为宁王朱宸豪之妻娄妃的梳妆台。万历年曾一度为相国张位的别墅,称为杏花楼,内设用云馆。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刘应秋、吴应宾等,在此多有吟咏。清朝因祀娄妃,在此募建因是庵。东湖杂诗有:“娄妃妆台何处寻,传闻遗址在湖心。不道居民贪福利,募缘建阁祀观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的改称泛音亭,有小巷通广济桥,巷口额称“湖心泛音阁”。亭周围湖水滢回,荷香四溢,景色宜人。

1920xx年民间募捐重修,面积约200平方米。亭高两层,四周用砖石砌墙,涨水时不淹。解放后,江西省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员合设于此,举办文物展览。1986年重新维修,并增辟广场、院门,现南昌画院设于其内。

展开阅读全文

江西篁岭景区导游词怎么写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景区,导游,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徽州古村很重视村庄布局,讲究风水。篁岭古村依照“天街九巷,三桥六井”布局建设。篁岭天街长388米,横贯东西,九条巷道由天街分支,延展至村庄的各个角落。天街是篁岭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也是篁岭的“商业一条街”,两边商铺林立,各种当地特色的业态在此汇聚,这里有婺源三雕之一的木雕,在现场雕刻、修复;有民间艺人制作竹编用品等。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篁岭景区即将启用的酒店接待中心。

篁岭景区引入安曼国际度假酒店的品牌理念,对原有的古宅行外立面改造与修缮,内部装修成精品度假酒店,游客可以来此休闲度假,使景区的旅游产品从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转变,

这种老宅保护与商业开发结合的新模式,把闲置的老宅从充分利用起来变为财富,不只是简单地把老宅作为参观景点,而是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特色度假活动,将其建设成为了深度体验婺源本土生活文化的基地。

我们现在右手边这些民居的二楼就是景区已经建设好的精品酒店客房。

展开阅读全文

洪崖丹井导游词_江西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洪崖丹井导游词

洪崖丹井是“豫章(古南昌)十景”之一,位于湾里北面的乌晶源溪涧之上。崖壁峭绝,飞瀑北来,其下井洞深不可测。根据历史记载,洪崖丹井是黄帝乐臣伶伦修炼处。他曾受帝命,“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 取竹于山解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而吹之,以为黄钟之管。”以后他来到梅岭,在洪崖处凿井五口,汲水炼丹,丹成在此仙逝。唐朝晋州高士张氲,追慕洪崖先生,也来到洪崖处修炼。唐朝乾元年间,肃宗李亨赐殿宇,匾名应圣,内供奉肃宗遗像。南唐主重修,仆射徐铉有记。洪崖有摩崖石刻多处。现仍清晰可辨的有清朝康熙丙辰年笑堂白书刻的“洪崖” 两个大字, 闽长溪游起南题刻的对联:“两峡悬流联瀑布,一泓活水喷洪崖”,宋朝淳熙年间石刻:“海陵周次张、龚中,邺枚惟,以淳熙乙已(公元1185年)冬,携樽访药血,徘徊不觉暮矣。曝西日,掬清泉,相与乐而忘归。”

洪崖之下有深潭旧称洪井洞,约有三十多个平方米。两岸陡峭。无人敢近前。相传张氲,骑雪精(唐玄宗李隆基所赐白骡)携五位弟子洪州卖药,午后从南昌五台庵晋尚书彭潜惠丹井下,经赣江底部,从洪井洞回来。宋朝太常寺卿杨杰,奉祀西山,投金龙玉简于此。

洪崖丹井是南昌最古老的名胜古迹。 晋朝文学家郭璞在他的游仙诗中, 用了“左把浮丘袖, 右拍洪崖肩”的这个典故。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全国统一命州,因洪崖所在,改豫章郡为洪州。唐朝著名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之句南昌市古名洪州、洪都,都是从洪崖丹井引伸出来的。

谢庄、张商英、欧阳修、周必大、张位、汤显祖、岳飞等许多名人游洪崖,观瀑布,描述洪崖瀑布“源出西山,状为玉帘”,“若飞虹垂空,疋练拖玉,迅霆奔出,长风怒号”,“盛暑时寒气侵肌,心胆俱懔”。明宁王朱震濠尝至募桔槔,涸之见有五井,各方广四尺,井形方,露水涌出,倾刻如故。唐朝茶圣陆羽和宋朝文学家欧阳修,将洪崖瀑布泉品为“天下第八泉”。乌晶上流有饮泉亭遗址。宋左丞相周必大,在了贤长老陪同下,“芟草径,坐崖石,汲泉品茶,纵观飞瀑。”洪崖近旁原有洪崖亭、征君桥、石桥、舂药坛、东西两侧不远处有佛、道两教的主要寺庙翠岩寺和紫清宫。明朝大学士(丞相)张位游洪崖,击石成吟:“逢泉皆可坐,击石自成吟。处处藤萝好,重重紫翠深。人稀莺啭谷,院静鹤盘林。何福生居此,桃园莫更寻。”

展开阅读全文

江西庐山导游词介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庐山的历史,在三国之后,大多有据可考。在这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庐山一直以秀色吸引着众多游人。史料记载,历史上,第一个登上庐山的名人是谁呢,西汉的司马迁,公元前126年,司马迁他登上了庐山,来考察大禹治水的历史,在《史记》当中写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

南宋的岳飞朱熹

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935年,中国政府无条件收回了牯岭租界,不过现在的庐山仍保留 各种风格的西方别墅千栋,都是西方列强殖民的产物。所以说,庐山山上的牯岭,又被誉为“万国别墅群”。

1937年7月17日,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在庐山召开了由各派人士参加的座谈会。 要求: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展开阅读全文

江西庐山导游词介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新华游旅行社的优秀导游李凡,你们可以叫我李导,我的联系电话是……,

接下来这两天将由我陪大家度过。下面我跟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庐山的优美风光。

庐山座落于江西省北部,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北接鄱阳湖,是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圣地。

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被称为中国的"地质公园",众多的奇峰、怪石、瀑布、岩洞形成了奇特瑰丽的山岳景观。它的风光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现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春山如滴,夏山如翠,秋山如醉,冬山如玉"是庐山风景的最好写照。

庐山的生物资源丰富,有植物3000余种,鸟类170多种,在鄱阳湖鸟类保护区越冬的鸟达100万余只,真可以称为鸟的天堂呢!

庐山自古就是旅游圣地,众多历史名人留下了描写庐山美景的诗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听完我的介绍,你们被庐山秀丽的风景吸引住了吗?让我们一起到庐山中去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吧!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的江西龙虎山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77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江西龙虎山景区。它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千米处。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因此得名。20xx年,龙虎山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20xx年,龙虎山及龟峰被列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xx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龙虎山有“三绝”。一绝是“讲道都仙府,溯道教之源”。“道都仙府”就是龙虎山的上清天师府。天师府全称“嗣汉天师府”,亦称“大真人府”,是历代天师的起居之所。宋崇宁四年(公元1120xx年)始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元延佑六年(公元1320xx年)重建于上清镇长庆坊,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建于今址。整个府第由府门、大堂、后堂、私第、殿宇、书屋、花园等部分构成,是一处王府式样的建筑,也是中国现存封建社会“大府第”之一。天师府的建筑布局成八卦形,是道教的独有建筑风格。院内豫樟成林,古木参天,浓荫散绿,环境清幽,曾有“仙都”“南国第一家”之称。天师府现已被列为全国二十一座重点开放的宫观之一。

各位游客朋友,龙虎山道教最鼎盛的时期,在上清镇共建有十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其中有三座最为出名,第一是上清宫,传说水浒中的一百零八将就是出自上清宫的镇妖井中。上清宫位于上清镇东面,距天师府约一千米,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宫殿。它不仅居江南道教宫观之冠,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是历代天师阐教演法、传道授箓的主要宗教活动场所,也是正一道高道修真养性的阆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天师的办公室。在它规模最大时曾有二宫、十二殿、二十四院。可惜的是这个宏伟建筑,在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因几个乞丐在长廊下烤火,不小心导致火灾而被烧毁。另一个建筑是正一观,它是历代天师收学徒的地方,也就是天师的学校。

龙虎山的二绝是“丹山碧水”。龙虎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是二座发育在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的丹霞山体。山体经过自然界常年的风化剥蚀及造山运动的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峰峦岩窟、奇山怪石。穿过景区的泸溪河又像一条玉带,把两岸99峰、24岩、108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10大美景串联在一起,山因水活,水因山媚,构成了一幅巨大的丹山依碧水的秀丽画卷,自然景色极为壮观。三十年代天师张继先就此曾留下千古名句:“一条漳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王安石在游览中,也曾即兴赋诗一首:“弯弯苔径引青松,苍石坛高进晚风。方响乱敲云影里,琵琶高映水声中。”从上清乘竹梭漂流而下,可欣赏两岸秀丽的山峰、郁郁葱葱的竹林,可看到祖天师张道陵肇基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现”的龙虎山景色,更可观看溪中引吭高歌的鸭群、溪岸挥着棒槌洗衣浣纱的村姑。

龙虎山的第三绝就是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崖墓群。崖墓葬是古越、僚人特有的一种丧葬形式,也是我国多种葬法中最古老、最特别的一种丧葬形式。古人经受了太多的战争和灾害之苦,梦寐以求的就是宁静和太平,先辈的遗愿选择了将祖先安葬于凌空绝壁之上的崖葬,让祖先在一个青山环抱、碧水环绕、宁静幽美的环境中得到永远安息。当时的人坚信:“弥高者以为至孝,高葬者必有好报”,他们就把祖先的棺椁抬上溪流边陡峭的绝壁,放置在几乎与水面垂直的天然岩洞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独特的悬棺景观。龙虎山崖墓数以百计,全部镶嵌在仙水岩一带的悬崖峭壁之上。仙水岩诸峰峭拔陡险,岩壁光滑平展,岩脚下便是泸溪河,临水悬崖绝壁上市满了各式各样的岩洞,独特的地理环境是龙虎山崖墓的基本成因。从泸溪河舟中或地面眺望,隐约望见一个个岩洞口或钉木妆,或封木板,“藏一棺而暴其半者”多处可见。这些崖墓大多是两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的崖墓悬棺,其葬位离水面209150米以上,高的达300余米。在大片岩壁上,洞穴星罗棋布,星星点点,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数以百计。因这些洞穴高不可攀,无人入内,其中所藏之物,多少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1978年,江西省的考古工作者第一次对仙水岩的崖墓悬棺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批遗物。其中墓葬人骨架16副,陶器、原始青瓷器、骨器、玉器、竹木器、纺织品、纺织工具、古乐器等220余件。经测定,发掘的实物距今至少有2100余年。由于龙虎山崖墓下临深渊,地处绝壁,悬棺是怎样安放上去的,千百年来一直都是个谜,龙虎山崖墓也因此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产生了种种神话传说。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的江西龙虎山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导游( )。希望大家旅途之中不要乱丢果皮、口香糖等垃圾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也不能在景点乱涂乱划。祝大家旅途愉快!

据说,在东汉时期,祖天师张道陵来这里炼丹,炼丹而成之时,看见了山上的空中出现了一虎和一龙的图像。此后,人们就把这里叫做龙虎山。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泸溪河。这里的河水清澈见底,沙石历历可见,绿藻在水中频频点头,欢乐的小鱼儿在游来游去。请看那远近的奇峰怪石,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栩栩如生,迄今已有著名的“十不得”景致,如“云锦披不得”、“蘑菇采不得”、“玉梳梳不得”、“丹勺盛不得”、 “仙桃吃不得”······ 等等。现在映入眼帘的山峰,形状像一个被咬了一口的大仙桃。传说孙悟空从王母娘娘蟠桃会上偷得仙桃后,边吃边回花果山,飞经龙虎山时,一不小心,刚咬了一口的仙桃掉了下来,化成了仙桃峰。

在泸溪河的悬崖峭壁上有一个个洞穴,那是古代的崖墓群。崖墓群是怎么来的呢?两千六百前,这是春秋战国时古越人葬的坟墓,考古工作者已在这里发掘出几百件文物,

如十三弦木琴、斜纹纺织机以及陶器、木器、篾器等,都十分珍贵,堪称中国崖墓文化的发源地和崖墓文化博物馆。崖墓高的有300米,低的也有30-40米,这些崖墓有单墓和群墓。每天下午2点和4点有悬棺表演,这是龙虎山上采药的同胞五兄弟表演的。大家可以好好欣赏。

各位游客,今天的游玩到此结束,明天我将带领大家继续游玩。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