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讨会汇报材料(最新三篇)
发布于2024-06-21 13:26,全文约 5245 字
篇1: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汇报材料_汇报材料_网
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汇报材料
这次学习是教育科技局组织的。学习时间是5月7号至8号。由教育科技局罗股长带队,一行共计五人。学习地点重庆市后勤工程学院礼堂。
一、这次活动的主题分讲座、观摩课、和互动交流平台:
由儿童文学界权威专家亮相山城,带来阅读教学新观念与新方法;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教授,人民文学出版社教材副编审、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王林博士亮相山城,开拓阅读教学“新”光大道。儿童文学作家精彩主题演讲,引发儿童阅读深度思考。
梅子涵教授热情洋溢的主题演讲,动人心弦,为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儿童教育关注者诠释儿童阅读新思潮。
教材编审全面解读新课标,新鲜透彻的观点直达人心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编审王林博士全面解读XX年4月出台的语文新课程标准,精确的分析与解读,透析语文教学新观念,让语文课堂更轻松、更实用。
精彩纷呈的阅读课堂,呈现一场场关于阅读教学的视觉盛宴
国内童书教学名师现场授课,呈现一场场关于儿童阅读教学新方法的视觉盛宴。
儿童阅读整体推广典型代表现身说法,分享儿童阅读区域推动成功之路
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副局长杨皎现身说法,与参会代表分享儿童阅读推广心得。
浙江杭州长江实验学校,校长娄屹兰带来的绘本《云朵面包》;浙江杭州天长小学副校长蒋军晶带来的《活宝三人组:绒毛猪的秘密》;王林博士带来的《盗亦有道》等观摩课。
第一场 讲座题目:儿童文学阅读:
由上海师大中 文系 教授、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梅子涵教授说教育是我们永恒的话题!在我们挖掘教育理念的同时,您是否忽视了图画书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您了解孩子们的阅读吗?有为孩子不能爱上阅读而困惑吗?让我们走近阅读从成人抓起,作为如今的老师们又看过多少有名的童书呢?这得让我们深思。讲座紧紧围绕儿童文学的阅读展开了,他的主要儿童文学作品有短篇小说《走在路上》、《双人茶座》,长篇小说《女儿的故事》等,获得过全国儿童文学奖、全国少儿读物奖、北京少儿读物奖、中国图书奖…等。阅读图画书:为孩子打底子工程:现在不是读书不读书的问题,而是读什么书的问题,广大家长和老师是很重视孩子读书的.但在读什么书的问题上却是一筹莫展.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为未来打精神底子的,一种是打完底子再读的,阅读图画书是:为孩子们打底子的工程 。梅教授推荐书目:
《夏洛的网》——猪和蜘蛛的故事:会织网的 一只猪的命。
《花婆婆》 —— 什么叫花婆婆呢?就是喜欢到处种花的婆婆。艾丽丝的第三件事: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逃家小兔》——合上这本兔子故事的书,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已经是自己的声音的甜甜的喊:“妈妈,想你, 爱你!”
《猜猜我有多爱你》——小栗色兔天真可爱,大栗色兔的母爱,真是诗一般的意境。
《爱心树》—— 久远的树久远的男孩久远的索取久远的爱
《晴天有时下猪》——“连自来水龙头里放出来的都是猪,像黄豆大小的猪,哗啦啦,哗啦啦!”
二、第二场讲座聊书的策略:
由将军晶校长主讲,听了蒋军晶的“聊书”策略讲座,有一些启示,简练梳理:
( 一 )他的课堂重在引导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1.诠释性问题优于事实性问题
诠释性问题:(需要统整、分析、梳理)最适合拍成电影的情节是哪一段?
事实性问题:(是什么、主人公、结局)
2.批判性问题优于认同性问题
批判性问题:对结局是否满意、那个章节需要改进?喜欢谁吗,谈谈看法.
认同性问题:有统一答案的问题寻求解释
3.延伸性问题优于陈述性问题
延伸性问题:意在增加和学生的生活联系,感受读书对于生活的指导意义。你有无与主人公一样的遭遇?这本书会让你重新思考自己哪段类似的经历?
陈述性问题:回答书中内容,多以“为什么”开头。
4.“文学欣赏”问题优于内容性问题
多一些“怎么写的”内容讨论。例:本书遣词造句有什么特别之处?那些细节特别活灵活现,仿佛叫人看到了事情的起伏经过。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2:宜昌市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汇报_汇报材料_网
宜昌市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汇报
XX年12月7、8、9三天,我有幸参加了在点军一中举行的宜昌市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研讨会,即农村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来自伍家、点军、枝江、长阳、兴山等宜昌各县市各区的中小学共一百多位美术老师齐聚一堂,共同研究探讨美术学科教育。我认真参与了这次活动,感觉受益非浅。
这次研讨会虽然是农村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但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美术教学中面对和困惑却是相同的。来自各县市区的10位美术老师在活动中带来的10节精彩的美术课,让我看到了农村老师对美术教学的辛勤付出与努力,使我深受感动。此次授课的老师有一半是男老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质朴无华,课上没有多少绚丽的道具,激情的演说,华丽的展示,他们外表朴实言语也非常质朴,但是你却能感受到这些老师为了美术教育的付出与用心。
点军一中的向犁夫老师,是一位年轻有活力,又沉稳踏实的男老师,他的授课方式显得平和自然。向老师平时担任了学校的会计,杂事多,但他却一手创办出了学校的艺术展示角。他去年执教的美术课还在市优质美术课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这次活动他带来了一节《方寸之间》,是一节学习篆刻的活动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篆刻历史知识,初步感受掌握篆刻方式方法。由于学生人数多,而印章成本高,难以准备齐全。他便自己思考用别的工具代替印章。刚开始他想到用橡皮,但是发现在橡皮上篆刻无法使学生体会在硬制材料上用刀刻印的手感。于是他又进行了新的思索,自己研究将石膏材料做成印章模样,让每个学生人手一个进行练习。在课后的学生肖形章展示中,出现了不少栩栩如生,生动有趣的作品,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向老师将这节实施起来颇有难度的课上的如此成功,与他的聪明才智与良苦用心是分不开的。
来自营盘路小学的陈江华老师,也是一位年轻聪明的男老师,他带来的一节《桔枝妙用》,就是他大胆开发当地资源,利用收割完的桔树上剩下的大量的枝条,进行捆扎、组合,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工艺品。陈老师带来了他自己捆扎的小鹿,精美的就像画廊里的工艺品。使学生大饱眼福,大为赞叹。而学生也不负众望,最后展示的作品很有趣,有的学生利用橘枝做了相框,有的做成书架。让看课的我们也不由的大受震动,跃跃欲试。没想到平时看来无用的桔枝,却能变成老师、学生手中可爱的工艺品。原来美术课资源真的就在身边,只是需要我们去用心发现,大胆开发。课后陈老师对自己的课进行了分析解说,我们才知道陈老师为了收集合适又安全的桔枝,和学校同事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辛苦采集、裁剪。为了这堂课还专门用卡车将材料运到点军一中。他担心学生用502胶会不安全,自己在课下研究,将502胶与乳胶混合,制成既安全又牢固的胶水发放给学生制作。这些看似普通的细节,其实凝结了老师辛苦的付出和大量的努力,实在让人心生尊敬和感动。
来自夷陵区车站小学的黄桂平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极赋个人魅力的年轻女教师。她带来的一节《玻璃水彩》,是湘版教材四年级的教学内容。这节课一直让我感觉很难实施。首先要让学生在玻璃上作画,就存在安全隐患。再者让四年级学生用水彩颜料在玻璃上绘画后进行转印,并体味水于颜料的融合、过渡。这也是让我感觉难度颇大,授课时难以达到教学效果的地方。但黄老师的这节课,却让我知道原来这个内容可以上的如此精彩,学生的潜力如此巨大。
一开课,黄老师就进行了精彩的示范,现场作画,题字完成一幅精美的作品,引得学生啧啧赞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黄老师要求学生根据刚才她示范的步骤方法进行整理评述。学生边评述老师就边强调其中的要点、难点。比如小纸屑的运用,盐和牛奶等特殊材料的添加。并要求学生用几分钟时间针对难点进行简单的尝试,让学生有了初步的感受,老师再针对实验中存在出现的问题进行示范讲解。最后再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完成一副完整作品。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我耳目一新,茅塞顿开。黄老师将本课的重难点分解,授课方式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最后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作业非常精彩,出乎我的意料,有的学生给自己的作品提诗:一江春水向东流。有的学生创作了一副美丽的风景画,提名:春色。这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精彩作品,让我们在座的老师不由得发出赞叹,从心底对学生刮目相看。黄老师的课上的如此成功,学生作业效果如此出色。让我深刻的意识到,学生潜力的激发和能力的培养,是与老师正确深入的引导分不开的。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3:高中教师现场观摩研讨会汇报材料_汇报材料_网
高中教师现场观摩研讨会汇报材料
XX年6月20至22号,在范校长、陈带领下,我一行八人赴青州、一中学习先进学校的管理及课改经验。同行诸君还有吕、刘、宗、白,司机为邵师傅。
时值雨季,我们冒雨前行,在20号中午12点前率先赶到二中。在二中参观了学生就餐及午休情况,并与二中校长座谈后,下午赶赴。我们先约谈了二中副校长,请教了关于课堂改革方面的若干问题的处理办法。21号上午又联系一中副校长张,到一中参观学习。下午赶赴xx市委党校参加“xx省‘翻转课堂’课题研究及推进经验介绍会”,22号上午参加一中现场观摩研讨会。
三天的学习,收获很大。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认识。为落实和推广先进经验,现把学习所见所感归拢提升,总结汇报如下。
一、管理
(一)安静而有序的就餐环境。
二中的精细化管理确实很到位,偌大的餐厅,男女分区就餐,学生依次排队买饭,没有推搡,没有拥挤,都在有序排队买饭。但让我惊讶的是,没有人随意说笑、大声喧哗。学生的就餐,体现出良好的素养。
(二)干净而美丽的校园环境。
雨中的二中校园很是安谧,青葱的花草树木掩映着一栋栋亭台楼阁,唯美醉人。徜徉其中,心旷神怡,令人流连忘返。但让我们连连赞叹的却是,转了大半个校园,我们竟没有发现一片纸屑。校园的卫生整洁的让人惊讶。别说校园内没有纸屑、食品包装袋等垃圾,就是墙壁上,也没有到处可见的涂鸦、脚印和球印。这种印象,同样来源于一中和二中。
习惯就是素质,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生,坏的习惯毁人不浅。
(三)人性而温情的宿舍管理。
我们跟随值日老师分别进入男女宿舍,考察学生的午休管理。整个宿舍楼虽有学生不断进出,却依然是安静的。听介绍,我们了解到二中的宿舍管理分多个层次,一是带班领导的巡查,二是班主任的值班检查,三是宿管员的管理,四是各宿舍的轮值学生检查。重点查什么呢?学生的到位和说闲话。当日的带班领导介绍说,午休期间,学生进入宿舍,只允许做两件事:睡觉或学习。这比我们学校的午休管理人性化,学生不愿意睡觉,也别硬逼着他睡。他精力充沛,愿意学习,老师就应该鼓励和支持。只要不影响同宿舍的同学休息即可。所以我们在巡视二中的学生宿舍时看到,几乎每个宿舍里都配备了学习桌,每人一张。偶尔有个别宿舍没有学习桌,是什么情况呢?二中的领导说,我们也有不认真学习的学生,违纪了,就把他的学习桌撤掉了,表现好了,再配发。晚修也是这样,愿意学习,可以,但不能影响别人。允许学生使用充电小台灯,为了保证学生用电安全,学校在每个年级部专门配备充电插排,一次可供一个班级六十人同时充电。各班错开时间充电,这样在老师的监管下,既保证了充电的安全,又保护了学生拓展学习的热情。这是关怀,这是温暖。
二、教学
(一)请教二中赵副校长。
关于课改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赵校长给予了一一解答。
1、问:学生在预习案上投入的时间过长,没有了消化吸收的时间。
答:一是要给预习案瘦身,不能让学生把预习案探究案甚至当堂训练案都在预习时间完成。二是要限定每天发放的预习案数量不超过三科。三是必须保证晚自习留一节课时间查缺补漏,消化吸收当天所学内容。四是要经常调研学情,掌控各科作业量。五是普通班一定要降低难度。
2、问:在落实上,有没有实行周考制度或月考制度?
答:没有。但每单元学完,都有单元过关检测。每学期进行四次考试,即除了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每半学期中间再加一次学情调研考试。这样算来,基本上是每月考一次了。
3、问:训练案的数量怎么掌控?
答:每周发三科的训练案,每个训练案的训练时间不超过30分钟。印发每个训练案都要由包组领导审核签字。
4、问:虽然推行了三年高效课堂模式,但仍有部分老师不理解不支持。
答:三年了,成绩如何?如果成绩不差,就不要担忧,要继续搞下去。三年的实践,你们也一定认识到符合新课改精神的高效课堂模式,是方向,是对的。不能倒回去,再去坚持落后模式。另外,每种模式,每个环节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去不断的优化,改进。
(二)现场观摩一中“翻转课堂”实践。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把现在的教学模式完全翻转过来,一是把老师的教学搬出正课外,老师编制学案并提前录制微课(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讲解一个重难点的微视频),上课前一天让学生在自习课上根据学案自学教材,在有疑难时自主选择观看相应的视频学习(必要时可以反复观看,也可以在线上、在线下与老师或同学研讨),通过按自己的节奏自主学习,在上课前理解绝大多数内容。二是把学生以前在自习时独自做的作业,搬到课堂上来进行。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作业,有疑难时跟老师和其他同学一齐来讨论。
共2页,当前第1页12