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广东红树林导游词范文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4年10月,地处深圳湾东北岸,毗邻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香港米铺保护区。红树林东起新洲河口,西至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形成沿海岸线长约9公里的“绿色长城”,总面积达368公顷。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有鸟类19四种,其中卷羽鹈鹕、白肩雕、黑脸琵鹭、红嘴鸥等二十三种为珍稀濒危物种。每年有10万只以上长途迁徙的候鸟在深圳湾停歇,是东半球国际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栖息地和“加油站”
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正门入口处,游人鱼贯而入没有门槛。中间花岗石隔离桩将路一分为二,功能不同目标一致,都是通往海滨公园。右手是游人步行道,左手是游人自行车道(其实它是一条边防巡逻道,与时俱进兼而有之了)。这条入园道同时也是地域分界线:左边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右边是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保护区内不能进入,游人只能右行游览海滨公园。
不过,左拐有近500米的便道可供游人近距离观赏红树林保护区局部景观,红树林为自然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潮间带(能够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的木本植物群落,通常生长在港湾河口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作为独特的海陆边缘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平衡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全世界热带,亚热带海岸的70%分布有红树林.
最新的广东红树林导游词范文
红树林简介:
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面积1.9万公顷,1990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
本区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
此外,保护区内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鹤类、鹳类、鹭类等水禽及其它湿地动物,据初步统计,仅鸟类就有82种,其中留鸟38种、候鸟44种。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新的广东红树林导游词范文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建于1997年,保护面积20xx8公顷,是中国最大的红树林湿地保护区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保护区域,而是由散布在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1,556公里海岸线上72个保护小区组成,这些保护小区由红树林群落、滩涂以及相关的潮间带栖息地组成保护区于20xx年加入拉姆萨公约,成为国际重要湿地自20xx年起,中荷两国政府通过中荷合作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沿海保护项目(以下简称IMMCP项目)对该保护区及其海岸带自然资源实施保护和管理IMMCP项目协助保护区恢复和保护红树林湿地以及相关沿海自然资源,项目涉及许多内容,重点是红树林的恢复、保护、教育和共管等方面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总面积20xx88hm,其中有林面积7800多公顷红树林种类有15科24种,是我国红树林面积分布最多的保护区 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既是留鸟的栖息、繁殖地,又是候鸟的加油站、停留地,成为国际候鸟通道除了众多的鸥形目、雀形目等留鸟外,每年秋冬季,还有大量的候鸟(包括鹤类、鹳类、鹭类、猛禽类等)在从日本、西伯利亚或中国的北方地区飞往澳大利亚的途中需要在保护区停留,使保护区成为中日、中澳国际候鸟的通道据初步调查,红树林中的鸟类达194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有7种,广东省重点保护名录34种,国家“三有”保护名录149种,中日候鸟条约80种,中澳候鸟条约34种,中美候鸟条约50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1种,附录Ⅱ7种,列入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易危鸟类4种。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丰富的红树林资源,为林内和海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境20xx年9月湛江海洋大学红树林生物多样性调查队对雷州半岛6个红树林区的鱼类和贝类进行了清查,清查结果表明,雷州半岛红树林区有贝类3纲38科76属110种,有鱼类15目58科100属127种贝类以帘蛤科种类最多,达20种;发现我国大陆沿海为首次记录的有皱纹文蛤、绿螂、帽无序织纹螺、鼬耳螺4种鱼类以鲈形目居绝对优势,有27科49属65种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中贝类有28种、鱼类有32种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滩涂上的木本常绿植物群落,形态婀娜多姿,在潮起潮落中时隐时现,变幻莫测由于其长期生长在海潮浸淹的盐渍土壤上,所以它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独一无二的生态学特性:具有胎生现象,奇形怪状的呼吸根、支柱根和板根,叶子有泌盐现象等红树林下荫凉,浮游生物丰富,栖息着大量鸟类及鱼、虾、蟹、贝类可见红树林的森林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最新的广东红树林导游词范文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Zhanjiang Mangrov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呈带状散式分布在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沿海滩涂上,跨湛江市的徐闻、雷州、遂溪、廉江四县(市)及麻章、坡头、东海、霞山四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0′-110°35′,北纬20°14′-21°35′。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面积1.9万公顷,1990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分为 72个保护小区,成带
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状分散分布于广东省雷州半岛沿海滩涂,总面积 20xx8.8公顷 。
保护区西北以高桥片(高桥红树林)为主地理坐标为 东经 109 °44 ′ 9〃 - 109 °56 ′ 10〃,北纬 21 ° 9 ′ 19〃 - 21 o°34 ′ 15〃;
东北以官渡片为主地理坐标为 东经 11 0°21 ′ 51〃 - 110 °38 ′ 19〃,北纬21 °6 ′ 29〃 - 21 °27 ′ 27〃;
最东以湖光片为主地理坐标为 东经 110 °6 ′ 35〃 - 110 °30 ′ 19〃,北纬 20 ° 48 ′ 5〃 - 21 °7 ′ 53〃;
东南以和安片为主地理坐标为 东经 110 °17 ′ 49〃 - 110 °27 ′ 40〃,北纬 20 °34 ′ 11〃 - 20 °43 ′ 48〃;
西南片以角尾片为主地理坐标为 东经 109 ° 41 ′ 20〃 - 110 °12 ′ 15〃,北纬 20 ° 14 ′ 6〃 - 20 ° 52 ′ 19〃。
本区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此外,保护区内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鹤类、鹳类、鹭类等水禽及其它湿地动物,据初步统计,仅鸟类就有82种,其中留鸟38种、候鸟44种。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湛江保护区位于北热带向南亚热带的过渡区域,南部为北热带季风气候区,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气候和海洋气候影响较大。年平均气温 23℃,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1.4℃。年均降水量1534.6mm,干湿季节明显,降雨集中在 4 ~ 9 月份,也是台风暴雨季节,多有雷暴,台风带来暴雨和海浪冲击海岸,其破坏能量巨大。湛江保护区所在的雷州半岛地势比较平坦,海岸线弯曲复杂,近海岛屿众多,除半岛南端海岸较崎岖外,东西两面及邻近海岛的海岸均为坡度很小的海滩。
红树林沼泽起源于天然海岸沼泽湿地。河流有鉴江、九洲河和南渡河。各条河流每年携带大量淡水和陆地上流失的营养物质及泥沙流入大海,河流淡水与潮汐咸水交汇处的水质盐度呈梯度变化,大致在 1% ~ 3% 之间,咸淡程度主要受潮汐周期性变化及降雨季节影响,河口湾处的不同盐度海滩为耐盐能力不同的红树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立地。雷州半岛东、西两岸的潮汐类型不同,东海岸的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西海岸的潮汐为不规则日潮。
红树林沼泽的土壤多为浅海沉积、潮汐及河流搬运的堆积物在红树林生长作用下逐渐发育形成的盐渍沼泽土。湛江保护区在抗御台风、减缓潮水流速、促淤造陆、保护堤岸、吸收转化污染物、净化海水等方面发挥着极重要的生态作用。1990 : 广东省政府于 1 月 1 日 批准成立湛江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旨在保护红树 林相关的鸟类资源,地点为廉江高桥,面积为 20xx 多公顷。
最新的广东红树林导游词范文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面积19万公顷,1990年经广东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
保护区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
此外,保护区内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鹤类、鹳类、鹭类等水禽及其它湿地动物,据初步统计,仅鸟类就有82种,其中留鸟38种、候鸟44种。保护区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
最新的广东红树林导游词范文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建于.1997年,保护面积20xx8公顷,是中国最大的红树林湿地保护区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保护区域,而是由散布在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1,556公里海岸线上72个保护小区组成,这些保护小区由红树林群落、滩涂以及相关的潮间带栖息地组成保护区于.20xx年加入拉姆萨公约,成为国际重要湿地自.20xx年起,中荷两国政府通过中荷合作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沿海保护项目(以下简称IMMCP项目)对该保护区及其海岸带自然资源实施保护和管理IMMCP项目协助保护区恢复和保护红树林湿地以及相关沿海自然资源,项目涉及许多内容,重点是红树林的恢复、保护、教育和共管等方面.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总面积.20xx88hm.2.,其中有林面积7800多公顷红树林种类有15科24种,是我国红树林面积分布最多的保护区
. 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既是留鸟的栖息、繁殖地,又是候鸟的加油站、停留地,成为国际候鸟通道除了众多的鸥形目、雀形目等留鸟外,每年秋冬季,还有大量的候鸟(包括鹤类、鹳类、鹭类、猛禽类等)在从日本、西伯利亚或中国的北方地区飞往澳大利亚的途中需要在保护区停留,使保护区成为中日、中澳国际候鸟的通道据初步调查,红树林中的鸟类达.194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有.7.种,广东省重点保护名录.34.种,国家.“.三有.”.保护名录.149.种,中日候鸟条约.80.种,中澳候鸟条约.34.种,中美候鸟条约.50.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1.种,附录Ⅱ.7.种,列入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易危鸟类.4.种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丰富的红树林资源,为林内和海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境.20xx年9月湛江海洋大学红树林生物多样性调查队对雷州半岛6个红树林区的鱼类和贝类进行了清查,清查结果表明,雷州半岛红树林区有贝类3纲38科76.属110种,有鱼类15目58科100属127种贝类以帘蛤科种类最多,达20种;发现我国大陆沿海为首次记录的有皱纹文蛤、绿螂、帽无序织纹螺、鼬耳螺4种鱼类以鲈形目居绝对优势,有27科49属65种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中贝类有28种、鱼类有32种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滩涂上的木本常绿植物群落,形态婀娜多姿,在潮起潮落中时隐时现,变幻莫测由于其长期生长在海潮浸淹的盐渍土壤上,所以它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独一无二的生态学特性:具有胎生现象,奇形怪状的呼吸根、支柱根和板根,叶子有泌盐现象等红树林下荫凉,浮游生物丰富,栖息着大量鸟类及鱼、虾、蟹、贝类可见红树林的森林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最新的广东红树林导游词范文
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面积1.9万公顷,1990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
本区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
此外,保护区内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鹤类、鹳类、鹭类等水禽及其它湿地动物,据初步统计,仅鸟类就有82种,其中留鸟38种、候鸟44种。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新的广东红树林导游词范文
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距市中心约30公里处,距海口美兰国际机场12公里,地域跨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三江农场、三江镇,与文昌市的罗豆农场交界,海岸线总长84千米,是中国第一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位于海口东南方向琼山境内,这是一个伸进陆地很深的港湾,岸边的水很浅,有大片软软的淤泥滩,加上气候炎热,非常适合红树林生长。湾内到处都是红树林,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然景观,所以在这里建立起红树林保护区。红树林在这里的海滩上绵延50公里,面积达3337.6公顷,海南的红树林以琼山、文昌为最,其中琼山市的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是游人去得最多的景区之一。面积4000多公顷,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是中国七个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之一。这里的红树有12科19种,种类非常丰富,国内其他地方的红树林根本都无法和它相比。整个林区按不同树种分布有十三个不同群落,千姿百态,风光旖旎。涨潮时分,茂密的红树林会被潮水淹没,只露出翠绿的树冠随波荡漾,成为壮观的“海上森林”。区内现有159种鸟类,其中珍稀濒危、属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黄嘴白鹭、黑脸琵鹭、白琵鹭和黑嘴鸥、小苇千干鸟等,共16种。《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所列227种候鸟中,东寨港有75种。《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所列81种候鸟中,东寨港有35种。这里鸟类众多,可谓是“鸟的天堂”。
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内还有一处野菠萝岛,岛上环境幽美,修有观光小道。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可乘游船登岛游览,快艇从码头出发,十几分钟后就到了野菠萝岛。岛的一半是人工种植的像茶树一样的红树林,生机盎然,一望无际,甚至区分不清哪里是岛哪里是海。岛的一半就是野菠萝密林,阴森森黑黢黢。野菠萝树的气息根长出土壤外二米高,根和枝干相连,盘根错节,奇形怪状。野菠萝树学名叫露兜树,为露兜科热带小乔木,属红树族谱,是一种野生固沙植物。它的果实像菠萝,但却坚硬无比,几乎无法食用,因此当地人把它们叫野菠萝,岛因树而得其名。
最新的广东红树林导游词范文
红树林沼泽起源于天然海岸沼泽湿地。河流有鉴江、九洲河和南渡河。各条河流每年携带大量淡水和陆地上流失的营养物质及泥沙流入大海,河流淡水与潮汐咸水交汇处的水质盐度呈梯度变化,大致在1% ~ 3%之间,咸淡程度主要受潮汐周期性变化及降雨季节影响,河口湾处的不同盐度海滩为耐盐能力不同的红树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立地。雷州半岛东、西两岸的潮汐类型不同,东海岸的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西海岸的潮汐为不规则日潮。
红树林沼泽的土壤多为浅海沉积、潮汐及河流搬运的堆积物在红树林生长作用下逐渐发育形成的盐渍沼泽土。湛江保护区在抗御台风、减缓潮水流速、促淤造陆、保护堤岸、吸收转化污染物、净化海水等方面发挥着极重要的生态作用。1990: 广东省政府于 1 月 1 日 批准成立湛江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旨在保护红树 林相关的鸟类资源,地点为廉江高桥,面积为 20_ 多公顷。
1992 : 经广东省林业局批准,省级保护区管理站在廉江高桥成立。
1995 : 湛江市政府申请将保护区面积扩大,并申请升级为国家级保护区。
1997 : 国务院批准该保护区升为国家级保护区。同年 11 月 7 日更名为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_年起,中荷两国政府通过中荷合作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沿海保护项目(以下简称IMMCP项目)对该保护区及其海岸带自然资源实施保护和管理。IMMCP项目协助保护区恢复和保护红树林湿地以及相关沿海自然资源,项目涉及许多内容,重点是红树林的恢复、保护、教育和共管等方面。
20_ :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被拉姆萨公约组织列为国际重要湿地 。
20_: 保护区局长( 1 人)和副局长( 2 人)正式任命到位,保护区员工聘任全面展开。
最新的广东红树林导游词范文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Zhanjiang Mangrov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呈带状散式分布在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沿海滩涂上,跨湛江市的徐闻、雷州、遂溪、廉江四县(市)及麻章、坡头、东海、霞山四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0′-110°35′,北纬20°14′-21°35′。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面积1.9万公顷,1990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分为 72个保护小区,状分散分布于广东省雷州半岛沿海滩涂,总面积 20_8.8公顷 。
保护区西北以高桥片(高桥红树林)为主地理坐标为 东经 109 °44 ′ 9〃 - 109 °56 ′ 10〃,北纬 21 ° 9 ′ 19〃 -21 o°34 ′ 15〃;
东北以官渡片为主地理坐标为 东经 11 0°21 ′ 51〃 - 110 °38 ′ 19〃,北纬21 °6 ′ 29〃 - 21 °27 ′27〃;
最东以湖光片为主地理坐标为 东经 110 °6 ′ 35〃 - 110 °30 ′ 19〃,北纬 20 ° 48 ′ 5〃 - 21 °7 ′53〃;
东南以和安片为主地理坐标为 东经 110 °17 ′ 49〃 - 110 °27 ′ 40〃,北纬 20 °34 ′ 11〃 - 20 °43 ′48〃;
西南片以角尾片为主地理坐标为 东经 109 ° 41 ′ 20〃 - 110 °12 ′ 15〃,北纬 20 ° 14 ′ 6〃 - 20 ° 52′ 19〃。
本区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此外,保护区内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鹤类、鹳类、鹭类等水禽及其它湿地动物,据初步统计,仅鸟类就有82种,其中留鸟38种、候鸟44种。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新的广东红树林导游词范文_广东导游词_网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的广东红树林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最新的广东红树林导游词范文(一)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建于1997年,保护面积20xx8公顷,是中国最大的红树林湿地保护区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保护区域,而是由散布在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1,556公里海岸线上72个保护小区组成,这些保护小区由红树林群落、滩涂以及相关的潮间带栖息地组成保护区于20xx年加入拉姆萨公约,成为国际重要湿地自20xx年起,中荷两国政府通过中荷合作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沿海保护项目(以下简称IMMCP项目)对该保护区及其海岸带自然资源实施保护和管理IMMCP项目协助保护区恢复和保护红树林湿地以及相关沿海自然资源,项目涉及许多内容,重点是红树林的恢复、保护、教育和共管等方面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总面积20xx88hm,其中有林面积7800多公顷红树林种类有15科24种,是我国红树林面积分布最多的保护区 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既是留鸟的栖息、繁殖地,又是候鸟的加油站、停留地,成为国际候鸟通道除了众多的鸥形目、雀形目等留鸟外,每年秋冬季,还有大量的候鸟(包括鹤类、鹳类、鹭类、猛禽类等)在从日本、西伯利亚或中国的北方地区飞往澳大利亚的途中需要在保护区停留,使保护区成为中日、中澳国际候鸟的通道据初步调查,红树林中的鸟类达194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有7种,广东省重点保护名录34种,国家“三有”保护名录149种,中日候鸟条约80种,中澳候鸟条约34种,中美候鸟条约50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1种,附录Ⅱ7种,列入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易危鸟类4种。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丰富的红树林资源,为林内和海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境20xx年9月湛江海洋大学红树林生物多样性调查队对雷州半岛6个红树林区的鱼类和贝类进行了清查,清查结果表明,雷州半岛红树林区有贝类3纲38科76属110种,有鱼类15目58科100属127种贝类以帘蛤科种类最多,达20种;发现我国大陆沿海为首次记录的有皱纹文蛤、绿螂、帽无序织纹螺、鼬耳螺4种鱼类以鲈形目居绝对优势,有27科49属65种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中贝类有28种、鱼类有32种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滩涂上的木本常绿植物群落,形态婀娜多姿,在潮起潮落中时隐时现,变幻莫测由于其长期生长在海潮浸淹的盐渍土壤上,所以它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独一无二的生态学特性:具有胎生现象,奇形怪状的呼吸根、支柱根和板根,叶子有泌盐现象等红树林下荫凉,浮游生物丰富,栖息着大量鸟类及鱼、虾、蟹、贝类可见红树林的森林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最新的广东红树林导游词范文(二)
红树林简介:
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面积1.9万公顷,1990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
本区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
此外,保护区内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鹤类、鹳类、鹭类等水禽及其它湿地动物,据初步统计,仅鸟类就有82种,其中留鸟38种、候鸟44种。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新的广东红树林导游词范文(三)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珠海红树林主要分布淇澳岛、横琴岛和红旗西堤、磨刀门和鸡啼门水道出海口附近堤岸,其中,位于淇澳岛西北部大围湾的湿地面积最大,是目前该市保存最完整、最集中连片的林分,树高4-6米。
它不仅是珠海市的珍稀资源,也是珠江三角洲不可多得的一片红树林湿地,同时是全国少有的紧靠大城市的红树林区之一。
据新近的调查显示:淇澳岛红树林湿地保护区内共拥有底栖动物5纲14目48科103种;鱼类1纲10目41科90种;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4纲25目,58科1 56种(含两栖动物15种、爬行动物27种、鸟类99种、哺乳动物15种)。 同时,保护区境内有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也是珍稀濒危动物共计15种,占广东省珍稀濒危动物总数(117种)的12.8%,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1种(中华白海豚),Ⅱ级重点保护动物14种(如虎纹蛙、鸢、风头鹰、赤腹鹰、松雀鹰、水獭等),淇澳岛保护区是中国三大候鸟迁徙路径之一,秋冬季栖息着许多跨境的越冬候鸟和在此停留的候鸟,这些种类许多都是国际协定中的保护鸟类,如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中的34种鸟类,占候鸟保护协定总数(227种)的15%;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中的16种鸟类,占中澳候鸟协定总数(81种)的19.8%,此外,区内还具有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公约确定的物种20种。另外,还有广东省省级重点保护动物的17种,国家“三有”保护动物113种。
可以说,淇澳岛的红树林保护区极具申报省级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条件。珠海市政府去年已向省政府申报建立广东淇澳岛红树林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上个世纪90年代,在淇澳岛开展的围海养殖、海洋捕捞和路桥工程建设严重破坏了淇澳岛的红树林湿地资源。
从1999年起,珠海市政府每年拨专款120万元,实施淇澳岛红树林红树植物群落的引种扩种工程,陆续从海南岛引进海桑、木榄、红海榄等,极大地丰富了淇澳岛的物种多样性。淇澳岛的红树林经过珠海市政府连续5年的投资建设,从开始只有32公顷发展到目前的533公顷,已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红树林扩种面积最大的区域,也成为目前国内人工种植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
为加强珠海市湿地红树林资源的建设、保护和管理,促进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活动和合理开发,改善沿海湿地红树林生态环境,珠海市于20 20xx年4月始建淇澳岛红树林市级自然保护区,并被列入《广东省自然保护区2 000-20xx年建设发展规划》1号,明确该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沿海滩涂红树林和候鸟。珠海市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了《珠海市湿地红树林资源保护管理办法》,并于去年12月起正式施行,明确由林业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湿地红树林的保护管理工作。
根据该《珠海市湿地红树林资源保护管理办法》,珠海市“鼓励单位和个人种植红树林,并对有功者给予奖励”。
最新的广东红树林导游词范文(四)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4年10月,地处深圳湾东北岸,毗邻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香港米铺保护区。红树林东起新洲河口,西至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形成沿海岸线长约9公里的“绿色长城”,总面积达368公顷。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有鸟类19四种,其中卷羽鹈鹕、白肩雕、黑脸琵鹭、红嘴鸥等二十三种为珍稀濒危物种。每年有10万只以上长途迁徙的候鸟在深圳湾停歇,是东半球国际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栖息地和“加油站”
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正门入口处,游人鱼贯而入没有门槛。中间花岗石隔离桩将路一分为二,功能不同目标一致,都是通往海滨公园。右手是游人步行道,左手是游人自行车道(其实它是一条边防巡逻道,与时俱进兼而有之了)。这条入园道同时也是地域分界线:左边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右边是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保护区内不能进入,游人只能右行游览海滨公园。
不过,左拐有近500米的便道可供游人近距离观赏红树林保护区局部景观,红树林为自然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潮间带(能够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的木本植物群落,通常生长在港湾河口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作为独特的海陆边缘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平衡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全世界热带,亚热带海岸的70%分布有红树林.
最新的广东红树林导游词范文(五)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湛江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Zhanjiang Mangrov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呈带状散式分布在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沿海滩涂上,跨湛江市的徐闻、雷州、遂溪、廉江四县(市)及麻章、坡头、东海、霞山四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0′-110°35′,北纬20°14′-21°35′。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面积1.9万公顷,1990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
本区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此外,保护区内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鹤类、鹳类、鹭类等水禽及其它湿地动物,据初步统计,仅鸟类就有82种,其中留鸟38种、候鸟44种。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湛江保护区位于北热带向南亚热带的过渡区域,南部为北热带季风气候区,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气候和海洋气候影响较大。年平均气温 23℃,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1.4℃。年均降水量1534.6mm,干湿季节明显,降雨集中在 4 ~ 9 月份,也是台风暴雨季节,多有雷暴,台风带来暴雨和海浪冲击海岸,其破坏能量巨大。湛江保护区所在的雷州半岛地势比较平坦,海岸线弯曲复杂,近海岛屿众多,除半岛南端海岸较崎岖外,东西两面及邻近海岛的海岸均为坡度很小的海滩。
红树林沼泽起源于天然海岸沼泽湿地。河流有鉴江、九洲河和南渡河。各条河流每年携带大量淡水和陆地上流失的营养物质及泥沙流入大海,河流淡水与潮汐咸水交汇处的水质盐度呈梯度变化,大致在 1% ~ 3% 之间,咸淡程度主要受潮汐周期性变化及降雨季节影响,河口湾处的不同盐度海滩为耐盐能力不同的红树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立地。雷州半岛东、西两岸的潮汐类型不同,东海岸的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西海岸的潮汐为不规则日潮。
红树林沼泽的土壤多为浅海沉积、潮汐及河流搬运的堆积物在红树林生长作用下逐渐发育形成的盐渍沼泽土。湛江保护区在抗御台风、减缓潮水流速、促淤造陆、保护堤岸、吸收转化污染物、净化海水等方面发挥着极重要的生态作用。1990 : 广东省政府于 1 月 1 日 批准成立湛江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旨在保护红树 林相关的鸟类资源,地点为廉江高桥,面积为 20xx 多公顷。
东寨港红树林导游词范文
与其它红树林不同的是,这里涨潮时分,茂密的红树林会被潮水淹没,只露出翠绿的树冠随波荡漾,成为壮观的“海上森林”。
东寨港湾滩涂水域宽阔,面积5400平方千米。区内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及水鸟。
红树林:
东寨港红树林是全国成片面积最大、种类齐全、保存最完整的。共有红树植16科32种。水椰、红榄李、海南海桑、卵叶海桑、拟海桑、木果楝、正红树、尖叶卤蕨都是珍贵树种。还有海南特有的种类海南海桑和尖叶卤蕨。
整个林区按不同树种分布有十三个不同群落,千姿百态,风光旖旎。涨潮时分,茂密的红树林会被潮水淹没,只露出翠绿的树冠随波荡漾,成为壮观的“海上森林”。
鸟类:
区内现有高达159种鸟类,其中珍稀濒危、属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黄嘴白鹭、黑脸琵鹭、白琵鹭和黑嘴鸥、小苇千干鸟等,共16种。《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所列227种候鸟中,东寨港有75种。《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所列81种候鸟中,东寨港有35种。这里鸟类众多,可谓是“鸟的天堂”。
其它:
保护区内还有鱼类记录57种。如鳗鲡、石斑鱼、鲈鲷鱼等,大多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另有大型底栖动物92种,都具有较高的经济和食用价值,主要有沙蚕、泥蚶、牡蛎、蛤、螺、对虾、螃蟹等。
广东著名红树林导游词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丰富的红树林资源,为林内和海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境20_年9月湛江海洋大学红树林生物多样性调查队对雷州半岛6个红树林区的鱼类和贝类进行了清查,清查结果表明,雷州半岛红树林区有贝类3纲38科76属110种,有鱼类15目58科100属127种贝类以帘蛤科种类最多,达20种;发现我国大陆沿海为首次记录的有皱纹文蛤、绿螂、帽无序织纹螺、鼬耳螺4种鱼类以鲈形目居绝对优势,有27科49属65种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中贝类有28种、鱼类有32种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滩涂上的木本常绿植物群落,形态婀娜多姿,在潮起潮落中时隐时现,变幻莫测由于其长期生长在海潮浸淹的盐渍土壤上,所以它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独一无二的生态学特性:具有胎生现象,奇形怪状的呼吸根、支柱根和板根,叶子有泌盐现象等红树林下荫凉,浮游生物丰富,栖息着大量鸟类及鱼、虾、蟹、贝类可见红树林的森林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广东著名红树林导游词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建于1997年,保护面积20_8公顷,是中国最大的红树林湿地保护区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保护区域,而是由散布在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1,556公里海岸线上72个保护小区组成,这些保护小区由红树林群落、滩涂以及相关的潮间带栖息地组成保护区于20_年加入拉姆萨公约,成为国际重要湿地自20_年起,中荷两国政府通过中荷合作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沿海保护项目(以下简称IMMCP项目)对该保护区及其海岸带自然资源实施保护和管理IMMCP项目协助保护区恢复和保护红树林湿地以及相关沿海自然资源,项目涉及许多内容,重点是红树林的恢复、保护、教育和共管等方面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总面积20_88hm,其中有林面积7800多公顷红树林种类有15科24种,是我国红树林面积分布最多的保护区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既是留鸟的栖息、繁殖地,又是候鸟的加油站、停留地,成为国际候鸟通道除了众多的鸥形目、雀形目等留鸟外,每年秋冬季,还有大量的候鸟(包括鹤类、鹳类、鹭类、猛禽类等)在从日本、西伯利亚或中国的北方地区飞往澳大利亚的途中需要在保护区停留,使保护区成为中日、中澳国际候鸟的通道据初步调查,红树林中的鸟类达194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有7种,广东省重点保护名录34种,国家“三有”保护名录149种,中日候鸟条约80种,中澳候鸟条约34种,中美候鸟条约50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1种,附录Ⅱ7种,列入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易危鸟类4种。
红树林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海口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琼山区东北部的东寨港,绵延50公里,面积4000多公顷,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于1980年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此为中国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1986年7月9日经国务院审定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组织中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中国七个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之一。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近海及海岸湿地类型中的红树林沼泽湿地,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及水鸟。世界上红树林有23科81种,海南有23科41种,最高达10米。很多红树具有奇特的"胎生"繁殖现象,种子在母树上的果实内萌芽长成小苗后,同果实一起从树上掉下来,插入泥滩只要2至3个钟头,就可以成长为新株。如果是落在海水里,则随波逐流,数月不死,逢泥便生根。
区内生长着全国成片面积最大、种类齐全、保存最完整的红树林,共有红树植物16科32种,其中水椰、红榄李、海南海桑、卵叶海桑、拟海桑、木果楝、正红树、尖叶卤蕨为珍贵树种。海南海桑和尖叶卤蕨为海南特有。本区主要红树林群落有木榄群落,海莲群落,角果木群落,)白骨壤群落,秋茄群落,红海榄群落,水椰群落,卤蕨群落,桐花树群落,榄李群落,红海榄+角果木群落,角果木+桐花群落,海桑+秋茄群落等。
区内以被誉为"海上森林公园"的红树林、世界地质奇观"海底村庄",世界稀有鸟类及丰富海鲜水产而著称。区内野菠萝岛环境幽美,岛上形态奇特的野菠萝林连片蔽日修有观光小道,可乘游船登岛游览。
东寨港有"一港四河、四河满绿"之说。其东有演州河,南有三江河(又称 罗雅河),西有演丰东河、西河,四条河流汇入东寨港后流入大海。这些河流每年有7亿立方米的量注入东寨港。暴雨季节,河水挟带大量泥沙,在港内沉积,形成广阔的滩涂沼泽。红树种子凭借"胎生"的独特繁殖方式,随波逐流地在水上漂泊,一遇到海滩就扎根生长发育,蔚然成林。
红树林
这里的红树林生长良好,丛林茂密。多数时候,东寨港海岸每天有二次潮水涨落。每月有二次大潮和低潮,其它时间潮水起伏不大。低潮可以看到红树林的根部和泥地,高潮可以看到红树林的树冠。潮水大涨大落和潮水小涨小落,景致各不一样。涨潮时分,红树林的树干被潮水淹没,只露出翠绿的树冠随波荡漾,成为壮观的"海上森林",有水鸟展翅其间,游人可乘小舟深入林中 。近观红树,树干卷曲,地根交错,手挽着手,肩并着肩,依依偎偎,如龙如蟒,似狮似猴,象鹤象鹰,千姿百态,离奇古怪。树顶上,点缀着一簇簇白的、紫的、蓝的小花朵,在阳光映辉下格外绚丽多彩。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的重要标志之一,能防浪护岸,又是鱼虾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具有重要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滨海沙滩上特有的植物群落,它具有很多其他植物所不具备的生命力。红树林属红树科常绿灌木,树皮呈红褐色,树叶墨绿,其根、枝像交错的蛛网,十分发达。红树林有个奇特的功能,它的根、叶可以滤去使植物死亡的咸水,因而是惟一能生长于热带地区沿海滩泥和海水中的绿色灌木。全世界的红树林有24科82种,其中16种是胎生植物,也是植物世界仅有以胎生方式繁衍生息的植物。由于胎生红树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观之一,世界上有红树林的几个国家都把红树林列为生态保护区,把红树林当做可贵的自然资源来保护。国际上现已成立红树林学会,定期举行学术交流,促进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
红树胎生的方式非常特殊。红树种子成熟以后不掉落,而是在母树上发芽,向下伸展出幼根,将胎根暴长成茎,上端生出两片叶子,变成一棵幼树。幼树一旦长成,便自行从母树上脱落。由于茎和根较重,幼树便垂直下坠,幼根很好地插入海滩泥中,继续独立地生长,一至二年后便可长成一株小灌木。从种子成熟到完全成材,红树的这一系列创造生命的过程,完全可以和哺乳动物生养后代的行为相比。适应海水,胎生幼树,红树的这两种特性是植物中独一无二的,所以它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科学家和民众的高度重视。
野菠萝岛
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内还有一处野菠萝岛,岛上环境幽美,修有观光小道。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可乘游船登岛游览,快艇从码头出发,十几分钟后就到了野菠萝岛。岛的一半是人工种植的像茶树一样的红树林,生机盎然,一望无际,甚至区分不清哪里是岛哪里是海。岛的一半就是野菠萝密林,阴森森黑黢黢。野菠萝树的气息根长出土壤外二米高,根和枝干相连,盘根错节,奇形怪状。野菠萝树学名叫露兜树,为露兜科热带小乔木,属红树族谱,是一种野生固沙植物。它的果实像菠萝,但却坚硬无比,几乎无法食用,因此当地人把它们叫野菠萝,岛因树而得其名。
海产品
东寨港还是海南著名的海产品出产地,血蚶、蚝、对虾、青蟹、血鳝等海鲜。
红树林导游词
红树林位于深圳湾东北岸深圳河口的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面积369公顷,是我国唯一位于市区, 面积最小的自然保护区,也被国外生态专家称为“袖珍型的保护区”。每年有白琵鹭、黑嘴鸥、小青脚鹬等 189种、上10万只候鸟南迁于此歇脚或过冬。
深圳红树林晚霞保护区内除红树林植物群落外,还有其他55种植物,千姿百态。它是深圳市区内的一条绿色长廊,背靠美丽 宽广的滨海大道,与滨海生态公园连成一体,面向碧波荡漾的深圳湾,不仅是鸟类栖息嬉戏的天堂、植物的王国,也是人们踏青、赏鸟、观海、体验自然风情的好去处!
深圳红树林位于深圳湾畔,是我国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红树科植物为主组成的海洋木本植物群落,因树干呈淡红色而得名。这里自然生长植物有海漆、木榄、秋茄等珍稀树种。这里也是国家级的鸟类保护区,是东半球候鸟迁徙的栖息地和中途歇脚点。自然保护区内地势平坦、开阔、有沼泽、浅水和林木等多种自然景观,在此可观赏到落霞与千鸟齐飞、静水共长天一色的自然美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已被“国际保护自然与自然资源联盟”列为国际重要保护组成单位之一,同时也是我国“人与生物圈”网络组成单位之一。
红树林导游词
深圳市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坐落在滨海大道西海岸边,与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相邻,为了保护红树林及其鸟类,1999年初在建设滨海大道时,市政府决定把滨海大道向北移200多米,将这块原来准备建滨海大道的约21公顷建设用地进行绿化,改造完成后的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移交给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公园筹建于1999年,20xx年12月正式向公众开放,20xx年3月成立生态公园管理站。
生态公园东面是有绿色长城之称的红树林,西面是滨海大道秀丽迷人的植物长廊,南面是蔚蓝广阔的深圳湾,北面是平坦宽阔的滨海大道。公园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成为人们直接观赏大海和红树林景色的旅游观光胜地。这里绿草如茵,林荫夹道,四季鲜花不败。大海、草坪、树林、飞鸟、彩蝶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你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据初步估算,公园日平均客流量可达数千人之多。
生态公园是用植物为题材来突出“以自然为本”之理念的公园,这里植物种类丰富,数量繁多,其中乔木有100多种,有独树成林之称、四季如春的桑科树种小叶榕、橡胶榕、黄葛榕、高山榕等;有花繁叶茂的大叶紫薇、凤凰木、羊蹄甲、刺桐等;有婀娜多姿的棕榈科树种海南椰子、鱼尾葵、加拿利海枣、散尾葵等。公园植物配置、造型手法多样,乔木、灌木、地被高低错落,荫凉幽静的密林、宽阔绿茵的草坪、嫣然怒放的花坛各显其色。
红树林导游词
在东寨港观赏"海上森林"的同时,还可以就便凭吊就在保护区内的海底村庄。据《琼州府志》和琼山市演丰镇、演海镇的一些地方族谱记载,东寨港原来只是一条约三米宽的浅沟,人们来往可涉水而过。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120xx年7月13日)发生7.5级的琼州大地震,震中就在现在的东寨港,烈度达10度。刹那间陆陷成海,72个村庄沉没,形成今日汪洋一片的东寨港。现在遇上风平浪静,海水清澈,还可以看到沉陷在水底的村庄遗存的水井、臼椿、坟墓、牌坊和过往的石桥等。这种在地震中陆陷成海的现象,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属少见
湛江红树林公园导游词
今天是大年初五,我们决定到海边去看红树林。上午11点半,我们从外婆家出发。中午12点时,我们到达了红树林。我们把车停好后,便下车走到海边。那时海水还没涨潮,海湾里只有一点点水,而且远远望去根本不像一片海,而像一条窄窄的河道。接着,我们沿着海边继续前进。忽然,一片绿色映入我的眼帘,那片绿犹如绿色的海洋,在微风中泛起层层绿色的波浪,可美了!在那绿油油的树林上空,是一片蔚蓝蔚蓝的天空。突然,蔚蓝的天空中出现了两个模糊的小白点。很快,那个小白点便向我们移来,逐渐变大变清晰了。终于,我看清了它们的庐山真面目——白鹤。它们忽上忽下地飞着,在天空中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然后又消失在了远方。我们继续往前走,两旁的景物也随着我们的步伐变动了。由那一片“绿色的海洋”,转换为现在的一片海产的养殖基地。那是把海水隔成一个个日字格状的小池,里面养着各种各样的海产,有许多人正在那里干活。每个小池之间都有一条窄窄的小道,可以让人在上面行走。小道上长满了许多像青苔一样的绿色植物。远远望去,整个养殖基地像一个大大的网格。一个个小池就是一个个格子,一条条小道就是一条条网线。
我们继续前进,来到了一个叫观鸟屋的建筑物前。接着,我们绕过了观鸟屋,来到。红树林保护区内。我们首先看到了一条长长的、弯弯曲曲的栈道。这条栈道是为了让游人能更好地看红树林而建的木制的栈道的曲曲折折地伸入红树林里面。行走在栈道之中,就如同置身于绿色的海洋之中。这么多绿色的植物,让人看着多么惬意呀!越是往里走,树就越浓,越密。这时,我突然想到:为什么这里到处都是绿色,却要叫红树林而不叫绿树林呢?后来我了解了红树林后,才知道原来是由于组成红树林的植物都含有丰富的单宁,古代人们在砍伐的时候发现不仅裸露的木材显红色,而且砍刀的刀口也变成了红色。并且还能从里面提取红色染料,所以叫它红树林。
我喜欢红树林,因为它沉浸在绿色之中。远远望去,整个红树林如同一片绿色的海洋。每当风吹来时,树叶摇动,就好像大海泛起了层层波浪。
深圳大鹏半岛七娘山红树林植被实地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深圳大鹏半岛七娘山红树林植被实地考察报告深圳大鹏半岛七娘山红树林植被实地考察报告
实习时间:2005.7.19 实习人员:古伟唐 李康铭 曲俊樵 麦桂冰 姚兰
实习地自然概况:
大鹏半岛位于深圳龙岗区东南部,约114°28′~114°37′E , 22°26′~22°34′N ,总面积约为106. 7 km2 。该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漫长,长达65 km ,约占深圳市海岸线的33 %。绵长曲折的海岸为各种滨海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在200 m 以上的地区约占总面积的一半。其中最大的山脉为七娘山脉,主峰海拔为867 m。此外,东部的大燕顶海拔800 m ,抛狗岭海拔429 m ,花山顶328 m。在山丘之间零星分布着一些小的盆地,如新大盆地,南澳圩镇盆地等。土壤属于赤红壤、红壤。土壤的酸性较大,土质粘重,有机质含量少。这些地带多生长着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多种灌丛和草本群落。海滨沙滩上的冲积土多生长着红树林群落。气候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及其变性气团的影响,天气干凉。年均气温22. 3 ℃,年均降水量为2 000 mm ,年均雨日140 d ,相对湿度达80 %,属于我国的高温多雨地区。地带性植被的代表类型为热带季雨林型的常绿季雨林,主要有榕树( Ficus microcarpa) + 假苹婆( Sterculialanceolata) + 水石梓( Elaeocarpus haina2nensis) 群落、香蒲桃( Syzysium odoratum) + 密花树( Rapanea neriif olia) + 银柴( A porosa chinensis) 群落、浙江润楠( Machilus chekiangensis) + 荷木( Schimasuperba) + 降真香( Acronychia pedunculata) 群落、乌榄( Canarium pimela ) + 金叶树( Chrysophyllumlanceolatum) + 五月茶( A ntidesma bunius) 群落。此外,大鹏半岛的植被类型还包括常绿阔叶林,主要有鸭脚木( Schef f lera octophylla) + 降真香( Acronychia pedunculata) + 大头茶( Gordonia axil2laris) 群落、川鄂栲( Castanopsis f argesii ) + 罗浮栲( Castanopsis f abri ) + 厚壳桂( Cryptocarya chinensis)群落、沟谷雨林,主要有浙江润楠( Machilus chekian2gensis) + 粗毛野桐( Mallotus hookerianus) + 假苹婆( Sterculia lanceolata) 群落以及红树林。
前言:
红树林是指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由于温暖洋流的影响,有的可以分布到亚热带,有的因潮汐影响,在最高边缘而具有水陆两栖现象.红树林中生长的木本植物叫做红树植物.
深圳是一个位于亚热带地区的沿海城市,分部有红树林,著名的红树林海滨公园更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公园,是鸟类等很多动物重要的栖息地.大鹏半岛七娘山地区也拥有相当大的一片红树林,而且该地区尚未开发,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少。
此次实习的目的就是对深圳大鹏半岛七娘山红树林植被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红树植物的生活环境和红树植物的种类.
材料与方法:
1.材料工具:虎头剪,鹤嘴锄头,红白蓝胶袋
2.实习过程:步行观察七娘山沿海红树林地区的各种植物,认识各种植物,分清那些是红树植物(红树植物一般生长在有海水的地方),采集红树植物标本。
[注意事项]
(1)小心一些有毒的植物,如海芒果等,尽量避免触碰到植物的汁液。
(2)采集标本时,应挑选同时具有花,叶,果的枝条。
结 果:
红树林植物生存方式很独特,在植物中以少见的胎生方式繁殖,其单宁(有收敛止血的作用)含量极高,片有保水,排盐的功效,还有它独特的呼吸根等等构成红树林的植物比较单纯,主要属红树科,有红树、红茄冬、秋茄树、木榄等种类,以及马鞭草科、海桑科等30余种。
真红树(true mangrove,eumangrove,strict mangrove)植物是指专一性生长在潮间带的木本植物,它们只能在潮间带环境生长繁殖,在陆地环境不能够繁殖。其特征是胎萌、呼吸根与支柱根、泌盐组织和高渗透压。
真红树植物具有下列全部或大部分特征:
①在红树林环境中完成生育,即它们只出现于红树林,并不延伸出陆生群落;
②在群落结构中起主要作用,能形成纯植从(pure stand);
③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化形态,最显著的是具气体交换功能的气生根、胎萌;
④具有泌盐机制,它们能生长在海水中并频繁地泌盐;
⑤孤立于陆生分类单位的亲缘关系,至少在属的水平上,通常是在亚科或科的水平上与其亲缘疏离。
广东省的真红树主要有:
红树科
红树属
红树 Rhizophora apiculata
红海榄 Rhizophora stylosa
木榄属
木榄 Bruguiera gymnorrhiza
海莲 Bruguiera sexangula
秋茄属
秋茄 Kenaelia candel
角果木属
角果木 Ceriops tagal
海桑科
海桑属
海桑 Sonneratia caseolaris
无瓣海桑 Sonneratia apetala
紫金牛科
桐花树属
桐花树 Aegiceras corniculatum
马鞭草科
白骨壤属
白骨壤 Aricennia marina
大戟科
海漆属
海漆 Excoecaria agallocha
楝科
木果楝属
木果楝 Xylocarpus granatum
使君子科
榄李属
榄李 Lumnitzera racemosa
经过对实习地的实地观察,了解了红树植物的一些共同特征以及各种红树植物的特点和分科.采集了多种红树植物的标本。分别如下: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海漆属 Excoecaria
海漆为乔木,高3~4米。叶互生,深绿色,有乳汁,较厚,近革质。没有支柱根,具轻微板根。基部分枝较多。呈灌丛状,植株的各个分枝都向地面匍匐生长。花果期1-9月,总状花序,雌雄异株,蒴果球形。
海漆会引致生疮或搔痒。乳汁更不宜接触眼睛。
海漆常生长于群丛的内缘(靠近海岸的一边)。
红树科 Rhizophoraceae
秋茄属 Kadelia
秋茄灌木或小乔木,树皮平滑,灰褐色;侧枝的气根向下生成为支柱根。
叶对生,革质,长椭圆形,中脉明显,叶上表面深绿色,背面草绿色。
花白色,具短梗,2-5朵排成二歧聚伞花序。胎生, 成熟时胚轴呈红褐色,远望似茄子,故称为“秋茄”。
秋茄为盐分排斥者,有泌盐作用。
紫金牛科 Myrsinaceae
桐花树属 Aegiceras
桐花树是常见的红树植物。树皮平滑,红褐至灰黑色。 叶互生,叶纹清晰,叶柄带红色。有泌盐现象。
花期在1月至4月间。果期在5月至9月间。伞形花序,白色。果实细长,半月型,成熟时由绿色改变为红褐色。隐胎生。
桐花树的缆状根在泥土表层下成水平线伸展,稳定树身。有膝根及支柱根。
爵床科 Acanthaceae
老鼠簕属 Acanthus
老鼠簕喜光而不耐荫蔽,在阳光充足处生长茂盛。老龄植株叶片坚硬光滑,长椭圆形。边缘具刺状利齿。
有泌盐现象。叶上盐腺体排出多余盐份。
花期在1月至5月间。果期在4月至7月间。花白色带紫。穗状花序。
果皮肉质,内有1至4颗隐性胎生种子。因此,老鼠簕也是胎生植物。
梧桐科 Sterculiaceae
银叶树属 Heritiera
银叶树植株高大,树干挺直。树皮幼时银灰色,较光滑;老时灰黑色,纵裂。小枝、树叶及花序均密被银灰色鳞秕。叶具革质,底有银白色鳞片并披毛。花带褐色,成簇。果咖啡色,具骨状隆背。板根系发达,主根间常具异常生长的板状扩展组织,紧密地联合着两个主干基部,起着一种物理抗性作用。
多分布于高潮线附近的海滩内缘,以及大潮或特大潮水才能淹及的滩地,或海岸内陆。属典型的水陆两栖的半红树植物。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牵牛花属 Ipomoea
厚藤为多年生草本,全株光滑;茎极长而匍匐地面;叶互生,厚革质,形如马鞍。
花期全年不断,以夏季最盛;多歧聚伞花序腋生,有花数朵;花冠紫红色;漏斗状;雄蕊和花柱内藏。蒴果球形,黑褐色,果皮革质,4瓣裂。
厚藤生长于贫瘠的砂土地,有良好的定砂能力,可作海滩固沙或覆盖植物。
石蒜科 AMARYLIDACEAE
文殊兰属 Crinum 文殊兰
多年生粗壮草本,鳞茎球形。叶20-30片,带状,长0.9-1.2m。边缘波状,淡绿色。花葶直立,花10-20朵组成伞形花序,傍晚时发出芳香。花被裂片白色,线形,雄蕊淡红色,花药线形,顶端渐尖,子房纺锤形。果近球形,直径3-5厘米,通常有1颗种子。
多分布于华南地区,常生于海滨地区或河边沙地。叶、根药用,有行血散瘀,消肿止痛之效;可治疗跌打损伤,疯热头痛,热毒疮肿等症。
夹竹桃科 Apocynaceae
海芒果属 Cerbera
乔木。含丰富白色乳汁。全株有毒。
叶互生,大而长集生顶部。
聚伞花序顶生,花冠白色,中央粉红色,雄蕊着生花冠筒喉部。花期3-10月。
果红色,椭圆形或球形,内果皮木质或纤维质。果期7-12月
木麻黄科 CASUARINACEAE
木麻黄属 Casuarina
常绿乔木,高10-20米,枝纤细,有密生的小节。叶鳞片状,多枚轮生。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穗状,雄花有1雄蕊和4小苞片;雌花序近头状,侧生枝上。果序近球形。
原产大洋洲,我国福建、广东沿海均有栽培,为海岸防护林。树皮可提取栲胶,木材可作枕木。
樟 科 LAURACEAE
无根藤属 Cassytha
寄生缠绕草本,借盘状吸根附于寄主上。茎线状,绿色或绿褐色。叶退化为微小鳞片。花极小,两性,白色,长不到2毫米,组成长2-5厘米的穗状花序,能育雄蕊9,分3轮。果实小,球形,直径约7毫米。
分布于云贵、湖广、江西、福建、中国台湾、浙江等地的灌木丛。红树林区内主要分布在林缘。全球热带地区也有。全草药用,有祛湿消肿、利水作用,治肾炎、水肿等症。
豆 科 Leguminosae
海刀豆属 Canavalia maritima
草质藤本;茎无毛,长达30米。托叶小,不显著;小叶倒卵形,长5-8厘米,宽4.5-6.5厘米,网脉密集,明显。总状花序;小苞片2;萼钟形;花冠粉红色,旗瓣圆形,翼瓣镰刀状长椭圆形,龙骨瓣钝。荚果具短的果柄及子房柄,成熟时膨胀。
分布于广东。广布于热带海岸。花粉红色,美丽,状如刀豆,惟小叶较厚而钝,且荚果亦较刀豆短而狭。
结论与体会:
红树林是一个独特的沿海生态系统,拥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它的功能和作用对人类有着很高的价值。
红树林的功能
(1)水资源功能:供水,补充地下水
(2)抵御自然灾害:控制洪水,防止盐水入侵,防风护堤
(3)地球之肾:滞留与降解污染物,吸纳多余的营养物,缓解温室效应
(4)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基因库
(5)经济效益与社会功能:天然产品,水运,旅游,教育基地……
红树林的作用
(1)通过网罗碎屑的方式促进土壤的形成,抵抗潮汐和洪水的冲击,保护堤岸。过滤陆地径流,阻留由陆地输出的有机物质和污染物。
(2)为许多海洋动物(包括渔业、水产生物和鸟类)提供栖息、孵化、产卵和觅食的理想生境 为近海生产力提供有机碎屑的主要生产者
(3)植物本身是直接产品,包括木材、薪炭、食物、药材和其他化工原料
(4)其本身作为海岸带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库类型,具有生态系统特殊的存在价值
红树林的意义和价值
(5)阻滞海潮,减少海浪冲击,起到护堤护岸的作用,使沿海防护林体系的第一道防线
(6)为滩涂提供有机碎屑物的主要生产者,具有促淤、改良沙滩的功能,有利于开发沿海土地资源
(7)红树林多生长于风浪平静和淤泥深厚的海滩上,枝叶茂密,浓荫密布,有多种浮游、底栖海洋生物生活其间,又能过滤陆地上排出的有机物质和污染物,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是海洋生物栖息繁衍后代的“天然鱼礁”,有利于渔业生产的发展
(8)红树林枝叶浓密,林内有丰富的食饵,是鸟类生息的良好环境和场所,是海陆生态系统的纽带。
然而,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人们肆意地开发,外来物种的入侵(如薇甘菊),使红树林植被面积不断减少,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近几十年来 ,令人十分担忧。统计数据显示,在50年代初期,我国还有红树林4。83万顷,到90年代初,则只剩1.51万公顷,锐减了68.7%! 各主要红树林生长省区红树林减少的情况:海南减少53.08%,广东减少64.55%,福建减少63.89%,广西4.55%。40多年来,我国红树林大,毁林范围之广着实令人吃惊。 虽然,在实习地的红树林还没受到严重破坏,但前景令人担忧。
如果红树林再继续被破坏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许多珍贵的物种将会频临绝种,水质恶化,土地盐碱化,灾难频发……南亚海啸的悲剧有可能在我们的家园重演。作为深大学生,深圳人,我们应该站在红树林保护工作的前线,红树林需要我们的保护,为了千千万万的生物,为了我们的家园,我们有责任,号召起所有人,为了这片美丽的“海上森林”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红树林环境的研究》 郑嘉玲、黄娱彬、蔡思琪、黄名燕、王美权著
2.《中国红树林生态系》 林鹏著 2003年02月27日 深圳商报
3.《红树林:并不仅仅拥有美丽——深圳红树林现状考察报告》 Easy Shadow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